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探究(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语文教学探究(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探究(3篇)

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探析

一、制定语文课堂的管理规则,约束和督导学生学习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完善的自我管理体制,督促学生逐渐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针对刚从小学阶段步入初中的新生而言,语文教师有目的的为他们拟定一份约束自己行为习惯的行为准则,对于培养学生在初中三年里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可以起到最重要的规范作用。为此,在学生刚入校时语文教师就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为本班学生量身打造一套完整的语文课堂的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平台。比如说通过课堂规则的制定,把这些课堂管理制度通过具体的实施办法,明文规定出来,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形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又比如说,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自我意识中的多因素进行激发和引导,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利用团队活动,或者是语文作文课、语文实践课等,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主旨,让学生自主、自愿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主要扮演安全的督导者,但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及时的对学生做出肯定和鼓励。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不断提高自己在学习和班级活动中的自我意识,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围,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强化集体成员的共同意识。所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班级方面都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围。虽然,有一些教育理念主张放手让学生去自我管理,不可否认这是体现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语文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仍容易导致一系列不良问题的出现。所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围并不是说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而是要在学校、班主任、语文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不断调整和修正学生思想和行为。具体来说,首先要克服传统观教育中存在求稳、怕变的陈旧观念,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而应该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意识得以发挥和发展。让学生在有管理的氛围下去自我修改、自我调整,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其次,在当今社会道德迷茫、价值多元的情景下,学校教师还应该积极与社会和学生家庭配合,建构更宏大背景下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中也不易受到影响,仍旧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自我管理观念。

三、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究性

叶圣陶有句名言“学习语文是要下大力气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分不开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也不是轻易就能养成的,因而我经常教育学生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去强化训练,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感受,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注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把自学过程大致分为探索性自学、深究性自学、吸收性自学。探索性自学是初步理解阶段,从未知开始探求,就课文内容,语言不懂的问题初步去读懂;深究性自学是深入理解阶段,是精读文本,与文本与作者交流对话,抓住课文重点进行剖析、推敲、分析、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写法特点等;吸收性自学这是消化运用阶段,学生联系自己读写实际进一步吸收,学以致用,也是思想上的提升。

四、落实学生的责任感,突出情感的熏陶

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的义务、职责要求以及班级和学校要求,甚至于对社会价值和社会规范等的态度。通常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力争多为集体尽责任,也同样会将自我监督、自我组织、自我评价等有关自我管理的部分置于重要地位,从而使自己的产出实现最大化。善于自我管理且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通常会是一个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他们才会将班集体、学校、甚至于社会的荣辱看得很重要,从而从内心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适应语文课堂管理规则。虽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也难免会受到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但这也意味着教育者身上肩负的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的任务也就更重了。所以,培养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这是能否推进学生自我管理、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中的教育资源不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比如说新生入校时必经的军训,除了培养学生的作风和习惯外,还要注意凸显学生在军训活动中的责任感教育和团队精神训练。还可以利用突出人物的贡献和事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总理等作为材料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意识。

五、总结

总之,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而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班集体如果完全依靠教师个人进行管理是不现实且不明智的方法。但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并培养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让每一个初中生既做管理的对象,又做管理的主体,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无论是对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还是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而言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促使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作者:赵庆东 单位:巴东县京信友谊中学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教学能力探究

一、以诵读教学提升感悟能力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有效的诵读训练可以促进良好语感的形成,在感受、品味、领悟、习得中积淀语感。通过诵读,可以融入文本,对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所述之理有深切的感受,能领会文本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接受熏陶,也使文本变得富有生命。如在《三峡》一课学习中,通过诵读课文,想象三峡壮丽的景色,把握景物的特征,感受文章布局的巧妙。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感受江面狭窄,山势险峻。诵读要做到声音响亮、缓急有致,富有节奏感,能读出文本的神韵。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诵读法。在文言文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诵读节奏,学会品味言语韵律之美。如“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在诵读写景散文时,要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融情于景,能与文本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如在学习《春》一文中,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中感受花之多,从“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中感受花之艳,从“花里带着甜味儿”感受花之甜,学生阅读春花图,仿佛走进了花的海洋,感受到春花繁密、香味浓郁的春的世界。

二、以师生对话提高互动能力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放不下教师的权威,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没有话语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注定要被打破,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易错点、困惑点内容设置问题,启开学生动脑思考,达到习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端午日》教学中,教者多媒体呈现赛龙舟的场景,让学生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渲染节日赛龙舟的气氛?从哪几方面来写“河上赛龙舟”场面的?获胜的队有何奖励?为何有那么多人来参加此项活动?学生讨论气氛热烈,有同学认为从正面写浆手们拼命划桨,锣鼓震天的景象,也有同学认为通过万人空巷、呐喊助威的景象侧面描写了赛龙舟的热闹。有学生提出,为何要三个“莫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不难发现,这是为了展现人人参与、一个不漏,也为下文竞渡设置悬念。师生互动不是咄咄逼人的提问,而是师生之间信息的沟通、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达到视界的融合,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以生生合作强化表达能力

“独学而无友,则孤陃而寡闻。”语文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的社会阅历、知识储备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们之间的对话一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教师要倡导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彼此分享,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如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热切的盼望于勒归来?”学生结合文章背景,知道是因为家庭十分拮据,样样都要节省,而于勒叔叔在美洲发了财,早日归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教者让学生读躲避的细节,接着追问,“当真的遇到时,他们反而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是什么原因?”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尝试回答问题,有学生认为是于勒自己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品德较好,菲利普夫妇定不会如此;有学生认为是女婿的原因,如果女婿知道实情,定对婚事不利;有学生认为是经济不富裕造成的,如果菲利普有钱,定会认下于勒;还有学生认为是于勒贫穷造成的,菲利普夫妇虚荣心造成的,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意识造成的……教师让学生通过讨论、质疑,引导学生分析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钱不认人,而根本原因是由于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

四、以兴趣培养激发探究热情

课堂教学不可能将面面俱到地将读写能力全部传授于学生,而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走进文本,唤醒他们对生活情趣的体悟。如在“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给文章加个副标题:一个_____的皇帝。学生顿时来了兴趣,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别填上愚蠢、虚伪、昏庸、爱美、无知、不可救药、不称职等词。为了解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者让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从“为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每个钟头都要换一套衣服”等处了解皇帝的心思全在漂亮衣服上,有穿漂亮衣服的癖好,奢靡无度,荒废朝政。

五、总结

总之,实践能力的内涵之丰富、培养方式之多样,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广泛借鉴、反复实践,不断提高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邱秀蓉 单位: 江苏省阜宁县古河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一、对教材中独特的构思模式进行模仿,并力图有新的思想理念

这是挖掘教材并有所创新的最主要的方法。如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构就有独到的地方。这篇课文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即文章可以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内容,前一个部分可以称作“百草园”部分,后一个部分可以称作“三味书屋”部分,这是完全不同于学生习以为常的总分式的结构模式。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可以让学生模仿它的结构模式,写出《从到》的习作。在七年级进行这种模仿训练时,学生拟的题目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填的是《从幼儿园到晏家屯中学》,有的学生填的是《从绿草地到琅琅读书学堂》,还有学生填的是《从稚嫩孩童到懵懂少年》,虽然,童稚的语言难以和大文豪鲁迅相提并论,但大家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采用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模仿杨振宁先生的《邓稼先》一文的小标题式的结构,将学生的习作定题为《晏中的老师们》,然后让学生分成几个有意义的小标题,分别写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的几件“轶事”。学生在这样训练中,也表现了浓厚的写作兴趣。

二、对课文中新颖的写作手法进行模仿,挖掘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

香港作家小思的随笔《蝉》和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都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蝉》那篇课文先写了一只聒噪不休的烦人的蝉,然后说它却在地下等了很多年———最长的甚至等了十七年,才出来活一个夏天,最后作者感悟到了蝉生命的意义,宽恕了蝉那烦人的聒聒。同样,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在开篇也写了阿长的诸多毛病,如爱背地里传人闲话,睡相十分不雅,繁文缛节的规矩太多,但在结尾却突出阿长对“我”的关心,写阿长费尽心思、几经周折才给“我”买来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对于此种写作手法的模仿,可以让学生写普通人的高尚心灵。如有位学生写《门卫》,就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门卫的衣着平常,貌不惊人,甚至从心里看不起他,后写门卫拾金不昧的美好心灵。还有位学生写《清洁工》,首先大篇幅地叙述清洁工的啰唆,捡塑料瓶贪小便宜,最后才揭示谜底:这个清洁工是一名义工,让人肃然起敬。在对课文的模仿训练中学生写出了新意,写出了激情,彻底改变了学生有素材难以下笔或构思只能平铺直叙的写作状态。

三、从品析优美精辟的语言入手,仿写出独具特色的文段开篇

现当代大散文家朱自清的《春》开篇是这样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语言优美简练,而又充满热切的盼望之情,学生在学习时虽然已经达到了熟练背诵的程度,但是如果教师不点明可以仿着这样的语言来写作的话,许多的学生也只能是“琅琅成诵”,却不知如何下笔运用。在教师指导的一次景物描写训练中,有一位学生就试着模仿道:“盼望着,盼望着,西风来了,秋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盛装出演的样子,把积蓄多日的累累硕果高高地举在枝头。山丰润起来了,水响起来了,天空变得高起来了。”不着痕迹地将秋天的独有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从赏析语言的修辞手法的角度,在“旧瓶”里装上“新酒”

为了增强语言的艺术美,文人们常常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我们在弄清楚词语的修辞意义的基础上,能真正领悟其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仿修辞手法,使文章绚烂夺目。如写“人生”这种抽象的文章,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就显得形象得多了,有一位学生这样写《人生》:“人生就像一朵花,需要先挖开泥土,撒上种子,适时地浇水施肥,接受阳光雨露的润泽,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写作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抽象的人生写的形象可感,贴切而生动。

五、从朗诵传统的古文名篇入手,针砭时弊

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可谓文辞精炼,语言铿锵有力,用浅白的对偶句,简洁的韵律,表述了作者高尚的节操和抱负,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学习此文时,可以让学生学写《铭》。这次,有一位学生写的是《捣蛋者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精,作弊就灵。斯是陋室,惟吾闲情。作业吾不写,讲课吾不听。谈笑有纸条,睡觉是精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东边有网吧,西边有迪厅。其乐云:‘混张文凭。’”这个学生用充满幽默调侃的笔调对荒度大好年华的后进生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读之不禁为小作者的幽默捧腹。实践证明,应用模仿这种方法,可以借助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创新价值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想象的无限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作者:陈芬堂 单位:河北省邢台县晏家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