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英语双线混融教学设计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英语双线混融教学设计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初中英语双线混融教学设计应用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双线混融教学从诸多方面体现了5G时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越性。以初中英语教学为切入点,着重从教学总体设计思路、教学模块设计与整体方案示例、教学设计应用说明三个方面着力探讨在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英语双线混融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模式,以及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和产出导向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能的可行性。

关键词:双线混融;教学设计;任务型教学;产出导向法

双线混融教学[1]110-111是指在线下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采用5G时代丰富的线上平台资源及网络技术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及课后反馈,借以加速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速度,进而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充分的准备。与单一线下教学相比,双线混融教学在信息量、知识面、传播速度、交流范围、互动形式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2]。在其助力下,后疫情时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在深化贯彻最新版英语课程标准各项要求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在课程定位方面,双线混融教学更有利于实现课程人文化和工具化的统一。学生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轻松了解世界发生了什么,也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世界他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培养目标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进程,使教学行为更具合理性,能够更充分地实现任务型教学目标。

一、初中英语双线混融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双线混融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溯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57-58。他认为青少年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构建起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的。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应该只是对某种刺激做出相应的特定反应,而是应该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程序,从而采取行而有效的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的整个过程,在头脑中重建认知的图式[4]60-61。可见,好的教学必然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互动,建构对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有实质意义的学习环境。我们知道,初中生处于大脑发育的旺盛期,求知欲很强,但是由于多数时间都得坐在教室里学习,所以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属于半脱离状态,由此产生的知识与实践的缝隙必须由课堂教学来弥合。这个衔接做得好,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就会得到有效提升,反之则会严重脱节。这一点在许多以讲授为核心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学生背会课本上的单词和句型,但是面对外国人时却怎么也开不了口;教材预设的语言环境理解得很好,但在现实生活中稍有变化就完全听不懂,更谈不上灵活表达。这些问题的根源虽不排除教材本身的缺陷,但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地建构好学习环境。近年来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实现了任务型教学的观念性革新,但在教学实践效果的改进上尚无实质性的突破。目前,初中英语双线混合教学实践中普遍使用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环节:线上导学、线下互动、线上反馈、线下辅导。即:教师通过提纲形式把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点通过线上平台布置给学生做课前预习,然后在实体课堂上,教师借助设计好的各种教学互动考核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新知识进行面授讲解,随后通过线上习题考核平台进行测评,从而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最后在线下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应该说这种模式的教学环节设计整体上是优化组合了线上线下资源的各自优势,达到了比单一线下课堂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但这只是一个粗糙的框架,真正决定教学效能的因素则取决于对环境细节的设计、构建和操作[5]。比如,如何分配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学时比例,才能优化学习策略达到英语语言技能的稳定提升;线上导学的模式是否为学生提供全息文化背景,既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相关章节的语言知识框架,同时又能够有效促进他们认知中外文化差异;线下课堂的互动是否贯彻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正确导向,增进学生互助合作的素养,且与分级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线上反馈的考核题型、内容和难易度分布是否与讲解内容保持最紧密的关联性,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该知识点,从而在思考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提升;线下辅导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协助他们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树立锐意进取的自信心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教师对任务型教学基础理论和最新发展的进一步认知[6]33-34。20世纪80年代末再度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受到我国教育界关注,该教学法强调通过互动和意义协商的形式为学习者创造大量接近自然的学习环境和语言输入、输出以及验证假设机会,从而推动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7]。此后不久,建构主义学者又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着重指出了学习者是知识的建构者,其固有的极具个人特色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的建构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应该充分扮演好中介者的角色,创建并维护好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动态性。在应用方面,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以较为清晰的视野和具体的指标系统体现了对上述理论基本要义的吸收和运用[8]11-12。此外,2015年文秋芳教授针对我国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提出产出导向法[9],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应提供和话题相关的输入材料并引导学生从输入中选择产出任务所需要的内容、形式和结构,并对学生的产出任务作针对性和区别性的评价[10-11]。虽然这一理论主要面向中高阶段的英语学习者,但其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调控作用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实践。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线上教学资源的补充和交互操作功能的扩展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自由建构课堂内外教学环境的可能,初中英语双线混融教学环境建设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历史契机。在以布鲁姆的认知结构[12]为理论基础,文秋芳的产出导向说为操作机制,新课标的分级目标为质量保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工具[13],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互动完美构建双线混融同步教学环境,为培养具有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核心素养以及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14]提供过程性保障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中介者的角色依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难度依次递增的认知阶段[15]组织学习资源,其中每个环节都要遵循为产出能力[16]提供充分必要支持的原则,适度调控详略程度和难易度,围绕初中阶段应该具备的3∼5级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既定学习任务。

二、初中英语双线混融教学设计方案示例

下面展示若干基于上述理念的初中英语双线混融教学设计示例。

(一)模块示例(1)词汇模块:以线上自学活动为主,教师可使用有道背单词、百词斩等APP或使用教材配套工具录制或截取以本节课计划学习词汇的发音、语意、例句为核心内容的影音文件,以mp4格式上传钉钉班级群、学习通等综合性教学平台,同时限定学习时间在10∼15分钟为宜,随后嵌入各种互动游戏提高词汇学习兴趣,完成词汇记忆的巩固。自学结束后立即进入词汇线上模拟考试环节,教师可使用雨课堂或学习通制定词汇测试卷考察学生的自学效果,并根据错误词汇的反馈安排线下课堂的巩固练习。(2)语法模块:教师将本节课涉及的语法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录制若干教学讲解视频,也可利用101网校、学而思网校等现成的资源截取语法讲解视频,发送至本校通用教学平台,供学生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用。根据后台提供的数据可以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频次,对于访问次数少或没有访问的同学予以个别督促。对于语法重难点部分教师必须在线下课堂进行细致讲解,如果授课时间不足,以留作业的方式通过线上测试考察学生对该语法点的理解程度,系统后台自动提供的错题数据还可以作为线下课堂重点讲解内容的依据。(3)听力、会话模块:教材听力和会话教学内容建议教师在线下课堂集中组织互动训练,教师可实时录制学生参与练习的情况,并上传到班级线上平台,发起同学观看、点赞、互评、教师点评、家长点评等线上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中英语言表达习惯差异和文化差异引起的表达错误,有针对性地增补练习,限时发起线上抢答,通过学习积分的形式奖励优胜者,对后进生预留个别作业并单独辅导。(4)阅读模块:人教版初中课本阅读训练部分的内容相对较少,建议教师在线下课堂精讲其中的词法、语法和阅读方法,课后在线上预留大量的应试阅读训练题和课外扩展阅读。素材方面既可以使用本校自拟题、名校习题、历年考题,也可以使用英语新闻媒体提供的时事新闻报道、国家地理杂志等权威期刊中筛选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章。应试阅读训练中出现的错题可作为线下课堂辅导重点,扩展阅读可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过程性评价重要指标。(5)写作模块: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通过个人账号把作文直接提交到批改网,教师获得反馈结果后汇总分析,区分普遍问题和个别问题,然后在线下课堂进行统一讲解或个别辅导。学生经过教师的线下辅导后修改作文再次提交到线上,任课教师进行第二次批改,不合格的作文要求进行再次修改,直至合格。

(二)整合示例初中英语双线混合教学整合示例见表1。

三、初中英语双线混融教学设计应用说明

(一)依据教学任务指向的具体目标精准整合双线混融教学活动模块根据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围绕3∼5级能力指标展开的,因此双线混融教学模块的设计应该依照这三个等级标准分层次完成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的训练目标。以语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目标的双线混融教学设计应着重针对学生的语音面貌、词汇记忆能力、语法理解能力,以及日常话题表达能力的提高进行。采用跟读练习、语音模仿秀、百词竞赛、语法辨析、英语演讲等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既可以缓解线下课时不足,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语言技能应用为目标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训练还要考虑到各级别间的难易梯度和学生的能力基础。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例,三级阅读选择篇章难度小、生词量少的素材,考察学生是否能抓住短文大意;四级阅读选择文体多样的素材,着重训练学生查找细节信息、理解图表信息、根据已提供的信息推测词义等能力;五级阅读侧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类型建立相应的阅读策略、关注篇章与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等等。此外,对阅读基础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可以酌情预留分组阅读任务或个别任务。至于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训练则既可以独立实施,也可以自然融入到语言技能训练的全过程之中。

(二)充分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产出导向教学法,灵活利用教学资源,按需设置教学场景任务型教学法和产出导向教学法是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前沿中最具影响力的两大理论。虽然学界对二者的认知还存在大量争议,但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从这两大理论学说的体系中借鉴有助于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视角和经验。比如,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倡导的学生中心教学理念组织线下教学,参考线上学习的数据设计师生角色,合理引导教学进程达成既定教学任务,而线上教学则以产出导向法的学习中心理念为设计依据,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形成、学习策略构建及学以致用的习惯养成等能力。素材使用方面可根据具体的训练目标动态调节输入和输出的顺序与频次。双线混融教学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确定输入意义或输出形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领会教学意图,顺畅完成训练任务,达成教学预期。[15]以上述整合示例中呈现的写作教学为例,根据使用简单图标传达信息的三级教学指标设计观察图片描写故事的线上作业,学生提交后,教师选取部分作业为样本在线下课堂组织学生进行以查漏补缺为游戏规则的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基本要素的探索,最后由教师总结呈现问题,并奖励优胜学生,同时给错误率高的学生增补巩固练习。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效果不断更新教学场景设计以保持学习环境的新鲜度,即使是同类项目的训练在不同的指标任务中也要匹配好与之相宜的场景:如果要完成小组讨论起草和修改作文的四级写作训练任务,可设计线上合作修改分组作业,线下由教师协助完成点评修改。当升级到五级指标后,教师要提高教学设置难度以独立修改、纠错研讨等场景元素促成学生独立完成短文、短信的写作训练。

(三)构建双线混融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业进步程度构建双线混融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初中英语课程最新发展的产物,也是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最新版新课标着重提出的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和目标多维化的基础上,双线混融教学的相关资源更有利于细化形成性评价各项指标,并为终结性评价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基础。学期初,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细化分级指标,并结合教材章节知识分布在线上平台预设好不同训练项目的内容、考核方式和分值权重,教学进行中系统自动汇总各项成绩,形成学生个人学习报告,教师可根据后台数据分析各项指标的达成度(见表2)。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试卷制定也可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确定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重点,倘若结合线上阅卷系统则更有利于评价体系的完善(见表3)。由于线上平台大多使用EXCEL导出数据,教师可通过求和计算与平均值计算轻松得出各项分级目标的达成值,进而计算出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值,然后结合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比对课程目标达成度,最终实现完备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四、结语

总之,作为初中英语教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双线混融可以通过线下教学活动与线上教学活动的优化组合来促进培养目标和分级指标的高效实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一些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如网络资源保障、教学管控、可持续发展等等。为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建议各学校统一配备供学生在校完成线上学习的电脑或平板,使用技术成熟稳定的公共线上平台和软件开展线上学习。教师对线上学习的管理既要保障教学互动的时间、数量、难易等均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水平,此外还应明确双线混融互动教学设计始终属于相对优选组合而非绝对定势,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在保障教与学的双向质量标准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下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联动性、发散性、适应性以及独创性,从而确保教学设计与5G时代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4][瑞士]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何明烈,孙成统.任务型语言教学与情景语言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9):32.

[6]程晓堂.任务型英语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樊继英.3A课程理论指导下任务型英语听说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0):54-55.

[8]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10]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11]文秋芳.“产出导向法”在辨证研究中逐步发展和完善[C].北京:2018中国英语研讨会论文,2018.

[12]常经营,兰伟彬.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新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13-14.

[13]李亚平.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学习理论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7-19.

[14]袁玖,邢若南,张翌鸣.学习理论研究的主要取向及其教育启示:基于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20-22.

[15]李敏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M].太原:山西青年,2019:28-29.

[16]邱琳.“产出导向法”促成活动设计的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作者:任岩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