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指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理论内容设置不合理问题;分析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的因素;提出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作用的建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教育实效性,努力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环境氛围,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一般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或团体为实现其根本目标,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从而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素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情况和内在需求决定的。自我教育是人们在思想、政治等层面进行自我提升和锻炼,主动提升思想认识能力和道德水平的一种教育方法[4]。它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仅靠外界的理论灌输就能产生的;而是自身经过长期学习实践与不懈追求,努力提升各方面素质才实现的。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动机,促使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要求。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既应充分重视从外部进行教育,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还要明确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调动他们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改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把握教学过程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作用,并协调和发挥其他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存在的问题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招生以来,其学科建设逐渐进入系统化、规范化阶段,并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5]。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从业教师数量越来越多,他们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日益增多。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著作,每年都有大量的论文在全国各大期刊发表。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宏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调了教育理念要向“以学生为本”转变。鼓励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注重自我修养,旨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针对性不强
教育工作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对象展开,要尊重和关切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应该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而开展。但当前的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未能充分地了解学生,不能有效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在课堂上,教师满堂灌输思想政治理论,未能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导致很多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低头率”极高,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此外,采用统一的判定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表现,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6]。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方法,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激发大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思政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依然以理论灌输为主。多数教师仅仅对理论内容侃侃而谈,未能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无法实现课上课下的深入结合,不利于达到培养与塑造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此外,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还忽视了当今网络媒体的作用,未能利用网络阵地给学生传输“正能量”,未能充分调动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3.理论内容设置不合理
思想政治理论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内容抽象本来就难以理解,倘若教师不能根据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和转化使教学内容大众化、通俗化,是很难得到大学生认可和接受的。目前,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存在着认知不到位、学科设置不合理、保障措施不完善等现象[7]。许多思政课的教师只是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对教学内容也缺少独到的见解,对其未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和“包装”,导致教学内容空泛,不接地气,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渐渐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疏远感。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值,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也未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的因素
1.社会舆论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能够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选择方向。社会舆论的作用是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凸显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与渗透力也越来越强。大众传媒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着独特的影响力。近些年来,我国的舆论宣传工作,在加大正面宣传和教育、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整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但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如迷信“风水”“电脑算命”等在大学生中还有一定的市场,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2)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世界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也进入了我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别有用心的人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的群体,特别容易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8]。西方国家把西方的价值观寓于各种影视作品中,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入进行文化渗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2.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校园环境(1)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首先要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为大学生作出榜样,给予大学生真切的关怀,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自我教育的引导作用,促使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增强教育效果。但现实中,一些教师仅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内心并不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倘若听之任之,必将阻碍大学生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自我修养的提升。(2)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实践能力也具有重大影响。校园作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它的氛围将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对大学生产生正向的感染和激励作用,使学生更乐于主动学习、努力进取、积极拼搏,继而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反之,如果校风和学风不好,不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工作的开展。
3.大学生自身因素(1)个人需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收国际信息、关注世界热点问题。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选择也多了,学生们会依据自身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学生也会产生多样的需求,渴望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充分的满足,这就会使大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并希望在各方面都能达到比较优秀的状态。同时,大学生也会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的挑战与挫折,影响他们对自我教育的理解,从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2)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决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思想水平是不同的,而思想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素质较高的学生能准确把握重要信息,进行高效学习,而且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找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相反,思想素质过低的大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作用的建议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理念是行为活动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9]。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在思想层面开启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继而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加以贯彻和落实,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不同类型的实际情况,确定与之相应的教育内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才能不断地激发大学生实现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自我教育。应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吸取经验教训,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把握他们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接受先进的思想理论的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国家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教育实效性教育源于社会日常生活的需要,又对生活有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它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得以实现,日常生活是其基础[10]。大学生现有的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不足以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需要进一步提升各方面素质,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定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当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丰富多样,课余活动也越来越多,应把握这一契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细节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活中去,把教育内容转化为他们的追求,而不是停留在空洞抽象的讲解上。只有和学生们深入交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真正把握其内在需求,才能促使大学生们提高自身内在修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引导。
3.为大学生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中实现的,良好的环境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国家应努力为大学生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持续反腐高压态势、净化网络环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就业实施一定的优惠、补贴政策,使新就业的大学生感受到党与政府的亲切关怀。各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建立校风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为大学生营造利于学习和成长的和谐校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4.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高等教育除了高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外,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自我修养的提升。武东生教授曾指出,教育的最完美形态是实现自我教育[11],强调了教育工作要特别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而社会的发展也要求大学生与时俱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深入学习。大学生自身也要有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接受先进理念的意识,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刘珂.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5(2):1822.
[2]徐曼,王艳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9(5):913.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1.
[4]郑永廷,胡树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4145.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16.
[6]周希贤,程新康.当代大学生适应能力体系构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12):389391.
[7]李斌,李庆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与方法:以沈阳大学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84787.
[8]刘静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09.
[9].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0]陈新根,王琴.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7):109110.
[11]武东生.努力找寻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实际需要的最佳结合点[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05(4):1314.
作者:张阳 单位: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