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探析

[摘要]当今世界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大众传媒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手段和新途径,对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些许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和理解大众传媒内涵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大众传媒;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改善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全球化、多元化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纷繁复杂的信息,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大众传播方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社会生活模式,大众传媒成为人类信息传播的新兴手段。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够迅速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认知、文化教育甚至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是其具备了传递迅速、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这种强大的传播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就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影响。纵观现在的大学校园,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可以很便捷地下载任何感兴趣的应用程序,获取各种甚至国外的新闻资讯、网页视频等。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思想、价值观念正处在非常活跃的时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能力,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些纷繁多元的没有经过筛选的信息,有的充满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成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可谓是一大冲击。面对这一现状,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摒弃大众传媒视域下的消极影响,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思想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思考的重点。

一、正确理解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其最早是对广播电台产生后的一系列职业化信息传播的表述,是广播电台出现以后被广泛运用的新概念。通常情况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传播的物质工具,即我们熟知的报纸杂志、广播CD、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等。二是从事信息传播的组织,具体就是和传播工具相对应的信息传播机构。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主要表现出有强烈主体性、地位相对稳固和具备完善的社会环境组织等特点。大众传媒的发展随着传播工具的不同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而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将之前的所有传播媒介囊括其中,大众传媒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进入到“大众传媒时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环境,在提供大量文化观念的同时,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对信息的大量需求是“社会人”的根本需求。大众传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传播的内容是社会政治思想的导向,直观反映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想要引导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就必须重视大众传媒的正向作用。

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通过对大众传媒的概念理解,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传播学的重要分支,其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大众传媒具备很强的时效性、广泛性和多元性,对容易接受新思想但又不具备很强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影响深刻。

(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当前网络化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一种普遍方式,尤其是互联网作为受众面最广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载体。大众媒体具有广泛性、便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可以随时实现不同类型信息的传递。目前,大学生通过网络、手机APP等获取信息的比例已经远超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可以说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必需品。加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借助大众传媒手段进行教学内容的查询、筛选和整理。因此,在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上,传统灌输式的说教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高校必须结合大学生对大众传媒接受度高这一现状,利用大众传媒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1.造成大学生思想价值混乱。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人人也都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这就给一些无良媒体和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大肆传播低俗节目、推介暴力游戏,各类丑闻充塞其间,炫富和攀比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些都不断地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给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负面影响。2.造成大学生道德素养缺失。社会新闻中也频频出现大学生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好人好事,充分展示了大学生群体的高尚品质。但是,这其中也不乏一些道德缺失、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的现象,考试作弊、文凭造价、缺乏诚信、故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多元化思想和西方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下,个别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已经落伍了,这些都充分表露出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的不足。

三、大众传媒改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分析

利用大众传媒手段,能够将思想道德教育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另外,依托互联网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道德教育的覆盖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的宣传空间,无处不在的新闻资讯、模范代表人物、见义勇为等都会通过大众传媒在短时间内覆盖祖国大地,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阵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一)加强高校网络建设,构建思想道德平台

当前大众传媒主要依托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加强网络建设首先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奠定基础。当前,一些高校也充分地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建立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账号等,紧密结合社会难点问题,在学习和生活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还有的高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形成师生平等的对话环境,及时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调节学生的情绪,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利用平台弘扬主旋律,把握学生思想动向,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正向发展。

(二)利用公共网络资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网络大众传媒提供海量、及时的信息,如果能够利用这些公共资源,用较为正向的内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大众传媒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新闻资讯,接收各类时事信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此外,新媒体技术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即时的在线交流平台,通过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塑造大学生提升判断是非的能力,及时疏导自己规避不良信息,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树立道德楷模,形成榜样激励作用

榜样效应一直是思想道德教育运用的最有效最常见的教育方法,在大众传媒时代,榜样的作用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宣传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高校可以通过树立道德模范,寻找大学生心目中的朋辈效应,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向着主流意识形态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珊妤,库瑞.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03):13-14.

[2]侯玉珍.大众传媒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

[3]康红蕾,罗国华.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1-2.

[4]史晓东.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9):185-186.

作者:黄婷婷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