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

摘要: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大学生所具有的亲近性、吸引力和倾向性,也包含大学生对话语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和悦纳感。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面临着真理性话语“式微”、互动式话语“失落”和网络宣传话语“缺位”的现实困境。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重视学生对真理话语的需求,积极采取契合学生思维的话语方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话语传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

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为“主阵地”的高校辅导员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1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科学阐释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语言符号和思想意识的综合体,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经典文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作和相关国家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所使用的文件语言、政治话语和权力话语,也包括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话语、教学话语和大众话语。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大学生所具有的亲近性、吸引力和倾向性,也包含大学生对话语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和悦纳感。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动力,也是满足高校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2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困境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生成面临自身话语理解能力、话语表达能力和话语运用能力不足所带来的一些困境。第一,辅导员真理话语“式微”。自“辅导员”作为一个职业在中国出现至今,一直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辅导员承担较多行政工作,工作角色丰富,为职业发展带来了可能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的任用和准入机制多元化,对政治理论水平的要求降低,这就导致部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不过关,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上,表现为理论话语体系存在“宣读化”趋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多使用理论话语和文件话语甚至存在直接将文件不加解释、照本宣读,让学生自行理解的现象。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学生对辅导员理论话语认同渠道,弱化了辅导员理论话语的亲和力。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存在“失语”。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辅导员在内容讲授方面上存在对理论政策讲解比较多,对宗教信仰辨析涉及比较少的情况;在对象选择上,存在对党团员学生关注比较多,对宗教信仰学生关注比较少的情况;在时间节点选取上,存在重点节日进行多,日常节日进行比较少的情况。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导致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对象流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覆盖面不足,学生获得感缺失。第二,辅导员互动式话语“失落”。辅导员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常选择自上而下的“独白”形式,话语灌输性、教化性明显,缺乏与学生理性互动过程。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辅导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未及时更新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灌输”,但是单纯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种机械式宣传和教化的行为,则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灌输仅仅是指学生本身由于其政治理论积累和生活实践经验等原因无法自发产生主流意识形态,所以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漠视甚至取缔学生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辅导员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打破之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努力促进主导话语与个体话语平等对话,打破独白式话语,构建互动式话语空间,让学生参与话题,贡献话语,提升学生的话语参与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挥不足。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具有意识、情感、个性,他们并不仅仅是盲目、机械、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但部分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选择中仅仅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受教育者,未让其参与话语体系的构建。第三,辅导员网络宣传话语“缺位”。网络信息化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然而,具体到辅导员实际工作中,与娱乐话语、“二次元”等话语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触网”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缘由是学生社交平台媒体圈层化导致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路径存在屏障。一方面,就公共社交平台来看,虽然辅导员为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和学生的需求,已经建立起来了个人微信公众账号和辅导员团队“官微”,开通了主流话语的宣传渠道。但是,因互联网的个性化设置和大学生缺乏主动“关注”主流网络平台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因此宣传渠道收效甚微,学生受众较少。即使学生被迫关注也会因为线上文件对线下文件话语照搬、机械复制粘贴的情况而降低浏览的积极性,最终选择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就私人社交平台来看,许多学生担心表达了与主流媒体不一致的声音时,辅导员发挥话语权力,强制学生删除的情况出现。学生在朋友圈和QQ空间等私密社交平台发表意见和观点时常常会将辅导员屏蔽,导致辅导员很难触及到学生真实的声音,更不用说和学生思想发生碰撞了。

3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要努力将真理话语和学生需要和专业特相结合,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创新话语宣传渠道,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亲和力。第一,真理话语显生气,提升理论话语吸引力。一方面,辅导员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内容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坚持学理性与思想性,用理论阐释的彻底性来说服人和吸引人。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例如,在今年疫情情况下,辅导员可以根据中国共产党对待疫情的观点、行为以及中国抗“疫”成果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辅导员用真理结合实际讲起来有底气,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听起来也服气。另一方面是加强真理话语的实践性。真理话语必须接地气。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提升理论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高校辅导员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智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状态和时代特点相结合。话语不仅要让学生听得懂还要让学生愿意听。这就要求其话语既要反映出大学生的所需所想,又要清晰地解答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心理情感困惑和学业迷茫问题。如把马克思的事业观结合大学生关注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毕业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与大学生的成长问题相结合进行教育。这些话语的讲述既满足了学生的现实需求,增强真理话语的“为我性”,使学生能从辅导员真理话语中获得实用方法,指导学习和生活,并从中受益,从而让学生改变对真理的固有印象。第二,话语方式接生气,提升话语形式共识性。辅导员与学生对话,必须要了解学生,话语形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在学生观点基础上,因材施教,讲有关怀、有温度的话语,回应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和需求。首先,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一方面,辅导员要真心关爱学生,以诚待生,在与学生交往时,要面带微笑,使用充满关切的言语,表达包含善意的话语,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缩短情感距离,实现学生对辅导员的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度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摸清学生的话语需求。辅导员可以通过日常与学生的生活交流了解学生,直面学生的疑点、难点,不回避疑难问题,实事求是地为学生释疑解惑,不断提升“言值”。其次,辅导员要创新互动方式。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问卷等传统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可以采用脱口秀、直播等线上教育方式,开通弹幕功能,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这种方式,真正了解学生,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真正实现优质话语供给。第三,传播话语藏底气,提升网络话语感染力。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线下的文件话语、宣传话语转化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适应网络的交互性特点,增强理论话语的生动性和活泼度。语言作为交往实践的产物,是实践生活的直接反映。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多样化,网络流行语变化速度十分快,网络话语场域生产了成千上万的新词语、新句式、新语体,传播快、消亡快是这些词汇的特点,年度新词、热词往往在第二年就消释。因此,辅导员要融入学生生活和学习,从线上和线下与学生交往中搜集流行词汇和高频词汇,创新话语文本的设计形式和编码方式,恰当地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情包、二次元动漫热舞、音乐、视频等元素来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主流价值观相结合,吸收传统话语元素,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味道”,强化大学生的民族心理认同感。最后,高校辅导员也可以将时代特色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时代事件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2020年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可以把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逆行者”的语言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学生生动感知奉献精神和为国牺牲的伟大情感,提升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情感认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脑入心的效度。

参考文献

[1]郑敬斌,刘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3):133-137.

[2]冯文艳,戴艳军.弹幕语言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8,(2):97-101.

[3]马忠.以话语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深层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136-140.

[4]庞桂甲.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J].思想教育研究,2017,(5):15-18.

[5].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作者:郭光菁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