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当代山寨文学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近年来,山寨之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山寨文化的浪潮已经快速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文学这片心灵的净土也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山寨”的风气。然而,当今文坛的“山寨”之风未免有些让人愤慨万千。俨然道德堡垒的文学圣殿已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抄袭之风“润物细无声”地就进来了。杭州女作家顾某的长篇小说《荻港村》被媒体曝出与迟子建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有着“惊人一致”,有好事者把两书相似之处一一摘出放在了网上。迟子建表态认为网友指认的内容基本无误。顾某当然不承认,她说这是“启发”。天涯社区还曾曝出她的《上海弄堂》抄袭了作家陈丹燕的作品《鱼和它的自行车》,还有一部长篇小说“借鉴”了谢尔顿的作品。身为河北某市作协主席的刘某,在他出版的《草叶上晶莹的露珠》一书中收录49篇散文随笔作品,被网友指出有47篇涉嫌抄袭林语堂、冯其庸、林清玄等多人的作品。纵观近几年的文坛,可谓“抄风”四起,有人把这种抄袭作品的行为称为“山寨文学”。
二、山寨文学的错误倾向
通过对山寨文学现象的了解,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山寨文学极其显著的特征便是抄袭,此种意义上的山寨文学很明显是沿袭了山寨文化极端的仿造性,这种仿造性表现在文学领域,就是一些作家通过模仿他人作品中的某些情节,重新构造一部作品拿去发表,更有甚者直接套用其他作品的创作模式和创作思路,只是在某些细枝末节上稍作处理,换一张面孔就呈现给读者。山寨文学最本质的缺陷在于失去了作为文学创作第一要义的真实性。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基于创作经验曾断言:“获得全世界闻名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①正是基于这一点,“真实性”就成为衡量文学创作成就的首要标准。山寨文学缺失的是内蕴的真实,主观的真实。作为文学接受主体的读者无形中就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这样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便是读者将失去对作家的信任,进而失去对文学的信任。文学失去读者,那便是走上了穷途末路。因此,文学创作的主体必须以主观真实的情感体验去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帮助人们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体验并激起关注社会人生的积极情感,以履行属于文学自己的审美价值追求职责。山寨文学形成这种纯粹仿造性的错误倾向,并不完全是受山寨文化的影响,其形成也有一定的内在原因。首先,作家主体不具备丰富的主体性材料储备。曾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②
这段话非常精辟地指明了社会生活是获取文学材料的唯一源泉。当代文坛中的一些作家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实践,缺乏对生活的各种体验,对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人民群众切实的生活状况没有深入的了解,因而他们就不具备丰富的主体性材料储备,也就难以创造出好的作品。其次,某些作家急功近利的心理趋向。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也促使文学发展必须加快前进的步伐,一批又一批的作家层出不穷地走上了当代文坛。竞争在当代文坛同样是激烈的,那些以写作为生并以此声名大噪的作家们必须尽自己所能来维持自己在文坛的知名度。于是,一些作家便努力地、尽快地进行创作,好让读者们能够频繁地读到自己的作品。只有让读者随时关注自己,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在当代文坛中失去地位。有些作家在这种急功近利而又才思枯竭的情况下,就走上了抄袭他人作品的迷途。最后,某些作家的创作动机出于经济目的。在这个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物欲横流的消费主义时代,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金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家的一部小说一经发表就能获得一笔数量可观的稿酬,如果有幸被某位编导选中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那么他能获得的经济回报更是相当丰厚。对于一些作家来讲,写作便是最便捷的经济手段。于是,就有很多作家纯粹出于这种经济目的而进行大批量创作,甚至通过模仿、抄袭他人作品而达到高产量。文学本应该是为人们的精神文明服务,文学创作的关键也在于思想上的提升,基于经济目的而产生的山寨文学作品就使得文学创作不再是个性化创作,文学失去其原有的生命力,也辱没了其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
三、山寨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启示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的大众文化,它的草根性、反叛性的特点以及它的网络媒介方式,能给予文学发展许多启示,当代文学要想在这个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永葆艺术生命力,山寨文化中的一些精髓是可以有选择地去借鉴的。
第一,当代文学也应当提倡平民化、草根化。“山寨文化”的蓬勃发展,显示了对主流与精英文化的挑战,它时刻提醒人们:文化要亲民,文化要体恤民众,充分尊重民众的文化权,吸收大众文化的创意与想法。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想拥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关键就在于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必须体现足够的人文关怀。作家天生是人类命运的关注者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者。列夫•托尔斯泰在谈到作家的责任时说:“他是经常地、永远地处于不安与激动之中,因为他能够解决和说明的一切,应该是给人们带来幸福,使人们脱离苦难,予人们以安慰的东西。”③人文关怀从来就是也应该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是其尚“善”的终极价值追求。从深层次来讲,文学要实现经久不衰、长期繁荣,其最终归宿也在于将创作焦点聚集于广大人民群众,体现人文关怀,将文学平民化、草根化,因为这才是文学的根基所在,有了这个根基,文学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才会源源不断,作家们便会才思泉涌,写出一部又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
第二,当代文学也应具有一定的反叛精神。山寨文化得到大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反权威、反垄断、反精英的特性。反叛才会有创新,创新才会有进步。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要不断地打破陈规,不断地创新。文学更是一个自由而多姿多彩的舞台,文学创作更不能墨守成规,不能总是按照旧有的模式机械前进。文学之所以是文学,艺术之所以叫艺术,只因其具有相同的元素———创新。曾经在文学史上流芳千古的作家,比如鲁迅、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他们能在文坛享有永不消退的美名,正是因为他们都曾给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文学永葆新的生命力。
第三,当代文学应更加重视网络媒介方式。山寨文化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展,迅速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是其首屈一指的大功臣。网络最大的长处就是其无限宽广的空间和方便快捷的特点。如今,网络已不是少数人的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费用日益降低,网民正在以几何数字攀升,网络步入了全民时代。网民作为网络媒体的受众与信息的传递者,同样也是山寨文化的缔造者。大多数网民属于中青年群体,他们年轻而具有反叛精神,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富于挑战和颠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勇气。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与生俱来的技术优势,如博客、播客、社区、贴吧等网民个体意见的交流平台,以及网络的交互性,传受一体化等固有属性,同样也催生、激化了网民个人的主体性意识。网络媒体的先天优势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秩序,同时也促进了公民对于自我价值观的追求与张扬。网络以其特有的媒介功能和叙事手段成为山寨文化发展、繁荣的温床;同时它又适应了山寨文化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草根阶层的情感宣泄渠道而反抗权威。山寨文化即是网络时代背景下网民自我价值观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共同产物———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价值体系映射下,新媒体技术的产物。与传统的文学媒介方式相比,网络能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为文学创作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读者储备。
在网络上发表文学作品,依旧是以文字符号为主的表达方式,它没有改变文学的基本要素,与书籍、报刊相比,只不过由电子屏幕取代了纸张而已。所以,网络是最适合文学创作的大众媒体,作家必须重视网络对文学无与伦比的传播价值。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全天候地发表意见,而且立即传播至世界各地,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且不会受到表达思想感情的限制,不再受到社会主流思想的控制。由此,我们看到,网络媒介不仅为过去“不入流”的作家和作品提供了自由发表的舞台,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大众作家,使文学创作更加千姿百态。山寨文学现象的产生应足以引起我们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深思。文学“山寨”化错误地继承了山寨文化的仿造性,从这一基础上产生的山寨文学是必须被当代文坛所摒弃的。而山寨文化与生俱来的平民化、草根性、反叛性以及它的网络媒介方式是当代文学发展应该借鉴的。山寨文化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是有一定价值,而且它给文学所带来的启示还有待于学者们去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