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现状调查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现状调查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现状调查探究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大时代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就其英语水平来讲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其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将来能否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要,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语用失误现象对于学生的语用能力影响重大,基于这个问题笔者对此展开调查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用失误;现状调查

一、引言

语用失误由来已久,这一概念是1983年著名英国语用学家JennyThomas在她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提出的,为语用失误的分析和文化迁移的研究确立了理论框架。语用失误常分成两种常见类型: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指人们对话双方在交际过程中未能选择恰当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说是因为所处不同语言环境造成的;后者是指交流中发生的语言表达失误,是由不了解对方所处文化背景所致。近年来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在学术界取得了一定的长足进步,可是以三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的并不多见,因此笔者选取所在三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师作为研究的目标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为主,随机访谈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目的为了解目标对象学生目前的语用失误情况现状,探讨目标对象语用失误现象有哪些类型,论证各自的成因,并力争找出针对性解决办法,来尽量规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用失误现象,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的。另外,笔者试图弄清学生语用能力现状、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以及语用失误的成因以及表现形式,以期为后来研究提供可借鉴经验。

二、规避语用失误培养语用能力的必要性

人们使用语言,总是结合语境,恰当的遣词造句,并力求精准表达话语的意思。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使用第二种语言成功的实现实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语言性能力和语用能力是实际交际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所谓语言性能力是指运用抽象的语言知识原则准确的遣词造句的表达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常规意义上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而语用能力则是指语言在具体的交际环境背景下的运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等就都属于这个范畴。我国大环境下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侧重大学生语言性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单纯的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要目标,过于注重强调语言形式的准确性。然而,伴随着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语用,对于大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日益重视,但在毕业生求职应聘之时,仍有许多人简单地把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等同于求职者的英语能力,以此为条件招聘人才。在四六级过级率以及就业率的压力,很多高校不得不疏于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并着眼应试教学。另外,根据语用学的基本原则,语言用于交际必须准确得体,语用失误就是指语言使用不得体,可以说语用的最高原则就是得体。衡量得体与否的唯一尺度即为语境。话语离不开语境,否则,话语也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不论用于交际的遣词造句多么优美,辞藻多么华丽,选择话语以及表达方式若脱离了当时交际的语言环境,疏忽了影响交际的种种因素,交际仍然是不成功乃至失败的,因此学生分数较高,语言能力较好,也并不意味着语用能力较好。那么,若要培养学生的高水平交际能力,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势必要尽量营造真实交际环境并加强对其语用能力的重视和培养,这在其未来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语用失误现状调查

(一)本调查实施途径以及主要发现

笔者选取本校商学院金融专业四个班级中的1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四个班级是经过入学分级教学考试,以英语分级教学考试成绩结合高考的英语成绩来分班,其中,成绩高的两个班级为快班,简称为A班,另外两个班级是慢班,简称为B班。A班的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及入学分级教学英语考试成绩都比其他的两个班级略高,因此,我们可以认定A班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能力,B班的学生相对A班来说英语成绩较低,因此可以说他们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笔者以及所在课题组以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作为研究工具,首先对目标研究对象就同学们的语用能力以及语用意识展开问卷调查,据统计,总共发出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对问卷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然后,随机抽取二十名学生和七名教师进行访谈,借此来探究目标对象语用失误的形成原因,尝试性研究针对性解决措施。笔者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基于以上调查研究汇总综述,得出以下结论:在三本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语用失误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且形势不容乐观;快班的学生成绩比较好,但是语言能力比较好并不意味着语用能力较强;而词汇短语的误用、违背相关语用原则以及因为缺少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所造成的语言负迁移等构成了研究对象的语用失误现象的主要类型。

(二)语用失误的表现形式

Thomas简单地采用了当时语言学界的“二分法”来划分语用失误的类型。而我国知名学者刘绍忠等通过对语用失误的数据本身的功能和内容关联分析并以关联理论为指导理念,将语用失误分成五种类型,因此也可以说语用失误有五种主要表现形式。语用失误表现形式之一即为语用语言关联失误。语用和语言这两个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语用失误就是不能准确的把握语言的使用所导致的,也就是说语用失误的基本或者最主要的失误即为语言方面的误用。与语言相关的语用失误被叫作语用语言失误。而所谓的语用语言关联失误,指的就是语用个体双方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在对语言系统中的词汇、语音、语义、语法等多方面知识做出关联时的误用,而语言语用失误自然涉及以上所述各个层面的语言知识。语用失误表现形式之二为语用社会关联失误。因为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话双方来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受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所以即便是最微小的言语片段中,也注定无法摆脱各自的社会影响,势必会与各自社会文化相关联。其文化行为方式、交际方式、价值取向、经验信仰等无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话双方的跨文化言语交际行为。如若说话人只是关注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彼此的社会地位或者身份,或者忽视交流场景的变化,都必然会产生语用失误。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语用失误都隶属于语用社会关联失误的范畴,这是语用失误的社会根源。语用失误表现形式之三可以称为语用个体关联失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总有种求得认同的心理需求,在担心自身语用效果的同时努力寻找社会与个体心理平衡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同时承受着个体和社会双重心理制约,因为太过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接纳,在交际的过程中会出现语用怯场并因此产生语用失误。这就是所谓的语用个体关联失误。其实追根溯源,这个层面的语用失误还会收到迁移的影响。我们不妨把迁移导致的失误称为迁移语用失误。交际双方习惯于把自己所熟悉的语言知识和策略,比如母语的一些语义乃至结构知识或者应对策略,原封不动迁移到交际目标语言中,以此实现交际意图。而这恰恰是所引起语用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语用失误表现形式之四为语用认知关联失误。决定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际的语用个体能否准确把握交际环境。如果语用个体对于所处交际环境错误认知势必也会特定语用关联失误,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关联失误。失误表现形式之五即为语用文化关联失误。世人皆知,语言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两者关系密不可分,语言习惯取决于文化背景,那么语用个体的语言行为自然受着各自文化价值观的限定制约。试想交际双方在礼貌与否的价值观念上都不同,当然会导致语言形式选择有误。

(三)语用失误的成因分析

1.英汉语言本身之间存在着差异、不能简单把汉英词汇一一对应。个别大学生在词汇的外延和内涵方面把英语简单等同于汉语。但是事实上,英文和中文都有许多文化词汇涵盖其中,里面暗含着明确的民族文化元素和民族文化内涵。比方说,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国人也自称为“龙的传人”,可以说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神圣、权力的化身,而"望子成龙"在中国人看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但这在外国人看来却感到可怖,因为西方人认为“龙”是恐怖的存在。再比如,狗在国人文化中,经常被赋予一些不好的意味,文豪鲁迅先生就曾有“痛打落水狗”之言,而在国人俗语中,“狗腿子”“鸡鸣狗盗”这类词语更是充满了贬义,但是西方人往往把狗当作是人类的朋友,而有许多惯用法中都有类似表达,像“luckydog”“loveme,lovemydog”。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英语和中文分属不同语系,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词素和语义结构截然不同,若是疏忽了这一点,学生即便使用英语同母语为英语的对华人交流,却存在着语码转换的错误,很容易导致语用失误而造成词不达意引起误解。2.中文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不熟悉语用规则而引起语。用失误。所谓语用规则是指因社会习惯不同而形成的语素之间的稳定的联系,此规则中涵盖了寒暄打招呼、交流沟通、待人接物等各个沟通层面等。要是交流过程中,疏忽了对方的社会地位或者身份,而礼貌级别使用不当,势必造成语用失误。中国学生在同母语为英语的人士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时常出现误用英文交谈应对策略或者英文表达固定用法,因交际语言里的表达法错误引起的语际语用失误也由此产生。比如类似老北京胡同打招呼用语“吃了么,您呐”或者生活中常问的“这些天你去哪了”在中国文化中都是很正常的寒暄语但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都算语用失误的范畴,英语母语的听话人会认为你有干涉隐私之嫌,不礼貌从而导致交流中断。3.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风格迥异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是指跨文化交际种由于忽视或者不了解对话双方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的差异出现的语言表达的失误。而语用学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文化相对性。假使英语学习者在英语措辞、语法、语音语调方面都无可挑剔也不一定意味着足够成功与母语为英语的对象无障碍沟通交流,迥异的价值观乃至交际风格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思维习惯一样会形成障碍。即便语音够流利,但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一无所知或者对文化差异一知半解,都无法言辞达意,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追根溯源是由于语用个体匮乏跨文化交流最关键的交际媒介意识。简单来说,无论使用哪种语言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都要遵守所对应的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化准则来衡量说话人的语用行为,如果不能把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和语际语文化进行得体关联,而把自己的文化行为模式与当时语境产生不得体关联,语用文化关联失误油然而生。4.语言习得过程中被不当教学灌输,导致语用失误。因为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语用能力同样也是后天习得的,那么,教学对语用失误有着直接的责任,也可以说错误教学引导是其形成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们把教学误导引起的语用失误叫作教学引发的语用失误。如果忽略了语境等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所引起的语言使用差异,而单纯地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传授,使得很多学生具备了语法、语篇等方面的能力,却缺少实际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另外,因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英语教学只强调训练学生学会完整句子的使用、输出完整答语,殊不知正确使用完整句子是受到语境制约的,换言之,并非所有交际时刻均需要答语完整,答语太过完整反倒显得刻意或者太正式不得体,因此导致语用失误。而某些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消极负面影响,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语言失误。

四、结语

笔者着眼大学生语用问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旨在调研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用意识以及学生们的语用失误现状,旨在尽量帮助目标对象降低语用失误率,最大限度减少乃至规避语用失误,提高其语用能力。而对于大学生语用问题的深入研究除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二语习得的实质并把握规律,还可以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目标语言的学习同时有助于一线教师同行们不断充实自身,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实现教学相长,为同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

作者:崔莹莹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