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解析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的塑造趋势,并从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塑造历史人物形象;融入除恶扬善情感,彰显广大人民心声;人物个性特点突出,英雄形象更加真实等方面,讨论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的相关特点。
关键词:当代文学;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形象塑造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一直以来均为古今中外典型艺术家所追寻的艺术形态,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均能够看到“英雄主义人物”的形象与影子,比如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哈姆莱特、浮士德,中国文化作品作品的屈原、大禹等等,展现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的理解能力,展现出特定时期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对英雄主义人物的崇拜与敬仰情感。分析当代文学中的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能够进一步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对现代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一、中国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的塑造趋势分析
我国早在1942年,同志便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英雄人物的塑造理念,1948年东北文代会中,明确提出“新的英雄人物”塑造口号。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民的思想更加自由,在快速发展的文学艺术环境下,英雄人物的创造呈现出高速发展特点。比如《文艺报》,便提出了“关于创造英雄人物问题的讨论”专题讨论活动,展开有关于英雄人物塑造的新篇章。不同时代背景下,根据人们生活特点、文化需求的差异,所塑造出的英雄人物形象也会各有千秋。正如周扬在大会中所提出的观点“当前文艺创作的最重要的最中心的任务是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文学作品需要发挥其积极引导价值,使人们的生活充满力量与正能量,展现爱与被爱。虽然一些当代文学作者认为,没有缺点的英雄属于反现实主义英雄人物形象,但是周扬认为,可以忽略英雄人物形象中一些不重要的缺点,而虚伪、自私等则为不能忽视的缺点。自此,中国当代文学中英雄人物形象更加固定,包含正面人物色彩、英雄人物形象的内容逐渐增加。随着当代文化的发展,一时间只写正面人物、英雄人物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甚至发展成英雄人物形象即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圣人形象。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英雄人物的创造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政治高度,英雄人物形象“不是一个次要问题,而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人们就此进行大规模的讨论,有的人认为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关系到社会发展,而有的人则认为英雄人物必须写成“进攻的性格”,是“叱咤风云”形象,不同文学作家对英雄人物形象产生不同的见解。
二、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
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的塑造,多具有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塑造历史人物形象;融入除恶扬善情感,彰显广大人民心声。
(一)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塑造历史人物形象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学艺术中具有丰富的内容,纵观近些年来的当代文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各类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的相关内容更加多样,比如《芈月传》、《新隋唐英雄传》等等,均为基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以及朝代更替所改编的文学作品,包含着众多的英雄主义人物形象。但是影视中有关于中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其质量高低不同,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位文学创作者均渴望能够基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塑造出来的英雄主义人物形象能够深入人心。不管是《铁齿铜牙纪晓岚》,还是《还珠格格》,均为戏说历史的重要典范,展现出皇上与百姓之间的亲密情感,展现出一派和谐的历史发展氛围。而在《十面埋伏》、《霍元甲》等文学作品中,则呈现出浓浓的民族情感,展现出具有不同人物性格色彩、不同能力的英雄主义人物形象。自建国以来,我国影视剧中展现出英雄主义人物形象的内容比较丰富,相关主题文学作品数量较多。这些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均对人们的历史文化的认知程度、民族文化内涵的培养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是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表现。但在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唯物主义态度,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塑造个性式人物。
(二)融入除恶扬善情感,彰显广大人民心声
新时期文艺活动从“造神运动”逐渐转向人的世俗性发展特点,更加注重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培养。20世纪以来,新英雄主义文艺思潮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是“反英雄化”、“非英雄化”的文学发展重要表现,对人们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民族信念的重拾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反腐倡廉思想广泛推广的过程中,反腐类主题文学作品逐渐增加,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常见的文艺作品。文学作品中会出现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各类反腐英雄,随着现代影视作品的发展,这些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内容,引发了巨大反响。比如《绝对权力》、《市委书记》、《黑洞》等等,均以敏锐的视角,结合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进行分析,涉及机构调整、资产重组、股市动荡等中国实际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稳定,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职业价值观树立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能够引发权力与金钱的辩论活动。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愈发突出,需要更多具有“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英雄主义人物形象代替民族“发声”,展现出社会不甘堕落的道德思想与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这些英雄主义人物形象也被形容成“这个时代所必须遇到的人”。并不是所有的官员、政府管理人员均能够做到刚正不阿,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也呈现出“官官相护”的情况。比如近期热播的电影作品《我不是潘金莲》中,则针对于主人公“潘金莲”的遭遇,以时间为节点进行综合分析。“潘金莲”在遇到困难后,官官相护,直接损害其个人利益,最终使其城告状。当前很多百姓将自己的希望依托于“青天”的身上,渴望能够出现“包青天”,这也是影视剧对人们思想所带来的潜移默化影响。“青天意识”展现出人们普遍存在着内心世界中的“英雄情结”,反腐文学中普遍会塑造一个或者多个的反腐英雄人物想象,或者各类警匪片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英雄主义人物形象,这些作品使人读后能够对腐败产生嫉恶如仇之感,对英雄产生渴望和敬仰之情。
(三)人物个性特点突出,英雄形象更加真实
现实主义创作方式中,最基本的原则即为个性化。典型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而典型化与个性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代文学创作中,多呈现出人物个性突出,性格色彩鲜明的特点。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提出:“不仅仅是人物,生活中的主要事件,也是通过典型表达出来”。典型即为代表,在现实主义人物创作中,更加注重人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新时期英雄主义作品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比如《红色恋人》、《黄河绝恋》等等,均以英雄主义人物为主线,穿插着一定的亲情、感情等等,红色经典剧情中的优秀作品较多,具有坚定的爱国情感,明确自身的职责,包含着积极的价值观念与正确的思想观念,身心与神智又充满着革命豪情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形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科书式样板,而是有血有肉接地气的人物,在具备迥异性格的同时,也更加贴近生活,在形象塑造上更切合民众的草根情结。
三、结束语
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的塑造,对当代人们积极正义的思想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当前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可以看出,英雄主义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够潜移默化的进入到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对英雄的崇拜、对英雄的认知、对英雄的追求等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需要积极发挥当代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的价值,弘扬社会主旋律,使人们能够充满更多的正能量,促进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陈琳 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