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探究

【内容摘要】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择业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机械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征表现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引导对策,旨在为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人[1],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及国家的发展和未来[2]。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狭义上即为“选择什么职业”,广义上则为“怎么选职业”[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仅受到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也受到家庭背景、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球信息化、全球多边合作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的现实意义

应届毕业大学生是我国新时代新兴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之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了国家和社会聚焦的热点,有效解决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缓解我国就业结构压力和解决就业和用人单位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保障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加强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然而,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和取向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发生了转变,更加关注追求自身发展、生存、成功需要,具有自我意识明显、个性鲜明、接受能力强,同时不耐吃苦、功利心强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复杂,因此把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工作,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就业观教育对于高校指导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调查

本文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机械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涵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259名学生,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100%。

(一)就业意愿调查结果。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意向很明确,有74.9%选择先就业,毕业后打算先就业后择业的有154人,占比59.46%,而先择业后就业的有40人,占比15.44%。倾向于继续深造的有50人,占比19.31%,自主创业的有11人,占比4.25%,考公务员的有1人,占比0.39%,出国留学的有3人,占比1.16%。调查说明大学毕业生能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式严峻和岗位竞争压力,试图通过先就业后择业、继续深造、自主创业等解决就业难问题。

(二)求职优劣势评判分析。调查分析表明,大学生对自己的求职内外部优劣势方面,很不了解的有10人,占比3.86%;不太了解的有119人,占比45.95%;了解一般的有102人,占比39.38%;比较了解的有27人,占比10.42%;很了解的有1人,占比0.39%。可见,大学生对于自身刚毕业求职较为迷茫,欠缺合理的职业规划,在求职中主要考虑与自身专业或兴趣相关岗位,更注重眼前利益。

(三)就业单位分析。调查分析表明,机械专业大学生就业单位的选择以民营企业为主,占比64.8%,选择国有事业单位占比14.3%,选择三资企业的为15.7%,其他类型占比5.2%。结合以往的调研分析可知,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与本次调研结果基本相同。(四)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满意度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的有72人,占比27.8%;比较满意的有35人,占比13.51%;不太了解的有152人,占比58.69%。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职业规划,就业心理问题较多,特别是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剧了就业心理压力,而缺乏对形势的分析判断造成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情况。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制定符合自身追求、定位的职业选择,培育科学、合理、健康的就业价值取向,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能。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大学生自身主观特性是影响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能够正确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在就业市场上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求工作。若对自身优劣势不了解,职业规划不明确,则容易造成盲目跟风、选择迷茫、急功近利的就业价值取向。学历只是进入职场就业的竞争基础,要想事业成功发展更多是自己专业实力的展现。因此,大学生需“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二)高校因素。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引导是大学生认清自身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来源于高校的教育,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人才需求侧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性和脱节,加之就业指导培训课程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因此,高校在开展理论知识、技能实践教育的同时,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必要的就业指导培训课程,帮助大学生实现创造社会价值的方式,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

(三)社会因素。市场竞争环境、国家就业政策、所处人文环境、大众媒体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私有企业、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其岗位也是绝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国企事业单位的扩招,以及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三支一扶等就业政策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四)家庭因素。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和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在意识上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紧密联系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因此,家庭作为大学生最直接接触的成长环境,其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不可忽视。

四、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对策

(一)加强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一是高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时,应帮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优缺点,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提升个人能力。二是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系统,高校通过人才市场就业信息及学校招聘会等,让大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指导大学生合理进行就业选择。三是开设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教育课程,让大学生提升就业意识、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四是强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能主动、有计划地在学习上、思想上、行动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

(二)提升大学生自身主观特性引导。一是要提升大学生自身自学能力和专业技能,这就要求高校要针对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譬如,我院实行“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能力、突出的岗位适应能力———工艺实施应用能力、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组织与调度能力”创新校企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大学生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二是提升大学生就业择业能力,在就业过程中综合考虑到个人和社会的双重需要,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和正确的择业态度。

(三)重视家庭引导的作用。一是应营造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鼓励、支持自主独立,支持孩子的选择,帮助他们确定与自身发展相符的就业价值取向,鼓励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企业的认可。二是家长应积极与高校合作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大学生责任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四)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一是应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制定有效的就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创造企业、学生双向就业对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帮扶大学生自主创业。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社会舆论导向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充分发挥网络和新闻媒介等宣传力量,加强就业政策宣传,为大学生提供服务。

五、结语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在择业、就业时保持良好心态十分重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自身方面应认真学习,培养自身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家庭方面应配合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高校方面应紧密结合国家新时代要求,在培养国家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在国家积极就业政策的指导下,保证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陈彦晓.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134~135

[2]付双.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与引导[J].理论观察,2017,10:126~128

[3]王建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8,10:54~56

作者:沈延文 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