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学翻译作品走出去的困惑与出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回顾一下中西发展史,几乎每次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交流发展的联系都体现着文化传播的作用。中国历次文化发展中,翻译都是站在浪尖的一员,译者无疑是这支浪潮中冲在最前面的弄潮儿。就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译介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中国文学翻译作品走出去的困惑与出路◎王妍第一种是中国本土译介主体模式,即译介主体为中国本土译者。第二种是以海外华人为主体的译者模式。这些翻译者们拥有两套语言与思维模式,可以非常流利使用汉英两种语言模式。第三种是国外汉学家译介主体模式。作为了解本国与异国文化的一员,这些汉学家们不仅熟悉国外的语言与文化习俗,拥有高水平的英文写作能力。英美汉学家在中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方面也是成果丰硕的。比如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的超验主义团体对中国儒家经典与孔子相关思想翻译、庞德(EzraPound)和史奈德(GarySnyder)对中国唐诗的翻译、肯尼斯•雷克思罗斯(KennethRexroth)对中国唐诗宋诗词的翻译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合作翻译形式的模式,即不会说汉语的汉英文学翻译的译者们和讲汉语的人合作的翻译模式。
二、中国文学翻译作品走出去之困惑
上述所说的前两种译介模式都存在着不足,比较科学的模式就是中外合作翻译模式,也就是中外学者合作翻译进行优势互补。但是由于国外各个国家的地域历史文化与政治经济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的迥异,各个国家之间巨大的差异使得中国的翻译作品很难得到海外市场与国外受众的青睐与欢迎。加之每个国家的读者的口味不一,喜好不同,这就更加大了中国文学翻译作品走出去的难度,除此之外,中国的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所包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宝贵的文化财产若是翻译不好,不仅对中国的文化与文学作品不利,而且会加深国外媒体与国外受众对中国矛盾的增加,更是阻碍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远大志向。所以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与文学的对外翻译还是需要凭借大量的熟悉汉语的外国翻译者们,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也有中国与异国的迥异的思维模式,可以更好地将中国的翻译作品带到海外市场,为国外读者所喜爱。中国译者们应该与外国的译者们进行有效沟通,加强中国与国外的合作与了解,这不仅有助于海外市场熟悉了解有价值的中国文化产品,也有助于中国深度了解国外的需求。这种合译模式可以有效地削弱不和与误解,弥补各自的短板,发挥长板优势,更好地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与此同时,为了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国际舞台,中国的译者们要翻译大量的优异的文学作品,加强与国外之间的合作往来,勇于承担责任,将中国的优秀文化精华展示传播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与精神风貌,从而有效避免外国读者的误解,推动中国文学真正走出去。关于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不合理的翻译在其中占有不小成分,因为这种现象,使得中国文化与文学作品不能很好的走向国际舞台。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认识与报道大多是负面的,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社会不仅是落后的,而且觉得中国人民悲惨无知的。国外对属于东方之地的中国充满好奇与恐惧。受美国主流媒体和政府负面传播的影响,美国人民对中国认识是负面居多。由此可以看出翻译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文学翻译作品走出去之出路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话题,他的文学作品帮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莫言的作品之所以很成功,不仅因为作品本身优秀,也在于翻译者葛浩文的杰出贡献,被翻译成英文的中国文学作品极大地展示了中国文学的魅力,这使得中国文学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许子东教授是岭南大学的一名杰出学者,他提出了关于华人获诺贝尔奖的“六个基本条件”:其一,需要写乡土文学;其二,需要采用现代主义写作策略;第三,需要写发生在中国的世界性事件;第四,需要批判政府;第五,要有好的外文能力;第六,要在中国以外获奖或受国外好评。毫无疑问葛浩文的翻译符合以上所有条件,符合西方读者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从而促进中国文学更好的融入世界文学体系中,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再者,要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就要在文学翻译上多下苦工,翻译的文学作品不仅要贴近原文作者的意思忠实原文的意境,不要吹毛求疵于一些只言片语的词语的精确上,更不能逐字逐句的一对一翻译,而是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翻译与原文是不是相互符合。所以中国的文学作品想要真正打动西方读者,就需要凭借中国文化与文学作品里所蕴含的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思想艺术精髓。要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缺不了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少不了优秀的翻译者们的努力与辛勤汗水。因为优异的文学作品才会成为被选择的对象,成为翻译者们的首选。外宣翻译三原则里面所包含的要求针对受众的就有两条,关于对外翻译,黄友义认为译者要遵循“三贴近”的原则:第一得贴近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第二要贴近海外市场对中国信息内容的需要,第三要贴近国外受众的语言模式与思维习惯。译者只有努力让翻译的文字贴近受众国的的思维习惯与语言习俗才能得到国外市场与受众的欢迎。只有这样,翻译作品才不至于让读者生疏,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慢慢培育乐于倾听中国声音的国外受众。
四、结语
为了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一方面,要充分意识到文化传播不仅是一个平等互动的过程,而且是一门妥协和交流互动融合的艺术,充分考虑西方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加强和世界的沟通、协调与对接;另一方面,要避免走入另一个极端,中国文学不能为了“走出去”而盲目迎合目的语国家需求,盲目讨好西方受众,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却将自己和西方国家语言和文化上的固有差异不适当地予以消弭,从而导致文化传播的空洞性与虚幻性。中国文化应在立足自我文化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兼容并包,在与国外的交流与融合中塑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要在开放中有坚守,在对话时不忘民族本我,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学翻译作品才能有尽早走向国际舞台,在国际社会中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出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2]栗文达.中国文学出版“走出去”:翻译的困惑、目的与对策[J].现代出版,2015,(1):43-45.
[3]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2014,(1).
[4]何明星.中国文学出版拓展世界市场的道路与选择[J].出版广角,2014,(4).
作者:王妍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