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大学体育论文范文

大学体育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大学体育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大学体育论文

分层次教学大学体育论文

摘要:大学体育是大学培养人才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其重要性仅次于专业课。因为目前大学生的体质普遍较弱,多数是大学期间缺乏锻炼导致的。为了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大学体育教学要重视起来。但是目前大学体育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学习能力各有差异,无法统一授课教学。为应对这一现状,很多大学推出了体育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育素质将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层次划分。

关键词: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分析与研究

1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1.1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人生来个体都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天生运动神经发达,各项运动都能表现的很好。但是有的人生来就是运动弱儿,难得运动的窍门。还有的人生来就是游泳健将,但是在球类运动中就表现平平。因为大学已经不是初高中以学习为重的阶段了,大学是个多元化的地方,这里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所以大学的体育内容也更加丰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体育运动,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能力的差异。正是因为学生个体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所以大学体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学。

1.2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颇多的问题,但总结下来大概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教学观念的刻板印象。从小学开始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比运动重要,大学也不例外。在这种刻板印象下,大学的体育课程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很多人都忽视了体育的重要价值,也就是健康的重要性。在这种固有观念的影响下,不仅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教学,学校教师也不重视课程教学,最后导致学生对待体育也是无所谓的态度。其二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大学体育除了入门课程还有提高课程,这是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不可忽视的重点。但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导致入门课程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要领,提高课程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提高相关技能。其三是教学设施的落后。很多大学的体育教学场地都是建校之初的样子,足球场地的损坏,体育馆设施的陈旧等问题都没有即使解决,这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不便。上述说到的三个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顺利落实。

点击查看全文

体育观赏大学生体育论文

1结果与分析

1.1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动机分析

体育观赏动机因后天的心理需要而存在,它一般由个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引起。大学生体育观赏动机是观赏的前提,它是推动大学生进行体育观赏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并把观赏活动导向一定的目标,以在满足大学生个体需要时体现在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个体层面以及创建和谐社会关系、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层面。江苏大学生的体育观赏动机主要是放松娱乐,占总体的31%,其次是有喜欢的体育明星、对某些运动项目的喜爱。结果首先充分体现了体育欣赏是发生在主客体之间的充满愉悦性的交流,学生在感受到体育赛事的激烈与精彩同时心情愉悦、情绪高亢,甚至会感到激昂的自我意识。大学生通过体育观赏直观的欣赏高水平运动员或崇拜的体育明星在赛场上优美的动作、激烈的对抗,不仅享受了他们发挥出来的形体美与健康的美,而且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也充分反映了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偏好来增加其体育观赏消费,进而运用其所学的运动技能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项体育活动。

1.2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内容分析

研究表明,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内容依次是竞技体育比赛类、体育娱乐、体育新闻、体育访谈、体育综合类等。在竞技体育项目中,虽然游泳、体操等项目是我国的优势夺金项目,但各类球赛在学生中最受欢迎,且主要是国内外球类职业联赛,从另一方面显示全国性运动会等的选择比例明显偏低。篮球和足球是男生最喜欢的两大观赏项目。而羽毛球、游泳和散打的节奏变换和比赛的激烈程度都很强。女生喜欢的观赏项目相对节奏缓和,对抗要求和比赛激烈程度一般。如体操、体育舞蹈。不同性别选择的差异主要源于自身的身体机能、性格和兴趣。总体而言,男生身体素质优于女生,对比赛的对抗性和激烈程度要求高于女生。

1.3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途径分析

江苏大学生最常用的体育观赏途径是网上冲浪。在数字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视、移动通信设备等共同编制了一个信息网,完全实现了无障碍的体育信息传播。大数据时代敦促了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的“多屏融合”,视频资源多方共享,使学生随时了解全球各地的赛事信息。传统的传播媒介报纸、杂志时效性落后于电子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被互联网取代。

点击查看全文

大学生体育协会运营下体育论文

1.大学生体育协会运营模式概述

1.1大学生设置的体育协会

大学生设置的体育协会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体育协会需要在高校中注册登记,其构建方式为招收学员,以此进行体育活动,其运营模式介绍如下:

1.1.1服务收费运营模式

这种类型的体育协会是大学生创建的,而这种组织却有运营成本,这种运营方式很特别,与其他两种协会模式不同,这个协会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报名的成员,这与学生会设置的体育部不同;另一方面,与营利性体育协会不同,企业构建的体育协会主要目的是营利,而大学生构建体育协会并不是想营利,而是为了协会长远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成员,就会适当地收取一些费用,但是这种运营费是极小的。

1.1.2管理趋于市场化

学生构建的体育协会在学校中,当然也会在学校的管理之中,以此,必然要与市场相脱离。因此,现阶段,很多这类的体育协会的管理趋于市场化,开始与学校管理相脱离,逐渐与学校管理相脱离,整顿组织内部,与学校明确责任,促进结构合理化。

点击查看全文

跨理论模型下大学生体育论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南阳市4所高校在校学生800名(男女各半)作为被试样本,进行调查研究量表采用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阶段量表),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68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为750份(男5496份,女254份)有卷有效率为93.7%。

1.2研究过程

随机对南阳市四所高校的80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发放、收集、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3研究方法

1.3.1问卷调查对南阳市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点击查看全文

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论文

1分析与讨论

运动是良药,让大学生拥有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目标和意义所在。有研究表明45%的男大学毕业生,10%的女大学毕业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60%的男毕业生,15%的女毕业生形成体育特长。从“不自然,有意”到“比较自然,似乎已经有了从事此种活动的欲望”,再到“不经意间做出某种行为或动作”,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习惯通常会伴随一生、。

1.1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养成基本情况分析

艰苦专业大学生多为理工科,通常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习处于中上等,男女生比例不协调甚至没有女生,将来工作的环境艰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很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特别是刚入校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调查发现,艰苦专业大学生喜欢体育的程度,男生约为女生的2.5倍,喜欢体育的程度处于中间水平的男女比例基本接近,调查人数中一半以上学生表示喜欢体育,对体育没有兴趣的学生大约为调查总数的5%左右、。、态度决定一切。笔者认为,艰苦专业大学生对于体育的态度除和自身有关系外,也和学校对待体育的态度以及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及体育运动氛围有关。大学生的生活相对独立自由,有很大的群体性趋势。本研究结合我国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及其操作定义“每次运动30min以上,每周三次以上,每次中等强度以上”,另外规定参为体育运动习惯养成者。由表1可见,拥有体育运动习惯的比例男生明显高于女生;高年级与低年级拥有体育运动习惯的比例基本一致,原因一方面为低年级上体育课,时间也充裕,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步入社会,急于找工作等;处于动荡期的学生(即不确定是否拥有体育运动习惯)占到了调查人数的27%,这部分人群需要及时引导,环境影响,假以时日会成为体育运动习惯拥有者的成员。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生理、尊重、交往和自我实现五种层次,而体育可谓贯穿于每一个层次之中。大学生为完全民事行为人,参与体育的动机自然也比较明了。由图2可见,运动减肥、缓解压力、人际交往、文化环境、习惯娱乐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艰苦专业大学生家庭和就业压力比较大,人际交往也相对薄弱,大学的文化和氛围更促进了他们投身体育之中。大学生一个最奢侈的优点就是拥有大把的属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除上课、吃饭、睡觉等完成必要事情之外的时间,我们把他叫做“余暇时间”。由图3可见,闲暇时间用来看电视上网、打游戏、睡觉的大学生分别占到了调查总数的64.4%、34.3%和47.3%,看书学习仅为23.1%此外谈恋爱和社交活动也占据了不少比例,明确表示余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艰苦专业大学生比例为31.1%。调查发现,时间不足,身体困乏、懒惰,天气因素是影响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首要原因。综上所述,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不容乐观,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高度重视。

1.2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特征研究

1.2.1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形式和场所分析大学是个小社会,大学生更愿意彰显个性,更愿意到社会中去历练。高校社团则为他们提供了平台,比如体育社团就会带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艰苦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排在前三位的为集体社团、和社会人、个人自己,场所选择以学校和俱乐部居多。一方面说明大学具有更高的社会性和群体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有了独立自主的一面。尤其参与体育社团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特长。特别是艰苦专业大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对很多城市学生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太了解,积极参与社团,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增进学习,扩大交际圈,提高办事能力。

1.2.2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项目选择分析大学生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做事拥有自己的主见,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也表现出了特定的时代潮流,当然艰苦专业学生由于经济和传统观念等影响会稍有区别。由表4可见,艰苦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主要以球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轮滑、足球、游泳、跑步等项目为主,在俱乐部中进行力量练习的学生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每一个体育运动项目都有其精彩吸引人的一面,艰苦专业学生切不可因为攀比或追风而选择超出自己经济允许范围内的体育项目,最终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