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批判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批判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批判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也随之逐渐发展,对于的文学的批判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文学批判作为文学作品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文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甚至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引路灯。因此,做好针对文学作品的批判工作能够在满足真实准确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文学批判的质量和水平。然而,对于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工作需要紧跟当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当代文学的多元评论观点。这种开创性的批评观点对于文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里程碑般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批评道路由于社会性质过于强烈而导致了许多批评观念的谬误,需要及时的纠正和改革。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论;阶级批评论;多元化文学批评道路

与古代文学理论不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现状以及文学发展趋势紧密相关。一方面,这个突出的特点使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结合十分紧密,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社会现实情况产生冲突。作为文学理论中重要分支的文学批评理论也沿袭了这一特点,导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更加尽力的追随社会与文学之间的变动而改变,更加强烈的表现出功利性质的现实性。鲁迅先生曾在《我们要批评家》中写道:“我们所需要的,就只得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这种从现实角度出发的文学批评观念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期,并在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术语和概念,虽然没有从根本上理清文学理论和文学批判理论之间的直接关系,但是极大地促进了文学批判理论的成形和发展。

一、当代文学批评论的进化说

(一)进化论文学批评观点的发展背景

1917年是文学革命爆发的起点,直到1927年的革命文学论产生之前,我国当代文学批评观受到了西方社会中各种艺术和文学思潮的巨大影响,在这短短的十年间,各种西方文学理论和学说在中国的文学舞台上百花争鸣。其中,对我国文学批评观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进化论学说。进化论学说不但是整个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石1,更是贯穿了整个文学革命的重要元素。这种鼎新的文学革命现实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古典文学批判向现代文学批判转型。现代文学批评观改变了古典文学批评以个体性为主的主观情感思维方式以及零散的点评方式,现代文学批评观更加客观、全面,并逐渐形成了系统性的思维逻辑,为文学批评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在文学批评观的发展道路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时代性。进化论文学批评观就是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应运而生。

(二)进化论文学批评观的批评立场

本文中所说的批评立场,主要是指立足于何种角度来看待文学的问题,也就是从何种立场去认识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立场,趋向于从文学发展的眼光,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看待文学,其主要代表是以胡适、茅盾等为主体的文学革命论者,他们坚持高扬革故鼎新的进化论文学批评观旗帜,积极反对落后的封建旧文学,推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文学。文学的发展或者灭亡直接取决于其进化历程的不断推陈出新。鲁迅认为,在文学发展的道路上,无论是新的文学亦或是旧文学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才是进化的真正道路。基于这种观点的发展,进化论的文学观念逐渐在文学革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语言革命和诗体解放方面表现十分明显2。在语言革命中,白话文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古文,最终被确立为文学之正宗;与此同时,新体诗有力地打破了古体诗词的格律约束,获得了批评家们的一致拥戴和张扬。在思想内容方面,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在科学与民主的大力号召下深深融入到当代文学作品中,成为批评家们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的唯一准绳。

(三)进化论文学批评观的批评态度

每个历史时代都会由于批评家个人的文学素养、艺术偏好等原因而钟情与某种学说,并形成一个特定的批评取向。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就是批评家的文学批评态度,这种批评态度对文学批评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文学革命时期,由于受到了进化论文学观的巨大影响,批评家们对西方社会各类文学思潮学说等都抱着十分积极的态度。在“关于自然主义问题的讨论”文研会中,就出现了西方各种文学主义都有在中国出现的必要的极端观点。然而,在文学革命时期,文学主义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意见上的分歧,如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争议,但是,当时文学批评家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学批评观的多元性,更无法将各类文学主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探究和分析。

(四)进化论文学批评观的批评方法

文学革命时期的进化论文学批评观的批评方法主要以社会学为主导。以社会学为主导的批评方法,主要是指在方法论意义上从社会角度来看待和评价文学的价值。虽然批评方法具有多元性、艺术性等特点,批评家们将社会看做是文学批评的中心。将社会现实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并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成为当时一种较为主流的批评方法。当时的文学批评中,“为社会,为人生”十分常见,字句血泪的呼喊着启蒙和救亡,更掺杂了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揭示和批判,给文学作品赋予更为强烈的历史使命。进化论文学批评观,立足于革旧鼎新的文学立场,沿袭着多元并存的批评态度,应用社会性批评的批评方法构成文学革命时期最为流行的文学批评观的框架,虽然其中夹杂着一些偏误和混淆等问题,但是为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一套符合当时社会时代的批评道路。

二、阶级论文学批评观

(一)阶级论文学批评观的发展背景

随着阶级论文学批评观的形成,历经十年的文学革命划上了句号。在十年的文学革命中,由于文学与社会的泛化关系,文学批评观在启蒙和救亡两大主题中,采取了和平共处的宽容态度,然而,阶级论文学批评观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强化和明确了文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甚至将文学与阶级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无产阶级专政斗争的战场,并狭隘的认为现实主义是文学形态的根本和正宗3,简单粗暴的对其他形式的文学进行了批判和排挤,成为一元独尊的文学批评观。这种文学批评观一直持续到结束才逐渐显现出衰势,但是在当今文学批评观中,仍然可以依稀看见阶级论文学批评观的影子。

(二)阶级论文学批评观的批评立场

与进化论文学批评观不同的是,阶级论文学批评观的批评立场十分鲜明。批评家们首次以阶级的观点来看待文学作品,将文学批评引入到了社会斗争的浪潮中。在阶级文学批评家眼中,一些文学作品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一些文学作品都应以阶级、政治作为核心,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舆论导向作用去揭示文学中的社会现象,从而对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社会斗争起到推动的作用。阶级的党的立场压倒性的取消了文学的固有立场,凌驾于文学批评观之上。

(三)阶级论文学批评观的批评模式

在阶级论文学批评观的巨大影响下,多元化的批评模式逐渐在简单粗暴的政治干预中形成了一元化的批评模式,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在阶级和政治的粗暴打压下荡然无存,唯现实主义文学独尊,所有文学作品都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批评的准绳。

(四)阶级论文学批评观的批评方法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批评家们的批评方法空前的一致,政治性的批评方法成为当时唯一的批评方法。虽然从广义上看,此时期的批评方法依然延续了社会学批评方法,秉持着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观点,如冯雪峰、胡峰等人认为,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之间存在着高度一致性,批评所追求的必须是一元的思想真理。然而从本质上看,当时的政治学方法凌驾于社会学以及其他批评方法之上,摒弃了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将所有的社会生活演变成一元的政治场所。

三、多元并存的文学批评观

(一)多元并存的文学批评观的发展背景

新时期以来,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文学学说和和批评理论拨乱反正,回到了较为正常的轨道,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此时的文学批评主要出现了两大重要的变革,首先对阶级论文学批评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值得一提的是《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这篇文章自发表之后掀起了全国范围的讨论,形成了非阶级文学性文学存在的共识,冲击了以阶级政治眼光看待一切文学的根基,开辟了文学批评的新道路,打破了阶级和政治施加在文学上的枷锁,中央也及时的废除了“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二)多元并存文学批评观的批评立场

虽然纯粹的审美批评在批评家们眼中不能独立存在,但是与前期的阶级论批评立场依然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审美趣味、价值等在批评观上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地位。然而,由于审美意识形态说从本质上依然存在许多模糊未明的问题,因此,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文学批评观依然十分混乱,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和体系4。

(三)多元并存论文学批评观的批评方法

思想解放的浪潮中,阶级政治的方法依然在实行,此时的批评家们从恩格斯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中解读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钱中文先生认为,将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完全可行。然而许多文学批评家们将这种新的批评方法作为阶级政治批评方法的一块遮羞布,武断的将之看做是文学批评的总原则。多元并存论文学批评观虽然纠正了阶级论文学批评的错误思想,然而并没有从本质上建立一个新的文学批评体系,依然留有阶级论文学批评论的遗风5。明确解决美学与社会思想之间的关系,构建一套能够覆盖具体方法的批评原则依然是当今文学论者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文学批评到今天为止,在传统观念的内在冲突和西方文明的外在冲击下,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抉择的关口。

四、结论

纵观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文学革命的百花争鸣,到历经将近半个世纪的阶级论阵痛,再到当今的历史抉择的关口,文学批评观一直在发展,并引导着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发展。然而社会现实并不能够成为文学批评的唯一准绳,文学批评需从不同的角度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当今的文学作品。

注释:

1.王峭.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分析[J].艺术科技,2014,v.2704:194+201.

2.罗譞,楚昆.当代文学批评观的畸变[J].艺术评论,2014,No.12706:128-131.

3.李明军,熊元义.文学批评的尊严[J].当代文坛,2013,No.20701:42-46.

4.杜国景.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语境与机制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v.55;No.25604:48-60.

5.黄发有.“今日批评家”的特色与意义[J].扬子江评论,2015,No.5405:59-65.

作者:黄顺文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