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俄国文学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俄国文学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俄国文学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摘要:俄国文学作品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对我国作家文学创作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我国作家思想上的影响。影响的层面还包括对我国作家文学创作结构的影响。当这种影响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并在我国文学创作中不断运用时,为我国当代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当代文学;创作影响

一、俄罗斯文学特点

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国家本身的发展历程和相应的社会背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俄国文学作品对于我国的影响,也是从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体现的,并且通过作家、作品思想和创作体系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从时间维度来讲,俄罗斯文学对我国文学产生影响的历史时期,可以追溯到19世纪,产生影响的作家以普希金、高尔基、果戈里为主要代表人物。

1.文学作品中透露出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俄国文学的一个显著创作特点,有代表性的作家是普希金。普希金是19世纪20年代的俄罗斯作家,其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反映和体现人民的日常生活为创作主题和重点,且作品中反映的都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这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展现浓厚人道主义精神的主要原因。

2.俄罗斯文学具有坚实的文学理论根基

俄罗斯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坚实的文学理论基础,这是俄罗斯文学在19世纪这一发展阶段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的显著特点,且这种特点在当时的欧洲国家文学市场非常罕见。到了40年代,俄国文学的理论基础得到了确立和发展,主要推动其发展的学者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有了深刻的文学理论基础,虽然实际的俄罗斯文学创作还是从反映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但其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无论是群像还是个体形象,都更加鲜明而深刻,且能全面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风气。例如,作家果戈里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群地主与狂人的社会群体人物形象,以及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形形色色的男女人物群像,都是当时社会风气和状态的一种体现和显示[1]。

3.俄罗斯文学作品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内容

俄罗斯文学作品,具有现实主义色彩。这种现实主义的凸显,随着国家发展的历程处在逐步向前推进的过程中[2]。到了20世纪,俄罗斯国家的发展进入动荡时期,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以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为核心的主题思想。而这种文学创作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托尔斯泰,其现实主义创作的类型为批判现实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托尔斯泰之后,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想由列宁传承和发展。典型的作家还有高尔基、绥拉菲莫维奇等。综合来看,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发展阶段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点的文学创作时期,主要集中在1971—1991年这20年间。这种文学主题思想,使俄罗斯文学创作与当时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接近。

4.俄罗斯文学具有深厚的传统积淀

俄罗斯悠久的文学发展史与我国的文学发展历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有相似点,这也意味着俄国的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吸收了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使作品的层次感和厚重感得到加强[3]。另外,从特色性的角度来讲,由于气候因素,俄罗斯属于冬季持续时间很长的国家,因此,这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多集中在冬天,这虽然暴露出了单一性特点,但也使得本身比较富有消极感情色彩的冬日景象在俄国文学作品表现中更具美感。

二、俄国文学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影响

1.对我国作家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元素中,包含作家本身和读者两个主体,其中作家本身的生长环境及其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有多部优秀作品都对我国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借鉴,并为我国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4]。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与俄国的社会结构和基本国情有着较高的相似性,这一背景使中俄两国在文学方面的交流和沟通频率增多,但从产生影响的结果来看,基于创作理念方面的影响的深刻性还不够。这种现象在当代即表现为我国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界对于俄罗斯文学作品的了解程度不够深,也没有主动接触和了解俄国文学的热情,现阶段中俄作家的文学交流渠道,多是以两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和跨文化的艺术活动为平台和媒介。在专项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为中俄两国的作家提供了一个畅通专业的交流平台,促使俄国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被我国作家接受和应用,并在其思想和心理层面产生化学作用,将一部分文学创作观念和思想价值融入个人的文学创作中[5]。例如,在我国文学创作发展史上,著名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与俄国作家果戈里作品同名的一篇佳作。另外,著名小说家巴金,被称为“中国的屠格涅夫”。这些称呼的出现,都表明俄国文学作品对我国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2.对我国文学创作观念和作品结构形式的影响

首先,这方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融合了俄罗斯作家提出的文学与人学相互连通和紧密结合的观念,这种观念上的影响,同样从现当代文学家的具体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和折射,以巴金和鲁迅两位著名文学家为例[6]。在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不仅仅是《狂人日记》的书名与俄国作家果戈里一致,其经典文学作品(如《呐喊》《彷徨》等)在写作手法和风格上也与俄国作家果戈里有显著的相似之处。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等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大都受到了果戈里善于应用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和理念的深刻影响。除了鲁迅先生,著名作家巴金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深受俄国文学影响,且影响的主要形式表现在文章结构模式上。在影响范围和程度方面,也更加全面和深刻。首先,巴金先生与其夫人翻译了大量的俄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在翻译工作进行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作家对俄国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文学创作手法及风格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另外,巴金先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屠格涅夫,主要是因为其在文学创作形式上也有多处借鉴屠格涅夫的创作形式。例如,巴金小说塑造的人物包括《雨》中的知识分子吴仁民,《雾》中的周如水及《电》中的李佩珠,这些典型的人物形象与屠格涅夫相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性格和心理状态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上都有较高的相似度。在屠格涅夫笔下,同样活跃着知识青年罗亭、拉弗列茨基及英沙罗夫等时代青年,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俄国社会处在动荡变革时期的历史转折。两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在这些方面的相似点充分反映了俄国文学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在思想观念和文章结构形式上的影响[7]。

3.思想层面上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影响

在俄罗斯的文学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主流思想类型,这些不同的思想类型随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程度地对我国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以人道主义、文学观念及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为例,探讨俄罗斯文学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具体影响。第一,人道主义的思想主要是在作家的协作态度的角度影响着我国的文学创作。这种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与俄国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直接关系,在19世纪的时间节点上,也是俄国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且非常尖锐的时期,使得一批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创作核心思想的作家涌现,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具备则让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地区的文学作品带上了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而我国作家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所发表的相关言论上。以鲁迅为例[8],他曾提出,俄国文学是一种为人而生的文学,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则总结道,俄国的文学作品,不但是真实人生的表现,更有一种可用于真实人生的色彩。对于我国同时期来讲,这种思想是具有很高的先进性的,使我国的文学创作在同一时期内从表达个人情绪和对社会不满的漩涡中挣脱出来,将文学创作的关注点转向了平凡人的个体和当时的社会问题上,这决定了在随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中,中国文学创作的方向和重点。第二,文学观念方面的影响。在具体的文学观念方面,俄罗斯文学界提出的文学与人学融合和相关的理论,对我国的文学创作观念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更加人性化和接近现实的文学创作观念,被我国同时期的许多作家接受和倡导。其中,将这种文学创作观念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并单独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进行论述和呈现的作家以周树人为代表。其文学作品中,如《人的文学》《新文学的要求》等,就是将文学与人学相关联的观念背景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的探讨的。其中的创作侧重点在于,论述此思想观念对写作观念变革的重要影响。经历了这一思想在我国盛行和传播的初级阶段,当历史的车轮驶入50年代,又一批以文学即人学思想为核心创作理念的作品相继问世,如《论人情》。而《论文学即人学》这部作品,更是将这一理念作为文学创作的标题来提出。这两部作品中,都将文学作品中如何体现人性化色彩,突出作品中的人情味儿作为主要论述观点,提出了我国文学作品缺乏人情味儿的不足之处。这两部典型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对我国文坛作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了人学理念,塑造了一批非常有代表性的小说人物,钱钟书就是我国5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著作《围城》《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都是典型的带有文学即人学思想的作品。围城这部伟大的作品最为人们称颂,即便将小说的情节和故事放到现代社会背景中,也毫不失色和失真。第三,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融合的思想影响。这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取决于俄国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在前期的发展阶段中,这种两者融合发展的思想是由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提出的,这一时期的俄国(苏联)文学作品,在风格上被称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的时期,这种以一种主义为文学创作的背景和主题的创作方式,是实现一种主义的思想内涵融合与内化到具体文学作品中的目标的重要方式。但作为苏联领导人,其对文学创作的这种规范和限制,更多的意图是从政治角度上对国家的文学作品风格和创作提出明确限制和要求。在这一时期,虽然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有一定积极影响,但在政治背景的笼罩下,这种影响的负面性因素扩张。而这种创作理念和方法之所以会传入中国,与中国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也有特定的联系,且这种思想的传入和运用成为一种任务式的要求,在我国文学创作中,以一种标准和要求的方式出现。由于这一影响的长期持续性和深度,即使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强制性逐步消退,也无法消除其已经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性,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层面都体现出了作用,更是在文学创作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接近于现今的发展阶段,俄罗斯的文学创作在不断吸收各国思想精华和创作方法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传承和发展。但仍然具备一定的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特点。从我国自身的文学创作角度来说,应本着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所提倡的方法和思想,积极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积极吸取俄国文学创作中的积极方面,摒弃消极方面,促进我国文学创作的层次水平不断提高。另外,文学创作是一类具有深层次和丰富性的典型特征的事项,因此,其发展和创新的空间也是相对充足的,中俄双方应就文学创作的问题及时交流和沟通,从而促进双方的文学创作水平共同发展和提升。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主要从俄国文学对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作品的结构形式,以及思想上影响论述俄国文学对我国的影响。可见,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思想上的影响最为深刻和显著,并且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来反映和体现。为了将俄国文学作品对我国文学创作影响的积极方面充分发挥和运用,则应加强两国的交流,实现同步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巍.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传播建议[J].学术交流,2017(6).

[2]田洪敏.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物性书写:以弗•马卡宁为中心[J].外国文学研究,2017(6).

[3]王亚民.中国在华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25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40(5).

[4]田洪敏.从弗•马卡宁的创作看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意象[J].中国比较文学,2016(1).

[5]张学祥.文化转型: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评《文化转型中的文学重构:鲍里斯•阿库宁小说创作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1).

[6]汪磊,王加兴.俄罗斯学视阈下的文学研究——俄罗斯学国际研讨会文学专题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7(4).

作者:郑小芳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国际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