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原则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需要重构序列化写作教学体系,读写一体,相互促进,螺旋上升,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学会写作。在实施序列化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读写一体、积累归类、目标简约、情景再现、模仿再造、完善创新等六项原则。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序列化;教学原则;重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能具体准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据此应按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内容,循序渐进地统筹安排教学序列,构成序列化写作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螺旋上升,指导学生在读写过程中学会写作。因此,实施序列化写作教学必须遵循下述六项原则。
一、读写一体原则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则需通过读写结合来落实“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素养。而所谓读写一体原则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感悟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在写作实践中合理运用,再通过大量写作实践体会并总结阅读的路径与方法,从而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目的。实施读写一体原则的关键,在于读中悟法和写作用法,要带着学习写法的明确目标去精准阅读,带着检验阅读方法是否有效的训练任务来写作,这样读写互融共生,学生的读写能力才能在训练中得到有效提升。
二、积累归类原则
归类积累原则就是学生依据现实生活大量积累写作材料,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写作素材的教学原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表达方式、人物、事物、事件等不同标准,将通过观察积累下的写作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有效的写作素材,从而养成勤于观察、善于动笔、合理分类、提取素材、写作应用的良好习惯。素材之于写作犹如食材之于菜肴;没有食材就不能烧出美味,没有素材也就不能写出佳作。很多学生写作时病急乱投医,东摘一句,西抄一段,混沌成文。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平时不注重积累素材,写作时胡拼乱凑;二是积累的素材杂乱无章,写作时难理头绪;三是语言表达能力差,有好素材也做不出“好菜”。若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下笔、时时积累的意识和习惯,随时随地把积累的素材归类整理完毕,以便写作时筛选、提炼、应用。归类积累原则的关键在于对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学生的素材本、摘抄本可按照“素材性质”和“素材主题”等分类标准编制目录,再根据目录梳理相关素材;完善“词汇”“素材”“主题”三大分区,然后定期分门别类地整理碎片,不断实现素材库增容、扩容。
三、目标简约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和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全面把握学情,就难以抓住写作的核心,写作内容自然不能落到实处。有的人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书,缺乏对教材的整体解读,理不顺读与写的关系,制定教学目标时“胸中无丘壑”,人云亦云;或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突破口。这类虚化和泛化的教学目标,会导致写作教学迷失方向,应对无序,训练肤浅,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因此,依托学情,抓住重点,彰显难点,依照简约的原则制定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标简约原则就是制定符合学情,落实编者意图,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呈现序列化特点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的作文教学原则。目标简约原则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简约、集中”,制定序列化写作教学目标,要变过去的“加法”为“减法”,陈述简明、扼要,目标简约具体,可操作性强。一堂课完成的教学目标数量有限,不易贪多,否则难以一一落实。目标表述应简约、明了、整合,利于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限度增加思考的强度,拓展思维的深度,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四、情景再现原则
写作教学不是让学生凭空想象,而是要联系生活,再现生活,因此需要遵循情景再现原则。情景再现原则是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创设情境并重现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经历、体验,在阅读积累、提取素材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联想来拓展写作思路,并用语言文字艺术地再现生活情境、历史情境和诗词意境的写作教学原则。情景再现是写作教学展开的必经之路。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及景物等描写方法,通过联想想象,追忆往事,演绎生活细节,把固态画面串接成活动的场景,把诗词中的人物美景或者历史人物、事件再现于读者面前,写出佳作。这样学生的写作素养就能得到提升。情景再现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广泛联想,大胆想象,放飞思维,此外还需要填补留白,延展情境,选取典型,刻画细节,善用修辞及多种手法,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生动传神,文质兼美。例如历史情境的再现———“武高杯”江苏省第三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陆蕴,这样再现了王昭君月夜弹奏琵琶的情境:月华如练,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水绿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光辉下,娟影萧疏,纤纤素手弹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离愁,空灵而又落寞。茫茫苍穹,凝眸仰望,那广寒宫里的嫦娥独自守着孤寂的岁月,一年又一年,一守就是一千年。例如诗词意境的再现———著名作家余秋雨对王维的《渭城曲》进行了这样的意境再现: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五、模仿再造原则
模仿再造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有计划地模仿例文,借鉴其写法,在写作的训练点上逐次推陈出新,形成个性化特点,并总结提炼例文中的技巧,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教学原则。它是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写作个性的体现。写作并非凭空创造,而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朱熹说:“古人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成熟。”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和写作经验,要想写出优秀的习作,就必须通过研究范文来获取写作技巧,模仿范文进行写作实践,进而巩固写作知识。只有在长期模仿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形成写作个性,实现自己的创造。模仿再造原则的关键在于模仿。模仿不是抄袭,不是照搬套用,而是将写作素材的内容与例文的形式有机融合,通过再造和创新,写出富有自我个性的新文章。
六、完善创新原则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遵循完善创新的写作教学原则。完善创新原则是指学生按要求写出作文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行修改、完善,并结合自身写作能力在某个或多个训练点上创新的写作教学原则。师生要提高对修改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积极的修改行为,变教师一手包办的精批细改为学生自批自改,从而完善作品,推陈出新,总结方法,养成习惯。一位小学生在《修改作文的乐趣》中回顾了自己修改习作的心路历程程———听完周萍老师对作文修改技巧的精彩讲解之后,我受益匪浅,突然有了修改作文的冲动。说干就干,我翻开一篇上个月写的作文,题目是《学轮滑》。我先把这篇作文大声地读了一遍,这一遍读下来,收获可不少,我不仅发现了几个不通顺的句子,还“捉住”了好几个错别字。我认真地一个个改正过来。接着,我又从头再来,逐字逐句仔细推敲。我觉得我的作文读起来干巴巴的,像机器人讲话一样平铺直叙,一点儿也不吸引人。于是我在作文中加上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对话、心理活动描写,转瞬间,我的作文变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当我再读一遍之后,我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作文中我写在观察别人滑滑轮后总结出了滑行的技巧,但当自己尝试时,却摔了个嘴啃泥。这里,我写了一句———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总觉得这个谚语用得不太妥当,可是该怎么修改呢?我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当我就要放弃时,灵感突然冒了出来。那句“说时容易做时难”用在这里不正好吗?我暗自叫好,连忙拿起笔改写过来。我尝试着用老师讲的方法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作文,妈妈也不时地为我出谋划策。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看着自己修改好的精彩作文,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这篇习作详细介绍了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全过程,它既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对自己习作的逐步完善,又看到了他在修改过程中基于原作的创新。对教师而言,我们更应重视的是学生在修改过程中的心理转变,那种从完善与创新中得到提升的乐趣,正是我们所提倡的作文修改的价值所在。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的挖掘和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教师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的写作教学就要在遵循上述六大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探索、辨析、历练,从而获得完备的写作知识,提高实用性写作能力,最终完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中国语文,1978(5).
[3]唐建新.写作教学的艰难探索———关于部编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编写[J].语文教学通讯,2017(3B).
作者:梁云堂 王立丰 王振 单位:围场县中小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