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7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7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7篇)

第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摘要: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与教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职人员的重视。本文主要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提高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方式

语文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促进国人综合素质提高最有效的手段。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叛逆期,这一阶段恰恰是学生获取知识、发散思维最强的阶段,也是培养其语文意识的最佳时期。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的重视,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轻松、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1.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学生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人才是社会全面发展和前进的第一生产力,只有自身具备革新潜力的人才才能迅速地获得社会的认可,而问题意识则是这种革新潜力最直接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自己要知道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迅速地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更轻松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予以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充分的重视。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2.1创设语文问题教育的情境,指引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对所有事物都比较好奇的阶段,此时的学生不仅思维非常活跃,而且其自身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而教师则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的特点,积极地进行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开明的氛围,同时积极地建立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包容、平等的教学关系,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对学生所提出的质疑,教师必须认真严谨地进行客观的评价,同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测量法为学生解答相关的疑问。对于学生必须一视同仁,既要表扬优秀的学生,又要给予表现较差的学生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问。虽然问题意识和培养这两者之间的先后顺序无法明确,但是就目前而言,培养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迅速提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不断提高,主要是看教师引导的方法是否正确到位。每一篇课文的题目起到的是大纲、关键词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目所包含的意义。而后通过文章找出既可以概括题目,又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局或者重点的词汇,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题目的含义。比如杜甫的《春望》这首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句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在战火不断的时间里,殷切地希望得到家人平安的消息,此时接到家人的一封家书胜似千万黄金,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这种迫切的心情。然后,将课文中可以引申作者目的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并以此为基础设置相关的问题。另外,对课文中留有悬念的词句可以巧妙地进行问题的设置,并积极地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动态。

2.3营造轻松的学习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初中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此时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出来,吸引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也就树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方式必须不断创新和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入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出来。只有学生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才能促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4在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多方评论,提高提问兴趣。教师在进行问题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表扬,教师不管是表扬或者批评学生都必须掌握好尺度,以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分出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教师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在批评学生时必须找出问题的关键,不能只是片面地对学生进行批评,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通过纵向评价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的问题意识水平,而横向评价则是教师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最直接的手段。教师采用的横向比较使学生可以迅速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将身边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不断改善。通过教师的评价,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这样的评价可以将学生提问的潜能挖掘出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学生自觉地形成问题意识的能力,顺利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博.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刘书宏.初中语文“导学点教式”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5.

[3]王路遥.初中现代文文化意识引导教学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5.

作者:黄诗贤 单位:永春华侨中学

第二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育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当下,它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阅读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当下语文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介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育;有效性

一、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验,同时它还牵涉到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信息的接受能力。在当下的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通过阅读去获得一些信息和内容。例如在看新闻的时候,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都需要阅读做支撑。所以,在当下的生活中,阅读能力十分重要。为了让初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社会文明的脚步不断加快,如何有效提升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也对今后的语文教育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要求。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没有明确确立独立的阅读教学板块。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阅读教学目标的规定,进一步会影响到学生在阅读课程中的学习状态。学生时常因为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让自己处于一个陌生、迷茫的状态当中,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语文阅读。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授课方式,但是很多教师由于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时,换皮不换骨,进一步使得教学变得四不像。尤其在新课改之后,人们普遍更关心语文教育的方式以及教学的内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无疑给众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当下语文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过于程序化

当下的语文阅读教育,过于重视程式化的教学,将一篇优美的语文课文完全肢解了。教师不带着学生去品读课文中的语言,不去领略文章中优美的情感表达,那么语文课文中的那份灵气也就不复存在了。当下的语文教师在分析小说时,一些教师对遣词造句的精华不去分析,而是过于强调文章的结构,将一些生硬的符号抽象地塞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这些乏味的知识讲解中,已经渐渐对原著的情节模糊,扑面而来的是一些无用的东西。这对于初中生学习语文阅读并无太大的优势。

(二)教育手段过于形式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日益丰富,将传统的板书形式优化为多媒体教学。随着多媒体的运用,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学生有更强烈的兴趣,乐于去参与课堂。但是一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过于盲目,甚至将其当作一种标准。一些专家认为,如果将教师是否在课堂使用多媒体作为衡量教师现代化课堂构建质量的一个标准,这事实上对于教育也是不利的。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创设情景课堂

创设情景课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十分具有优势的。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现对课堂内容的再现,这对于学生理解上的不足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而具体的教育目标的设定,则有效地体现出了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它可以控制着整个课堂,也是实现课堂效果的基础。所以,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在设计有关的目标时,要重视课堂的切入点。面面俱到的教学必然会使得教学越来越空洞。例如教师在讲授契科夫《变色龙》这一课时,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理解契科夫所赋予变色龙这种动物的内在含义,事实上就不能有效地理解文章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性格上的可怜之处,对人物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滑稽、可笑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段变色龙在变色中的录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去理解为什么奥楚蔑洛夫被称为变色龙。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赋予主人公的情感,使学生顿悟文章的奥妙。

(二)培养学生阅读累积的习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上,这是十分有道理的。语文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累积能力,没有充足的知识积累,那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就会成为了无本之木。教师应当把重点放在选择文本阅读上,增加学生阅读量,指导学生不定期收集一些课外词汇,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摘抄、做读书笔记方面的习惯。事实上,摘抄是一种累积的良好习惯,如果持之以恒地完成这项工作,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做读书笔记虽然在刚开始会有一点难度,但是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简单的做起,例如做一些批注和评价等等,进一步提升读书笔记书写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语文阅读服务。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文学作品最美不过“留白”,留白是充分激发阅读者想象空间的东西,读者在其中会有诸多不同的理解。阅读语文就是一个不断填满空白的过程,所谓填满空白,就是指学生对课文的疑问,这也是教师要着重为学生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要注意抓住这些空白点,去设置情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才是让学生真正获得文学作品审美体验的过程。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更加偏向素质教育的行列。总的来说,知识重在积累,阅读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习惯。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目标,再融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裘苏飞.如何“着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2]刘晓宇.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借助互动方式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

[3]闫雪.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9).

作者:邹晔璐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五中

第三篇: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

【摘要】现代文阅读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老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更爱学习,更有收获。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课文阅读兴趣的方法

阅读过程是脑力劳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感兴趣,会自觉自主地去阅读,并且乐在其中,阅读能力会随着学生大量的阅读逐渐提高;如果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一想到阅读就犯愁,那么阅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在阅读时如果不明白为什么要读,阅读有什么意义,往往容易散漫地大致读一下,走马观花,并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阅读体系,没有规则。这样漫无目的的阅读,容易造成学生阅读兴趣的逐渐缺失,让阅读变成一件无聊的事,很难体会阅读带来的好处。在阅读前,老师要适当地引导一下学生,让学生明白要读什么样的书,他们所要读的书籍有什么样的价值,再适当地给学生的阅读指出一个方向,给学生展示文章中精彩的部分,吸引学生继续阅读。当学生读得多了,体会加深了,慢慢把阅读当作一种自觉有目的的行为时,阅读的兴趣也就产生了。

(二)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阅读

不同的书籍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读,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读的书籍不适合自身,太难懂或者太简单,都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太难懂的书籍,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也看不进去;对于学生来说太过简单的书籍,可能读了一整本书,并没有什么新收获,从而缺乏对阅读的兴趣。正是因为这样,老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收获,慢慢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形成阅读兴趣。

(三)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阅读方法

学生阅读如果没有方法,就不容易有所收获,一味地去读,不讲方法,反而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担,生出厌学情绪。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知道怎样去读,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事半功倍。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阅读要详略得当,有的地方精读,有的地方略读,或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第一遍略读,第二遍精读,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合理用功,这样阅读的效率上去了,也让学生更能抓住阅读重点,增加阅读兴趣。

二、学生养成“读”课文能力的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读”是非常重要的,课文阅读的方式主要有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让学生掌握这些课文阅读方式,形成“读”课文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读课文的能力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更顺畅地阅读。

(一)培养学生朗读与默读能力的方法

1.读准生字词的字音

在阅读文章时,首先,学生要通读全文,不认识、不会读的字要标记出来,然后查字典,标出生字词的字音,以便更好地朗读课文。其次,老师要教学生、记住字音的方法,让学生更方便记忆字音。例如,给字分组,“誓”“释”“弑”“逝”这组字,都发相同的音,只要记住一组中的一个字的字音,其他字的字音自然就记住了。读准生字的字音,对于课文的朗读来说很重要,朗读只有在字音读的准的情况下,才可以发挥矫正字音的作用,否则就越读越错了,这一点不注意,就给朗读起了反效果。朗读是默读的基础,朗读如果不准确,默读也会不准确。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读

在读课文时,要注意理解文意。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只出声,不走心”。而默读时,老师一般不容易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用心去读,有没有理解文意。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读,老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前,提出几个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课文边思考,这样学生就更容易走心了。

(二)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精读能力的方法

在读课文时,首先,老师要提前告诉学生,读过这篇文章后,他们要达到什么目标,需要注意哪些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其次,在阅读课文时,老师应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和查找相关资料,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再次,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步骤,帮助学生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内部联系、把握文章旨意等,让学生的阅读更有层次,更为清晰。最后,老师要介绍给学生读书的小方法、小技巧,比如阅读时记笔记,将疑难的内容及时勾画出来等,让学生精读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2.培养学生略读能力的方法

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精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略读。因此,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其次,在精读熟练的基础上,老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做略读训练,比如,在读完一篇课文后,老师要求学生快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老师提出某一问题,要求学生在很多材料中找出相应答案等。再次,老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这一阶段略读的材料,正确的引导学生略读。最后,教给学生略读课文的方法,介绍给学生一些常见的略读方法,如一要看序文和章节目录,让学生先了解文章的性质、大体内容和主旨。二要浏览全文,掌握文章大意。三要学会积累,对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课文标题与主题的解读方法

(一)课文标题的解读方法

课文的标题是作者深思熟虑的产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一篇文章的文眼。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分析出很多内容。课文标题的解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课文标题中的关键词入手

课文标题中的关键词,它提示着重要的课文内容,老师要帮助学生找出课文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样课文内容也就更容易把握。例如,在《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中,关键词是“白杨”和“礼赞”,当学生标出关键词后,抓住这两个关键词进行解读,不难发现,这篇课文讲的是礼赞,是对谁的礼赞?标题中已经给出,是作者对白杨的礼赞,那么为什么礼赞白杨?文章中仅仅是礼赞白杨吗?学生在一系列的疑问下,带着思考阅读全文,无疑对整篇课文的解读都有着促进作用。

2.从课文标题中的连接词入手

有些课文要写的内容不只是一个方面,这时候课文标题中很可能会出现连接词。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标题中的连接词,并说明连接词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学问和智慧》这篇课文中,学生找出连接词“和”,“和”字连接学问、智慧,学生不难想到,这篇文章中课文不但要写诚实,还要写智慧,可能还会写到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关系,这就为进一步解读课文做了铺垫。

(二)课文主题的解读方法

文章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之所在,课文主题的解读是至关重要的,好的主题解读,可以对课文的理解上一个层次,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表面上,更是深入到文章的灵魂深处。课文主题的解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由浅入深,解读课文主题

对主题的解读,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词句,分析段落大意,概括、梳理慢慢地得出结论。读懂文章的内容仅仅只是个开始,要想得出课文的主题还需深入地体会课文中的内容,理解字面下的隐含意义。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读懂课文中每段的含义,逐渐形成一个课文结构的整体框架,再深入思考,寻找课文主题。主题的解读也是离不开文章字句的解读的,从细微的词句入手,找到和主题相关的词句,也能够顺利解读主题。例如,《小巷深处》这篇课文中,深深地赞美了伟大的母爱。其深刻的主题,体现在课文的字句中,朴实的语句承载着深刻的主题。例如,母亲为了“我”的虚荣心,来看我却不敢见我,偷偷躲在偏僻巷子里,这些描写无不让人潸然泪下,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从这些生动细微的部分入手,更容易抓住课文主题。

2.由此及彼,解读课文主题

在读一篇文章时,总是会由文章中的故事联想到自身,或者联想到其他人,这和文章的主题不无关系。文章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是一种在文章之上的升华,它能够指向读者的内心,让读者产生共鸣。老师要指导学生在课文内容中找到主题,从课文主题中发现能够由此及彼,引申出会使大家产生共鸣的内容。学习过《小巷深处》,很多同学应该都深有感触,课文中歌颂的母爱是千千万万个孩子都曾感受到的,可能母爱的形式不同,但情感都是相同的,都是无私而伟大的。课文中的“我”,虽然一时虚荣,但心里实际上是爱母亲的,也是被这份爱深深感动的孩子,可能很多的孩子都会因为不同的心理,一叶障目,做错事,也得到了无私母爱的谅解,最终悔过自新,得到良心上的解脱,这不仅是课文中的故事,更是千千万万人的故事。老师可以让学生举自身或者周围人的关于母爱伟大的例子,列举一些其他关于母爱的课文,对文章的主题加深体会。

四、课文的解析方法

(一)数字分析法

这种解析课文的方法,在课文解析中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篇幅较长、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的课文,通过数字整理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更清楚地了解。比如,在《变色龙》这篇课文中,分别在文中的七段、十段、十二段,三次点明了法律;在一段、十段、二十段、二十九段,四次提到军大衣等。运用这种方法解析课文时,很多复杂繁琐的内容,瞬间就理出了头绪,很多重要信息都变得清晰明朗。

(二)矛盾分析法

被选为课文的文章,一般都非常经典,很多课文中的人物也有着复杂矛盾的性格,正是这些体现在人物身上的矛盾性格,才使得人物更丰满,更具有艺术性,也更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老师在指导学生解析课文中的矛盾人物时,不妨就使用矛盾分析法。例如,孔乙己这个人物,身上充满了矛盾,孔乙己站着喝酒穿长衫;被人讥讽却又渴望交流;偷盗却从不拖欠酒钱等等,在孔乙己身上有着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背后又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这一系列的矛盾分析入手,引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课文中不仅有许多的矛盾人物,更是有许多的矛盾心理,例如,在课文《囚绿记》中,作者的“囚绿”和“释绿”就是一对矛盾,“囚绿”是因为作者喜欢绿,绿可以帮助作者消除孤独与陌生,更是因为作者的私心。而“释绿”是因为作者被绿的趋向光明,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感动了,而作者这时也要离开。绿给作者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引起了作者的私心,因此囚绿,后来作者又被绿的精神撼动,从而释绿。这一过程看似矛盾,实则又是源于作者对绿的爱,对绿的爱从最初的由自私,后又由于为心灵的撼动,升华为无私。

参考文献

[1]张玉林.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J].黑龙江科学,2015(10).

[2]刘亚君.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J].阅读写作,2014(7).

作者:施芳 单位:渤海大学

第四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满足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需要,满足学生阅读学习的需求。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相应的探究,希望相关教学工作者不断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方式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导致当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实施有效的阅读,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深层次含义,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摆脱传统机械地接收知识的状况,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好地把握所学习的文章内容,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意识的发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单调的课文讲解相比,多了教学的灵活性。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相关教学工作者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总的来说,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式不灵活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大多只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通过“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以此来满应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重心自然就偏向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没有过多的精力进行阅读教学。同时,就算在教学课堂中有阅读教学环节,很多教师也死板地抽取学生进行朗读课文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导致教学方式的死板,从而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规范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进行完善、合理以及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在阅读教学中更多体现出来的是阅读教学的随意性,很难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很多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把课文读出来,至于通过阅读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却没有进一步说明。同时,阅读教学的内容也相对枯燥,没有针对初中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适合的阅读范本的选择,从而让学生不能够真正地理解所阅读对象,让阅读教学没有实际实际效果。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在明确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就应该要从这些问题入手,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并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教学指导,不断纠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而保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新教学方式

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教学工作者就更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摆脱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等死板生硬的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不断增强阅读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变色龙》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图片或是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变色龙这一动物,让学生了解这一动物的特性,并将其导入课文阅读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加上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全面了解文章中的人物角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有效性

教学目标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正确、高效地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阅读的有效性,就应该制定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并通过阅读教学达到这目标。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好处,并且通过阅读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优化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纪念白求恩》这一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该文章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文章的意义是什么,文章想要表达的效果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更有方向感,从而指导学进行阅读,增强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更是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措施。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从君.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2]姜灵惠.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及其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

作者:杨丽红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百禄桥镇中学

第五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教学指导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教辅用书,课外阅读对文学素养的提高和语文成绩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作为学科的引导者,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用不同的教学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指导

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进行知识积累的学科,而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书籍,仅仅做好课内的语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然而,现如今的应试教育已经使得语文课外阅读失去了他本应该具有的重要地位。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错误的只看眼前的分数,而不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受益。久而久之,学生逐步会成为教育的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因此,从现在做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现阶段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找出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教学指导方案,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阅读伴有功利性

在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大部分家长、老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是每次考试的分数。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也使得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因此,课外阅读被严加禁止。大部分家长担心看课外书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业。久而久之,大部分的学生都只阅读对于他们来说枯燥单一的教辅材料。所以他们也因此失去了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致。对于语文学习,绝大多数人认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应对中考,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反映“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演练大量习题,同时教授各种规律化的解题方法”。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指导,甚至将问题的回答方法归类,使得学生遇到问题总是先进行问题分类,再用规范化的标准语言进行套用解答。在具体解题中,教师不再是教育教学中的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学习中的主动求知者。学生所要面对的总是将有血有肉的文章莫名其妙肢解拆分开来的练习题。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失去了兴致,取而代之的是紧张而沉重的心情。这种被动的阅读,让原本生动丰富的文章失去了其自身的魅力,使学生觉得乏味、身心俱疲,毫无乐趣可言。

(二)阅读时间及阅读量减少

现在的初中生为了应付学校组织的各阶段考试。早已深陷题海之中。各种卷纸铺天盖地而来,仅仅完成每天的作业都已心力交瘁。《语文教学大纲》中虽然规定了必读课外名著的书目,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将这些书籍读完、读懂的学生仍然是少数,大部分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有甚者只是做一些习题,而不去阅读书籍。而教师也仅仅停留在习题的讲解,而没有真正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不能只在公开课上做到热闹与新颖,应该逐步渗透到每日的教育教学中去。由于要面临竞争激烈的中考,中学生几乎把精力都用在课内知识的学习上,即使在周末和假期,学生的课内作业负担依然沉重,很多学生连休息的时间都难以保证,更不要提课外阅读了。有些学生功利地认为阅读会提高语文成绩,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短期的阅读无法使得成绩有显著的提高后,他们便放弃了课外书籍,重新钻进了题海之中。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都有明显的下降。

(三)阅读内容单一

在过去,买书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奢侈。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买书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不再遥不可及。但现阶段的初中生们偏偏像面对食物种类丰盛的大餐,却得了偏食症一般,他们喜欢言情的小说却不熟悉贾宝玉;他们热捧穿越故事却不了解安娜•卡列尼娜;他们迷恋选秀八卦,却拒绝关汉卿。看惯了太多风花雪月的故事,读遍了光怪陆离的神话,是否更应该沉淀下来,捧一本传统名著,追寻前人的足迹,继承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一些现代文化固然有它的魅力,似浓烈的酒,让人获得感官上的兴奋刺激。但传统的文化悠悠千年,更像一盏清茶,沁人心脾,耐人寻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当代教育的潮流是应以学生终身受益为目标,以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为中心。要想更好地掌握理解和运用母语,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进行提升。

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指导

(一)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重点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渴求探索外面的世界,知晓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但是也有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喜欢读书。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与喜欢读书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由于阅读书籍不同,同样的学生面对不同的课外读物,表现出来的兴趣也不一样,但无论诗文名著,还是刊物美文都对学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有着很大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博览群书,在知识的海洋里真正能做到广泛涉猎,不挑食、不偏食,是当今语文教师重要的工作。为了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可以采用多种方法。1.故事叙述法教师用简单易懂且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及中心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2.视频观看法引领学生观看一些影视名家的作品,从而激发学生详细了解的欲望。3.材料交流法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作品的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从而主动地对名著有所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阅读氛围

读书氛围的营造需要老师与家长配合完成,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思想,让他们觉得读书是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是耽误他们的学业,其次,在完成课内教学的基础上,安排每日的读书活动,每天指定一段固定的时间,让学生们随意选择他们爱好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并把他们的读书心得以板报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调动每个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真正地乐在其中。

(三)教师带头读书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作为教师,首先要起好带头作用,处处为学生做好表率,通过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当前,部分语文教师指导读书仅限于建议学生读书,而没做到督促和检查的工作。学生是否读过都不知道,更不能指望学生有所收获了。正确的方法就是教师也参与到和学生一起阅读同一本书的活动中去,因为,教师经验丰富,领悟能力强和分析文章的思路清晰明确,用自己读书的经验去指导学生,沟通会更加容易,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四)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工作

要想做好阅读指导,首先教师要先读书,读文章要读三遍,第一遍进行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第二遍要慢慢地读,注意到段落章节的结构。第三遍就要仔细地品读,这时要注意到它字词段句。遵循阅读步骤,阅读过程才具有指导意义。教学大纲中指出,阅读的首要目的是“整体感知文章”,教师要做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学习文章精华之处,进行扩展阅读。根据以上要求,指导学生课文阅读总体分为五个方面:

1.注重整体感知阅读开始时要读书的内容简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中心思想。阅读记叙文要抓住写作顺序和记叙要素;阅读议论文要能总结出中心论点;阅读说明文时要找出主要说明的对象等。

2.注重阅读理解课外阅读要格外注意关键语句,中心句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精彩的句子段落,要做到时刻记录,并仔细地钻研作者的修辞方法和写作技巧。在读完全篇文章后要做到简单地概述文章主要内容,做到真正理解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注重整体领悟初步阅读文章后,再进行一遍精读。在精读的同时做到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读书心得,做好读书笔记,并互相交流。这样能使得阅读效果更加明显。

4.注重创新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对人物进行评价。教师应指导学生品读文章时不应拘泥于文章所带给我们的表象意义,应更深层次的对文章进行探索,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应该是不同的,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应该是不同的,鼓励学生们在阅读同一篇文章时,提出创新的、不相同的看法。进行汇总交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相当大的提升。

5.注重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方法的教授对于学生很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懂得了阅读的方法,学生就可以自行自主地阅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也会为其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说,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一些平常的语句进行快速阅读。对一些重点句词进行精读,仔细分析揣摩。这样在提高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也保证了阅读质量。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监督学生认真阅读作品,广泛收集资料,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将自己对文章的心得体会进行记录,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及时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达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的目的。此外,课外阅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及时进行更新。在指导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语文教师也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以顺应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指导中起到引导作用,才有能力提升语文课外阅读的效率,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许桃.拓展课外阅读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J].考试周刊,2016(7).

[2]李永贵.浅谈如何引导初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J].人生十六七,2016(20).

[3]向开权.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23).

[4]李艳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16).

作者:丁洁慧 单位:渤海大学

第六篇: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对策

摘要:语文在初中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在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中,阅读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的效率进行阐述和讨论。本文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针对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给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对策

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逐渐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在初中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中,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才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阅读效率,是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和学者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

1、知识获取途径丰富多样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的提出,传统的教育方式开始受到了冲击,许多教师已经开始尝试着采取更加新颖和高效的教育方式。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各方面较之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这不仅能够保证学生接收到更加高质量的教育,还能够在整体上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学生能够获取语文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多样,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完全能够在课下,自主的通过网络等一些其他途径获取和语文相关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这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更加强烈的主动性,能够帮助课堂阅读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2、教学载体得到一定的改善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教师进行教学的媒体和中介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进。课堂上的教学工具不仅仅只是黑板、粉笔和一些教学工具,多媒体开始参与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丰富,在课堂的文章讲解中穿插更多趣味性的背景等,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教育载体的丰富,克服了过去课堂中的单调乏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趣味性,学生能够在多元素的课堂上更加投入,从而能够被调动积极性,听课更加主动,在课堂上的配合度更高,这对于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3、仍旧存在进步的空间

尽管目前现存的教育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和学生能够从其中获得到更多的趣味和兴趣,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和讨论,发现并解决问题。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而在目前的教学方式下,仍不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这两方面的语文能力。然而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能够代表一个学生的整体的语文水平,所以改进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方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对策

1、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目前,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教学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丰富。多媒体教学具备非常多的优势,比如操作简便,能够将晦涩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并且能够将课本中文字形式的内容用音频或者图像等一些其他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感悟。多媒体还能够展示文学作品相应的背景,学生能够从更加趣味性的背景知识对文章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对于文章的阅读和学习更有帮助。例如,在阅读《水浒传》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影像材料,将文字转换为生动的视频形式,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将要阅读的内容有直接和深刻的印象,同时故事剧情能够更加的吸引读者。学生在主动的心态下去完成文章的阅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提升其对阅读的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阅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文章进行阅读和识字。读者应该有对文章的自主的思考和观点,才是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的目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这决定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机械的阅读文章,应试的回答问题,还是能够对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将自身的观点和想法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进行碰撞和共鸣。如果能够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就能够帮助其在初中阶段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其语文水平的提升也有帮助。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激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能够对他人的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甚至能够对他人的文章产生质疑,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这样的教育理念对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课堂阅读的教学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尽管现阶段改进的教学方式已经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课堂阅读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需要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和学者引起重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针对现存的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马丽娟.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以克拉玛依中学语文教学为例[J].克拉玛依学刊,2015,(1):16-20.

[2]马晔.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5,(11):160-161.

[3]吴俊.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5,(4):94-94.

作者:刘艳波 单位:浙江金华浦江郑宅初中

第七篇: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策略

摘要:以抒情的方式将思想内容充分表现出来,增强文本艺术感染力的效果,是文学类文本最大的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文学类文本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审美、鉴赏及写作等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因为阅读策略教学的相对薄弱,制约了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具体分析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教学不仅要发挥出其服务教学目标的作用,而且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必须以文学类文本的要求为基础,在确定文章的类型之后,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后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鉴赏,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1.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语言品味策略

较之其他文体而言,文学类文本的语言具有生动优美、特点多样等特点,正是因为其语言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文学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更生动逼真,这一特点在小说和戏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之所以受到初中生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其不仅内容生动有趣,而且语言表达相对简洁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身份都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在把握其语言特点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明确作者所要表述的要点及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采用的技巧,然后深入地进行人本含义的分析。比如在阅读契诃夫的《变色龙》这篇文章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感受叙述者视角的变化过程,并以此掌握小说所要表现的叙述策略。根据小说表现的叙事形式,了解和掌握小说的艺术手法和思想主题[1]。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教材只有人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有四篇:《威尼斯商人》、《音乐之声》、《枣儿》、《变脸》,这些作品都是文学史上极经典的作品,而这也说明戏剧的篇幅与小说和散文相比数量有限。戏剧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突出人物的矛盾和冲突,戏剧中人物的冲突是通过语言推演而来的,这说明了语言策略之于戏剧的重要性。比如在教授《音乐之声》时,通过其中的歌词可以清楚地了解一个年轻的女孩离开教堂之后,对着大自然讲出自己心里话的故事,这些语言将女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而《威尼斯商人》的主人公安东尼奥所说的“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失去它的羊羔而哀啼”则清晰地体现了夏洛克毫无人性、无理取闹的一面。

2.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主旨把握策略

阅读小说最关键的是把握住小说所体现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些小说里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较突出,通过人物形象学生就可以体会到小说的主题,像《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中的小弗朗士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进行对比,根据环境和自然的烘托,学生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在那个年代对祖国的热爱及对侵略者的痛恨。通过分析人物的形象、环境可以掌握文章的主题,而对小说情节的分析同样也可以得到与小说主题相关的重要线索。小说中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及最终的结局,是发现小说主题重要的位置。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多样是散文最大的特点,这种文学样式在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一种角度、一种技巧或者一种选材等,都可以表现出散文的主题。比如《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中,描述紫藤萝的繁密就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兴旺繁盛,而作者则借助紫藤萝将自己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充分抒发出来,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3.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诵读品析策略

通过不断地诵读和品析作品这样的过程,发挥把握文本内容的目的是诵读品析策略主要的作用[2]。教师在进行诵读品析策略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将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画面等内容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观看画面后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朗读,并将朗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音、声调及韵脚等策略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在讲授郑愁予的《雨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雨滴的声音,为学生营造一种作者在雨中朗诵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文章的韵律和节奏。比如在朗读《理想》这篇文章时可以将其划分为:“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而且体会到文章中的英雄在失去理想之后的心情,突出理想对于每一个人的真正意义。

4.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进行阅读策略的创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合学生阅读的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及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李杰.期待视野下的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

作者:陈莹 单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