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停课不停学下大学体育在线教学方案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停课不停学下大学体育在线教学方案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停课不停学下大学体育在线教学方案探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网络上公开的22所大学体育在线教学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目前大学体育在线课程教学方案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平台互动缺乏临场感,教学内容上技能分化且轻健康知识,教学评价缺标准,教学管理重形式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研讨,明确在线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加大体育教师信息化水平,丰富教学平台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加强顶层设计和教学研讨,制订合理的学习评价标准和加强教学管理等策略。

关键词:疫情防控;大学体育;教学方案;在线教育

停课不停学”是教育部针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肺炎、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安全做出的紧急部署,教育部提出延期开学,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个高校积极应对,疫情期间大学体育究竟应该如何实施?笔者通过对网上公布大学体育在线方案的22所高校进行资料收集,对防疫期间大学体育在线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为后疫情时代改进大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1大学体育在线课程教学方案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在线课程教学方案是响应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而临时性制定的方案,[1]通过百度网页以及进入相关高校体育部网页查找,共查询到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学院、韶关学院等22所高校大学体育在线教学方案,涉及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内容。

1.1大学体育在线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德育、生活、体育技能和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突如其来疫情导致“停课不停学”通知出台,大学体育在线课程指导思想是应该照搬传统线下课程?还是应该更加有针对性?北京大学提出了“标准不降低、学习不停顿、研究不中断”的指导思想,上海财经大学最开始认为实践课课程不适合线上开展,面对疫情来势汹汹暂时无法恢复上课的现实,制订了与北大方案相同的指导思想,目标为“增强学生体质、平缓学生情绪、缓解焦虑以及提高免疫力”;四川大学提出了“紧急围绕全程关爱、全面育人”的目标,桂林旅游学院同之;其余18所学校制定方案中均未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

1.2在线学习平台互动缺乏临场感

“互联网+”时代的在线学习撬动了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从传统的体育知识传授者、动作示范者、道德培养者、意志磨炼者转变成为学习设计者和促进者。[2]尽管在线学习平台形式多样,比如国家级教学平台,爱课程(MOOC)、智慧树(知道APP)、超星泛雅(学习通APP)、对分易、雨课堂等,校级服务平台如韶关学院综合服务平台、“云大体院”微信公众号、川大创高体育APP、北财体育公众号等,专门的运动APP,如步道乐跑、Keep等,互联网社交平台如微信、QQ等。无论哪种平台,线上学习都存在空间屏幕相隔,时间上信息传输延缓,在线体育课程更是将三维立体局限于二维平面,学生很难从中体验到课题成果KETICHENGGUO身体临场感。[3]

1.3教学内容体能技能分化,轻健康知识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涉及体能、技能和健康知识。调研得知,疫情期间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种形式,一是以身体锻炼为主,如华南理工大学采用步道乐跑,主张学生居家锻炼,四川大学采用川大创高体育APP推送身体专项练习的图片、动图或者视频,云南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学院等鼓励居家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限定学习项目内容,如浙江大学限选《太极拳初级》《体育舞蹈之拉丁舞》,同时提供八套强身健体操,韶关学院要求全校学生不分年级、统一限选《瑜伽》《太极拳》《健美操》三个项目;三是理论+运动技能限选+身体素质,比如云南大学采用慕课《体育与健康》、对场地器材无要求简便易行的太极拳、体育舞蹈或者健美操为主要内容,辅以自重力量、有氧耐力、柔韧练习等内容;四是按照常态大学体育课程内容安排,比如北京大学充分发挥体育育人作用,倡导“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由最初组织专家编制有北大特色课程方案,便于学生宅家抗疫,四周一个阶段逐步持续改进,最终开设35个必修运动项目,着重于专项课程的基础训练。可见,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出现体能、技能分化,缺乏“健康”内容的融入。

1.4学习效果评价缺标准

调查得知,12所学校提及评价方式,但没有提及评价依据,提及评价的类型主要集中于评价的百分比:(1)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比例,如内蒙古科技学院,平时成绩分为理论学习阶段,太极拳组合学习阶段,每个阶段学习按照10分计算,共30分,线下学习70分计算;(2)上网次数和时间(30%)+作业(5分钟练习视频)30%+到校后考核40%,韶关学院采用上网学习时间记录、作业完成以及到校后考核40%进行计算,没有明确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的百分比;(3)532结构,如四川大学课堂教学效果50分,疫情期间居家锻炼效果考核30分,在线慕课学习20分进行评价;(4)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各占50%,如浙江大学春夏各占50%,身体素质练习签到,对每次练习的基础心率和即可心率要求进行测试,学会自我医务监督,掌握自己的健身锻炼效果;(5)提及考核标准有体育部统一制定,如西南石油大学提出返校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这样的评价方式完全没有针对性。1999年中共中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教育部推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倡导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多样。而目前大学体育在线课程评价依据不明确,方案中评价标准模糊。

1.5教学管理重形式

全国教指委发文要求监督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证“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调查得知,只有1所大学提出了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级督导管理的要求,其余21所学校均未对教学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具体操作层面,学校教务处注重学生的出勤率,要求各二级学院提供学生出勤率统计表,一周一汇报;学院层面,只要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开课即可,对教学监督较少;教师层面,一是通过教务系统导出学生作业查阅考勤;二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打卡或者上交作业记录到班群进行学习监督。

2改进特殊时期大学体育在线课程方案的策略

2.1加强研讨,明确特殊时期在线教学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学生中心”是大学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也是防控背景下的主导思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是大学体育的目的。健康教育是大学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知识应对防疫特殊时期正当时,增进健康的适量运动可以提升免疫力。[3]防疫期间,健康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广大民众甚至扒出钟南山院士八十多岁依然精神抖擞源自中学时代就爱好并坚持体育运动。“学生中心”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4],即成果导出导向(简称OBE),在线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应以此为导向,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为全面健康奠定扎实基础。[3]

2.2加强体育教师信息化水平,丰富教学平台资源,变革教学方式

防疫期间学习健康知识正当时。随着MOOC时代到来,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建设在线课程,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教学资源如视频、动图以及在线文本、图书、PPT等都需要体育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选用、管理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平台资源,满足学生健身爱好的需要,弥补学生健康知识的不足。在线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行为时空产生异位,人机学习环境缺乏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以及学习中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与互动,导致在线交流情感缺失。[5]在线大学体育也应该针对远程教学进行设计,课堂结构一样应该存在课的开始部分,教学过程与课的结束部分。采用对分课堂[6]教学模式。第一步,将整节课分为先建立学习群,然后将学习群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便于生生互动;第二步教师作为主播讲解学习要求、学习主要内容,关于动作示范教师可以直播,也可以采用录播,还可以推动视频;第三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内化吸收;第四步,小组成员之间分享学习成果,探讨学习重点和难点;第五步,教师抽查小组同学学习情况,也可以自由发言,展示动作,询问难点,最后教师答疑解惑,布置课后作业。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既可以采用当堂对分,也可以采取隔堂对分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很好解决了线上课堂对分问题,将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相结合。

2.3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加强教学监督

评价在线课程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经过专家团队进行审核?是不是适于大学生疫情期间“适时适地”开展?是否教给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否保证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评价教师的教学。对教师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计划是否科学,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过程态度是否认真,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满意需要制订出考核标准,并且定期安排学校、学院教学督导进行听课和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大学体育在线课程学习应该从知、情、意、行等多个方面进行。首先,(1)从学生网上签到打卡来考查学生的学习参与;(2)从学生的自主练习、课堂展示来检验运动技能;(3)从学生的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来检验学生参与热情和积极性;(4)从学生课后作业来检验学生的学校效果和锻炼习惯。其次,要明确规定大学体育在线学习的总体分数,可以采用“一个基准两套方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百分占比,以及每次考勤、自主练习、课堂互动以及课后锻炼的百分比以及制订依据需要明确,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才能对学生学习起到检查、监督和反馈的作用。

3结语

疫情防控期间,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实施并保障“停课不停学”,大学体育在实施过程中有些高校认为不适合开展在线教学,有些高校匆忙制订方案,考虑不周全,对教师没有进行充分培训,漏洞百出,形式主义盛行。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体育在线教学应该分时段边教学边改进,“一个标准两套方案”,让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合搭配,逐步培训教师信息化水平,为大学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较好基础。

作者:艾安丽 单位:韶关学院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