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词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英语词汇是英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往往忽视英语词汇教学,没有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词汇记忆、背诵以及词汇运用技巧。因此,教师应重视英语词汇教学。考虑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涉及大量英语词汇,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实现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更多英语词汇,奠定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词汇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在阅读中进行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词汇了解、掌握环节,往往是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通过带领学生认读几遍英语单词,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在课后记忆、听写的方式实现。在阅读教学中,遇见新学的词汇,教师没有想办法引导学生回忆,而是直接告知学生词汇意思,或者让学生直接翻英语课本,找到对应的词汇意思,这样一来,根本不能借助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翻译课文,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情感,忽视词汇教学,忽视某些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特定意思,使学生对词汇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常见的一两个汉语意思,不利于对词汇进行拓展学习,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阅读理解中准确把握词汇的含义。另外,对于词汇教学,教师往往缺乏新奇的教学方法,教师带读的词汇学习方法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课后掌握单词困难。
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重要英语词汇
教师提前对需要教学的英语内容进行研究,做好备课工作,在带领学生朗读英语单词之后,开始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针对阅读课文中涉及的重要英语单词,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为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可以是借助多媒体图片,利用与单词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单词,掌握单词;可以是教师借助动作、语言、面部表情等介绍生词,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甚至针对某些英语词汇,教师还可以借助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生词。在阅读教学前,做好单词教学,让学生对重要单词进行记忆,有助于在阅读教学中,高效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二)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推测词意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往的英语教学,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自己粗略阅读课文,将不懂的英语单词标记出来,找到对应的中文意思写上。现在为了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词汇教学,教师可以忽略学生注释汉语意思的步骤,在学生粗略阅读英语课文后,带领学生真正学习英语课文时,面对学生不了解的英语词汇,引导学生结合英语语境及前后语段,猜测单词意思。针对某些单词,教师还可运用构词推断的方式,猜测英语单词的意思。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构词方式有前缀、后缀以及合成词汇,前缀的形式一般是在原本的英语单词前面添加“un、re”,使之变成意思相近或完全相反的单词,后缀通常是添加“able、ful、ent”等,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针对这些特殊词汇,要结合构词推断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对以往学习的词汇进行回忆巩固。
(三)强化阅读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英语课文进行理解和分析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大意时,可有效强化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可在带领学生粗略理解课文大意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文片段进行仿写,即用自己的话将片段的大意表达出来,但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必须运用到学习的生词。学生在对英语短文进行仿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写作能力,更好地理解英语短文,也能掌握新词汇的运用,加深对新词汇的记忆。为了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运用,教师还可以适当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新词汇进行英语对话,活跃课堂气氛。
(四)及时组织学生回顾课文,记忆单词
在完成阅读教学后,针对阅读教学中的某些有趣的片段,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回顾,对于课文中的重要词汇,让学生摘录下来,在小组内互相学习记忆。对单词进行记忆的方式,可以是小组内,某个同学比画动作,其他学生猜测。可以是学生间进行单词接龙挑战,一人说一个生词,说不出单词则为淘汰,说单词最多的学生胜利。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好玩的游戏,记忆单词,运用单词,强化对单词的理解。在组织学生自己对单词进行记忆理解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掌握单词,还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进行词汇教学,教师自身要重视词汇教学,并在阅读教学前、教学过程、课文教学后,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词汇。
参考文献:
[1]凌直永.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教学词汇[J].教师,2017(4).
[2]刘爱娟.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教学词汇[J].新课程学习(下),2015(2).
作者:李小强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陇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