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档案管理系统晶体模型构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档案管理系统晶体模型构建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档案管理系统晶体模型构建研究

1引言

知识与信息正经历着由稀缺到爆炸的过程,知识管理的方式与模式也日益多样化,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管理方式,知识管理都要以信息和数据为前提,因此存储信息和知识的档案库和档案管理系统便成为了知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好档案管理系统、协调好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是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1]。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有效管理企业的知识资产,打造一个学习创新的环境,而当今企业大多设立独立的研发中心,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基地,这些机构拥有庞大的科技情报与档案资源,并且在每一道生产和研发工序中均具备有价值的信息、经验等知识产生的条件,能否有效完整收集这一系列知识,增进科研知识的积累,是知识组织、知识评价以及知识服务的重要基础[2]。企业的知识只有紧紧围绕业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置于场景中的档案、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

2基于晶体模型的场景式知识管理模式概述

知识管理自提出以来,不少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就知识管理如何实践,进行怎样具体的操作模式等提出了诸多想法,1999年哈佛大学教授Hansen和Nohria在研究了大量美国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类型及采取的技术含量将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分为编码管理模式(Codificationmode)和人物化管理模式(Personalizationmode)[3]。这两种模式被奉为知识管理实践的经典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都只能顾及一个方面,前者注重技术,后者注重内容,虽然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是仍有相对的局限。笔者结合自身企业的实践过程,引入了化学中的晶体模型,总结出了一套场景式的知识管理模式。

2.1构建理念

企业的业务沟通与知识管理等诸多活动都可以细分为每个人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讲就是某个人在某一时间和地点,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经验、素养、人脉等知识处理某一具体事情的过程。我们将这种针对具体业务应用的“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知识管理方式称之为场景式知识管理(Scenario-basedKnowledgeManagement)。在天时、地利、人和、事件的情境中,将知识融入到业务的每个环节,通过知识和业务的“化学反应”促进业务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工具和方法的集合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知识晶格(KnowledgeLattice),每个知识晶格相互关联,彼此相通,从而形成类似于晶体模型的知识体系(见图1,图2)。通过对该知识体系的管理达到业务发展和知识螺旋创造的双赢效果。笔者将这种知识管理模式称为基于晶体模型的场景式知识管理模式。在这个水晶体中,若每个晶格都能够做到自我反应、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及自我适应,整个组织必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知识的晶格将散落分布在各个业务中,与业务紧密契合。

2.2构建体系

基于晶体模式的场景式知识管理模式的建设目的在于形成企业2.0知识协同及决策支持系统KDS大平台,要将各个应用系统的操作界面通过知识门户平台进行整合,统一设计,统一实现。使操作界面清晰、美观、干净、直观、前后操作连贯。其中以数据获取和数据整合为核心,通过对各类现有应用系统中信息和数据资源的全面、有机整合来为综合业务提供协同服务。具体而言,从企业自身和企业对外两个角度出发,包含企业自身发展层面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S)、资源规划管理系统(ERP)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为轴线,企业对外层面则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为轴线,形成平面轴的业务体系主体架构,另外在这个轴面上将企业具体的模块融合在一起,包含情报管理、创意管理、实践社区等等晶格模块。

3基于晶体模型的场景式知识管理

模式下的档案管理系统构建如前所述,基于晶体模型的场景式知识管理模式下的档案管理系统是业务原始记录的管理平台,是一个完整的“晶格”,也是在知识管理模式下的一个独立板块,其中包含有文书档案库、会计档案库、人力资源档案库、图书资料库、竞争情报库以及科技档案库。而科技档案库是档案管理系统板块中的重点和主要构成要素,也是档案管理系统构建中的主要支撑。科研院所的科技档案资源,是在生产、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材料,如何集中有效管理便于迅速转化为知识的科技档案材料,是知识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4]。因此,从构建档案管理系统入手,逐步融入到知识管理的层次,是管理科技档案资源、发挥科技档案效用的初衷。

3.1建设理念

科技档案的管理必须要科学化、标准化,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信息化需求,必须按照“归档齐全完整,整理规范有序,保管集中安全,提供利用快捷准确”的原则和要求,对于科技档案资源要积极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向电子化管理转型,并致力于建设、推广、完善研究院科技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应为基础设施、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六大内容。通过从硬件到软件的建设,实现档案工作管理规范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建成一批满足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及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系统,最终建立覆盖全业务、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档案管理系统集群。同时,在确保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稳定的同时,建立档案门类齐全、多种载体类型,集档案信息资源的收、管、整、用多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不仅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与共享,而且科学、标准、规范管理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并保证其原始、真实、完整和长期可读的属性。

3.2目标需求

3.2.1构建档案信息库,确保数据实时存取。我们拟建的目标档案资源库应包含载体形式为文字、视频、图形、图像的电子文件,不仅涵盖已归档的档案信息资源,而且进一步扩大到现行电子文件、实时科技资料等,既集成各业务系统电子数据,又整合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数据,安全保管档案资源的同时,形成以档案信息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综合信息资源库,有效满足每一位用户对各类信息资源的需求。建成后的档案管理系统应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整合成一组前后相继的文件管理工作流程,实现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的自动捕获和归档。通过与企业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ERP等系统建立接口,完成科研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实时动态管理,保证记录信息的即时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共享性,实现无缝连接、数据共享。

3.2.2实现档案系统的数字化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构建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运用专业档案管理软件,对进馆的各类信息按不同要求分类排序、价值鉴定、数据校验、目录生成、数据统计、自动标引、信息组织、打印输出等有序整合,形成一个有序完整的信息空间,实现档案信息的系统管理。同时,还要结合身份认证、传输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运行与有效利用,实现档案存储环境的智能化管理、档案人员的动态管理、图纸复制任务的调度管理,把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日常琐碎事务的中解脱出来,大幅度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水平。建成后的档案管理系统必须达到网络和系统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和物理安全的要求,各单位可理清其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源头,全面掌握本单位数字资源分布的情况,在物理和技术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数字信息资源的安全与保密。

3.2.3推动档案信息的有效查询利用,开发新知识。档案管理系统的服务方式应以用户为中心,兼具多种查询途径、强大的检索能力、友好的用户界面以及完善的借阅和调用控制功能。利用者可通过网络与档案室建立联系,在授权范围内不受地理位置和时间限制,实现有效远程访问查询。此外,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还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系统部件和信息基础平台。在档案管理系统现有数字档案库基础上构建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知识库,使知识的形成、共享、传递得以实现。

3.3系统功能

3.3.1档案综合管理。档案管理系统须基于OAIS模型,具备“收集、管理、存储、利用”等功能,通过数据接口、数字化加工等技术完成档案元数据的采集,通过文件管理、档案整编、档案管理、动态管理、资料管理模块收集、整理、存储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的数据信息,通过系统维护设置库结构及人员权限,并支持用户登录档案门户入口和检索利用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通常来讲,管理应用系统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管理应用系统主要应具备协同工作平台、档案业务管理、接口管理和系统维护功能,具体包括:档案整编、档案管理、数字化加工、多媒体管理等,其中的档案管理板块可以对使用单位的档案进行电子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利用效果,减轻管理负担,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该子系统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收集、检索、统计、鉴定与销毁、编研等工作。

3.3.2检索利用平台。为保障档案资源能够更广泛地得到利用,以B/S方式实现档案数据的网上检索利用。档案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检索利用平台,用于实现多种方式的检索,用户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即可访问知识门户平台或者直接进入档案管理系统入口,在网上查询检索权限访问范围内的档案目录数据、浏览电子全文,并根据需要进行查阅、借阅、下载等相关利用。检索功能主要包含:智能检索、卡片检索、高级检索、全文浏览、全文检索、利用申请和利用管理等。

3.3.3系统外接和维护。针对已经实施的各类软件应用系统进行数据整合,提供灵活的动态数据集成接口,可以与企业的OA、PLM、ERP等其它软件业务系统进行动态连接,对企业其它软件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管理,从而实现档案资源集成,达到信息共存、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系统的接口应用WebService和XML技术来实现,保证异构系统和平台的数据交换,WebSer-vice双方通过标准的SOAP协议来进行交换请求和响应。事先双方共同制定出交换的XML数据的内容和格式,即共同遵守的规范;另外,编制Shema文件进行交换数据的格式验证,确保数据的规范性。比如,PLM接口存在的意义和目标,就是协助并完成数据从PLM系统归档到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通过PLM接口,PLM中管理的相关产品数据和电子文件再正式发放,可以归档时,能够实时归档到档案管理系统的科技档案库中来,然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修改、添加,进行后续的归档、利用、等档案管理操作,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实现数据的继承与共享。又如,在企业门户的办公桌面、OA系统的待办事宜或其他业务系统的待办模块中,展现个人相关的档案借阅情况、图书借阅情况、审批待办等,方便用户及时了解个人的借阅情况,待办事项等。用户在门户、OA系统或其他业务系统中点击时,可以直接进入档案管理系统的相应处理页面。

4晶体模型的场景式知识管理模式下构建档案管理系统的成效分析

4.1集群效应

在知识管理的模式下构建档案管理系统,无疑比普通的档案信息库的单独建设要更能集中发挥档案资源的集群效应,更能增强信息的广泛性与适用性。由于在该场景式知识管理模式下,各个资源库被视为相互关联的“晶格”,即每一个资源库均代表了一个独立的维度,但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知识“晶体”,因此,这样的系统架构满足了同种事物在一起产生有利作用的集群效应,能够使得档案信息与图书信息、产品生命周期信息、竞争情报信息等发生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科技档案的情报价值。

4.2价值最大化

将档案管理系统构建置于知识管理模式下,又与其他资源库建立关联,是加强信息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知识和信息总量剧增,任何一个信息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而且不同的信息资源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模式收整管理。因此,这一体系也充分适应了打破档案、图书等各自为政局面的现实要求,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因此,对于档案部门乃至文献信息中心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利用档案管理软件,依托系统内部局域网,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实现档案价值最大化地利用。

4.3“死”档“活”用

通常来讲,档案归入档案部门后,会存储于系统和库房中,如此一来,相当数量的档案资料会变为“死”档。即便是有利用和调取,也只是针对所需档案。在知识管理中的档案系统的构建则在这一方面弥补了档案与相关情报、图书、业务资料相互配合支持发挥效用的空白。

作者:郭敏1,2 张黎3 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2.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知识管理中心 3.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