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城市印记下地标建筑及城市文化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市印记下地标建筑及城市文化的关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城市印记下地标建筑及城市文化的关系

一、城市地标的界定

地标(LandMark)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建筑学院创始人凯文•林奇提出,字面意思简言之即地区标志。从《设计辞典》中“标志”词义引申,对“地标”的解释也可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具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视觉标志物、符号。我们可以从自然型和人造型两方面,对城市地标进行区分。自然型如山川河流等;人造型如建筑、景观、雕塑等。早期的地标主要有公众标识和指明地面方位及距离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地标”的指代范围已经有所扩展。百度百科中解释的城市地标指,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地点,或者能够充分体现该城市(地区)风貌及发展建设的区域。应该说,城市地标以其整体的视觉形象为载体,在整座城市的形象中起着象征性、标志性的作用。能够将一处自然景观、一座建筑、一个雕塑定义为城市地标,必然有其自身的承载性;或者它包含一定的地区文化,如上海大剧院;或者其能够代表一种时代性,如鸟巢;或者能够承载该地的历史,如故宫。不同地区的城市地标,以其自身的独特样式,代表着该地区的不同发展历程和方向。本文主要探讨在城市中某些特殊区域,能够传达该城市历史、文化特征,代表该地传统、精神等内涵的地标建筑物。

二、城市地标建筑与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体,融合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物质文明、精神文化、政治文明等多方因素的外在显现。城市地标建筑由于其自身的内涵象征,成为了塑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形式之一。英国著名学者戈登•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在人类文化的研究中,莫不以城市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并与文字、工具并列。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形成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建筑式样,也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城市形象。”

(一)城市地标建筑的文化特征与城市文化

城市的地标建筑若想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体现城市文化,就必须与该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特点、社会生活等相结合来考虑。而能够被称为具有地标性特征的建筑,其本身或是承载着历史发展痕迹,或是具有纪念性,又或是将现代审美充分融合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本身由于其自身的象征性特征,而具有了在建筑外形下的独特内涵,也就必然承载着当地文化的特性,从而体现城市文化。“天圆地方”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观念,长久以来,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中。而以“天圆地方”为建筑设计的背景文化,中国古典建筑中此类建筑不在少数,如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现代建筑中以此理念为建筑设计初衷的也不在少数,如上海博物馆。这些建筑在其所在地都具有地标建筑的特性,且此类建筑不仅体现了城市文化,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每座城市的地标建筑在传统文化审美共性的基础上,由于其不同的历史因素、文化背景、地域特点等多种综合要素的个体差异,而承载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城市各异的文化对地标建筑的影响,通过人们对社会要素、环境要素、价值观等的要求,体现在地标建筑的整体和细节处,并通过建筑的样式、风格、色彩等形式呈现,从而形成了地标建筑的个性化。这种个性由于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因素,而具有了地域性的特征。如哈尔滨的建筑,应是多元文化的结合,有俄罗斯风格、巴洛克风格、拜占庭风格、北欧风格等多种样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因其不同的历史成因而建造,是对历史的见证。同时,由于哈尔滨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保存下来的这些建筑风格,也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历史和城市文化。

(二)城市地标建筑的符号化特征与城市文化

何为“符号”,百度百科中解释为,“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俗成,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符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说人类所有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符号的存在。本文所分析的地标建筑就是一种符号,此种符号具有传承性、象征性以及个性。它是城市形象最直接、最具象的反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北京故宫、东方明珠、布拉格宫等,这些地标建筑的符号化特征已经不言而喻了。地标建筑的符号化特征,可以被城市用以展示城市新风貌,展现城市独特魅力,从而形成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地标的符号化特征,可以使我们体会到城市地标的符号象征性、标志性、纪念性等特点所蕴含和保存的历史文化意义,它可以穿越时空和地域,让人们感到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会留给后人不同类型、不同样式、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依据其自身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其作为地标形式出现的价值层面也不同。而无论何种样式、何种形式的地标建筑,都为城市文化做出了自己的那份贡献,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作者:刘煜哲 单位: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