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当代文学参与式教学法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当代文学参与式教学法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当代文学参与式教学法探讨

一、变革教学方式: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策略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内外需要的双重结合,主张学习者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师生共同讨论,设置内容;选择方法,解决问题;多方参与,改变评价,最终推进教学活动的完成。在笔者的课堂中,这包括课堂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

(一)课堂教学前:从无权参与到有权参选

需要决定着参与。教师要将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什么、学到何种程度,都是教师决定。学生无权参与,只能被动接受,这从根本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参与式教学法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活动中。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也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责任意识,学起来自然有兴趣。根据笔者的实践,此方法较适合作品解读的课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中,以往所选取的作品,多考虑其是否占据文学史的经典地位、是否符合主流意识。对于90后学生来说,这明显不符合他们的口味,授课效果不理想。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以来,笔者进行了多方调查,或找学生谈话,或发放调查问卷,或鼓励学生提意见,师生共同探讨授课计划,在完成主干内容讲授的同时,适时增加了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篇目。如笔者参考学生的建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讲授文学经典篇目之外,增加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促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坚持此举,必须有以下三个原则:首先,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次,要符合课程的认知体系;第三,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旨归。

(二)课堂教学中:从被动灌输到主动汲取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设计者,要善于设计完善的教学流程,使学习者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掌握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独尊讲授法。教师按照讲稿内容,以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强加于学生,学生是否理解、理解多少,则与教师无关。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内在性需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汲取。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方法。参与讨论法在剖析主题、分析人物时非常适用。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思考题,课上,在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内,教师组织学生或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如在讲解《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时,笔者提出:“为什么把这篇作品称作是‘成长小说’?”此题的回答,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林震与刘世吾、赵慧文的交往分别对林震思想产生的影响,也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对社会、爱情的认识。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阐述时间,最后给出一个凝结学生思考结晶和教师思考深度的参考性的答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笔者还会针对不同文本、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形式。如意见针锋相对、讨论激烈时,笔者会提议学生分为两组,改为辩论。讲解《寒夜》时,学生们就针对曾树生这一人物形象,围绕“自私自利”还是“有情有义”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有鲜明的观点,还要论据充分,能够自圆其说,并提示学生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家庭环境、人物的处境等辩证地分析人物。经过讨论,学生最终意识到曾树生的性格兼具以上两方面。最后,教师把学生的观点归类、整理,适时总结并提升学生的发言:正是曾树生这个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体现了巴金先生40年作的深度和力度。人文学科的授课,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授课时,笔者也经常采用情境教学法。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香雪海剧社发展已经有十年的历史,文学院的众多学子参与其中,出演了大量的剧作。在讲解《茶馆》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学生自己出演的《茶馆》片段,还原了历史情境,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最初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面孔而感到兴奋,渐渐地就会凭借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来品评角色的得失。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文本角色扮演、学生讲课、诗朗诵、小组竞赛等方式,也有较好的效果。设计教学活动不拘定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避免流于形式。

(三)课堂教学后:从消极待评到积极参评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反馈。传统教学法重视的是领导、同行的评价,而对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漠然处之。参与式教学法除采用传统评价方式外,还突出了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的形式。生生互评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生自评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律意识,完善自我;师生互评鼓励学生如实对教师授课进行评价,不唯上,不迷信,勇于指出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也应重视来自学生的评价,不断思考和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节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曾多次在学生中进行过关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调查,有力地保障了参与式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参与式教学法的“参与”,是指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大学参与性教学的构建必须包括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选择和组织,以及运作过程、结果的评价等基本环节。”这种全方位的参与,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理解,形成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参与式教学法实施后的反思

笔者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两年来,切实感受到参与式教学法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总结教学得失,反思教学方式,也发现其存在一些弊端。笔者针对这些弊端,在实践中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唯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才是解决此问题的良策。

首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提升教师的引导能力。参与式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性,从学习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主张学生参与其中。但如果听之任之,极易出现无政府状态。如课堂讨论表面热闹,实际上没有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毫无意义;如情境表演哗众取宠,偏离教学,从而导致貌似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实则走过场,师生收获不大的结果。因此,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法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仍要高度重视教师对课程全过程的主导作用。参与式教学法不意味着将课堂完全让给学生,事实上,它对教师教学的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教学目的了然于胸,具有整体上掌控教学内容、方向和进程的能力,做到全程监控,及时导航,适时领航,避免出现教学秩序混乱的局面,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且,教师要不断钻研知识,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加以辨析、指导。此外,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缺乏体系的,因此,在教学结束时,教师一定给予归纳总结,梳理知识脉络,将问题引入纵深,引起学生思考,让其学有所得。

第二,提纲挈领,多法并举,提升教师的思考深度。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了讲授法满堂灌的形式,倡导学生全过程地参与,这势必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原讲授内容缩水。此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突出精华,以重点知识提纲挈领,以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内容,理解课程体系,熟谙文学史脉络。同时,参与式教学法并不排斥传统的讲授法,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论知识,辅之以恰当的讲授式教学,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自律性较差,学习的方位感也欠缺把握,更要重视讲授法。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思考出一种适合学生,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从教的基本原则。

第三,全员参与,一视同仁,提升教师的博爱情怀。参与式教学法容易调动起一部分成绩好,善于言谈的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是该方法的切实拥护者,但他们也容易霸占整个课堂,使内向、没有准备的学生始终得不到参与的机会。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学生的两极分化,前者成为课堂的主宰,后者沦为课堂的边缘人。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违背了参与式教学法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此种情况,需要彰显教师的责任意识,提升教师的博爱情怀。教师应一视同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负责,广泛地分配回答问题的机会。对那些未准备好,或不善言谈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其参与课堂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先从较容易的题目做起,及时肯定和赞扬,以鼓励其信心。面对学习困难型、心理障碍型、经济压力型的学生,教师更要春风化雨、循循善诱。教师应关注爱护学生,保障学生的平等参与权,力图以参与式教学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小结

参与式教学法符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宗旨。它强调学生的内在性需要和外在性需要的统一,确立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各环节的积极参与,变革了教学方式,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教学引导能力、思考深度和博爱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参与式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挑战和提升。它促动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亦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尽管参与式教学法并非尽善尽美,但不断反思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作者:施新佳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