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必要性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艺术档案在艺术传承、艺术创新演绎中有重要作用。新时代,艺术档案管理面临数字化转型,这种转型对艺术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全面开放的创新思维、躬身实践的责任精神等又无一不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本文以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工匠精神的渗透为研究课题,探讨具体体现与践行要求。
关键词: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工匠精神;渗透
1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然性
艺术档案作为艺术作品、艺术思想等的真实记录,是民族艺术活动的直接见证和具体载体。我们应重视艺术档案管理,从收集、整理、保管到利用,让其作为宝贵的艺术遗产指导日后的艺术创作并实现优秀特定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艺术档案管理中数字化建设趋向已经逐渐明确,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对纸质材料、音像制品等进行电子化处理,通过扫描、压缩等提高传统载体档案的生命力,保障档案安全,扩充档案容量,优化档案查询利用方式,给艺术档案管理带来创新变革,而创新变革中工匠精神的渗透是档案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关系到国家艺术文化的繁荣发展。
1.1安全系数更高
传统的艺术档案多音像图文,存储利用中容易磨损、遗失,而数字化建设以其电子图文、音视频的形式存储,数据备份提供艺术档案的安全保障。
1.2提升艺术档案生命力
艺术档案作为艺术活动的记录,在艺术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化建设使得其以电子形式存储,减少实物档案遗失损毁概率,增强了艺术档案的生命力。
1.3使得艺术档案更完整
艺术档案资料较为零散,以戏剧为例,剧本、舞台服装、道具、舞台表演等都属于艺术档案资料,都需要重点关注与妥当保存,数字化建设实现了艺术档案资料的高效整合,文字、音像等资源得到整合,完整地存储,艺术档案更完整、系统。
1.4利用率更高
艺术档案管理的落脚点是艺术档案的查询利用,以往其使用受制于查询流程的繁复,利用率普遍不高,其档案管理价值也大打折扣。而数字化建设,方便了档案查询及资料提取,并借助网络实现资源超时间与空间的共享利用,提升了艺术档案的利用实效。
1.5带来艺术档案管理的高效率
在相关软硬件的支持下,档案管理更为高质高效,艺术档案管理难度和工作量下降,艺术档案资源分类更清晰高效。集中管理,规模化存储,一站式检索等,让工作人员工作量和压力相对减少,而电子加密技术的机密化处理,艺术档案修正补充的便捷高效等,使得其走上高效管理的正轨。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必然趋势,而其也关系到艺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群众艺术个性化及多元化诉求的满足等。纵观人类历史,优秀的文化意识是人类社会的推动力量,而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传承经典,推陈出新。数字化建设让艺术经典传承与艺术创新更好地落到了实处。
2档案工匠精神渗透于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已经内化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当代中国各行各业都期待与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精神的行业渗透已经内化为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部分,艺术档案管理也不例外。这要求艺术档案管理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求真务实,做好基础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这是其职业要求,也是工匠精神的行业体现。而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在初期可能会面临数字化转型与传统管理模式的矛盾,两者冲突之后的融合才是数字化建设的真谛,而这也对艺术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业务、素养上的新要求。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创新精神和能力指导艺术档案管理,以工匠精神培养艺术档案文化,打造艺术档案的独有品牌等,都是艺术档案工匠精神渗透的具体要求。艺术档案与其他档案最大的不同是采集难度大、档案种类多、项目丰富、档案资料整理与档案管理具有现实紧迫性。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才能做好优质繁复艺术档案资料的采集整理。当前很多艺术戏种面临传承断层的问题,其资料也较为匮乏与零散,其档案的整合就更为迫切,以数字化建设为濒危资料的抢救提供契机,避免其断层与断代,让优秀的艺术作品长久闪耀于国内乃至世界舞台,实现民族艺术瑰宝的展示和民族艺术特色的彰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工匠精神在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具体渗透的主要方面和方法
3.1工匠精神指引下的自觉学习与自我完善
对于艺术档案工作人员来说,要想做好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必须具备自觉学习意识,追求自我完善,主动学习数字化建设与改革的新理念、新技术,借鉴学习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真正的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职责的坚守,更是与时俱进,适应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潮流并自觉融入其中,从基础工作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事无巨细,让艺术档案在数字化时代变革浪潮中彰显档案的时代魅力。艺术档案管理人员应自觉学习,以昂扬进取的姿态去迎接数字化变革,创新探索。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是综合性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参加技能培训,向前辈、同伴学习,躬身于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研究和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艺术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是艺术档案资料的整理者,更是新时代艺术档案管理方式的创造者,应实现艺术档案管理到自我职业生涯的升级,成为知识型、创造型、专家型、复合型艺术档案管理高层次工匠。
3.2工匠精神指引下的锐意进取与推陈出新
艺术档案数字化转型对习惯了传统艺术档案管理模式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面对挑战,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推陈出新,是时代赋予艺术档案管理人员的使命,更是工匠精神的渗透要求。艺术档案管理人员应树立艺术档案数字化转型的新思维,大胆尝试艺术档案管理的变革。应具备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工作实效。对于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敢于质疑和思考,打破固有观念,冲破原有束缚,寻求艺术档案管理理念、模式、方法与载体的新突破,顺应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趋势。艺术档案管理人员应坚持全面开放的思维,既要着眼大局宏观把控,又要关注细节,谋划到位,掌握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新动态,取得艺术档案管理的新成果。如学习了解数字签名技术,明确其数据加密处理原理和解密算法等,灵活运用于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学习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艺术档案管理,构建共享识别架构,实现艺术档案海量信息内容的存储、交换与传输;打破艺术档案实体利用服务的局限,在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技术与传播载体的支持下,传播艺术文化,提升艺术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3.3工匠精神指导下的满腔热忱与爱岗敬业
艺术档案管理关系到艺术文化的传承,关系到民族艺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这要求艺术档案管理人员在艺术档案管理中满腔热忱,爱岗敬业。应积极践行档案行业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档案工作纪律,坚持艺术档案管理原则,恪尽职守,确保艺术档案安全。满腔热忱是工匠精神在档案管理实践中渗透的基本要求,工作人员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认识到档案管理的价值,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与使命感,才能心无旁骛地做好基础性本职工作。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虽然使常规工作量和强度有所缩减,但其对管理质量和效率也有了更高要求,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应确保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精细化与高水准。在艺术档案数字化加工前,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数字化技能培训,学习数字艺术档案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学习数字化加工、处理技术等,如扫描顺序、清晰度的处理方法。在艺术档案数字化加工阶段,须对原艺术档案多次检查,明确其完整度、准确度等,确保原始信息的真实完整。在艺术档案数字化加工完成后,应严格进行审查,确保内容准确,存储得当。艺术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成效,因此工匠精神的渗透必不可少。应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让工匠理念深入到艺术档案管理中,以艺术档案工匠精神实现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稳步推进,让艺术档案管理人员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开放进取的创新思维和艺术传承的坚定信仰,推动艺术档案的数字化转型,更好地为中华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蒋冠,周持,潘子聪.档案部门培养档案工匠的路径探析[J].浙江档案,2020(06):52—53.
[2]方彦,徐清平.档案数字化外包人员管理困境及对策研究[J].北京档案,2019(08):33—35.
[3]王谦.以工匠精神打造公安档案品牌[J].档案与建设,2017(05):79—80.
[4]张翀.如何提升艺术院团档案公共服务能力[J].浙江档案,2016(08):60.
作者:翟菲 单位:中央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