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针对如何在医学生本科阶段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在教学中加强科研创新训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措施,并以我院预防医学专业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研究型医学院校;预防医学
1现状与问题
随着科研能力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对个人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科阶段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热情,导致其科研意识缺乏,参与机会少;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缺乏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医学本科生学习任务繁重,课余时间少,接受科研训练的时间有限且分散,不利于教师长期对本科生科研能力进行系统培养。仅有为数不多的本科生有机会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而其中很多人目的性很强,主要是为了在奖学金评定项目中加分,因而出现“重结果、轻管理,重立项、轻过程”现象。此外,学校对本科生的科研投入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科研经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1]。
2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思路
本科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研究型医学院校应在本科教育阶段重视学生科研素质培养,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兴趣[2]。而这种因兴趣产生的创新行为要转变为在个人自主创新意识指导下产生的行为,则需要全面而系统的教育和引导[3]。
2.1教学中加强科研创新训练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将讲授的知识点对应的问题找出来,经设计后将问题变成一个科学研究课题。然后,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种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学生被动接受、参与程度低的教学模式,培养了科研创新思维。故事阐述型教学方法适用于授课时间相对比较紧张的课程,主要是通过科研典故呈现问题解决过程。例如,讲述某一科研问题的提出、科研人员解决该问题的思路、曾走过的弯路、最后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4]。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训练效果
科学研究在大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高校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科研实力的直接较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无法保障高质量的教学,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不断渗透本专业前沿知识、学术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善于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5]。因此,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的培训,提高其对科研与教学关系的认知。一方面教学支撑科研,另一方面科研指引教学,要在研中学、学中研。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引导学生发现专业核心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保证教学与行业发展无缝对接。
2.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式,也是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通常从学生大二阶段开始实行。各学院遴选具有较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针对本科生出现的科研、专业学习及未来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条件的导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安排其参与科研课题、教改课题的研究或完成辅助性工作,尽量使其在本科阶段系统接受科研能力训练。学生从查阅中英文文献做起,开题并设计小实验,动手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最终完成资料的整理及小论文的撰写。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而且能锻炼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已有研究显示,接受导师制培养的学生成绩不但没有因科研占用时间而下降,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提升[1],因为他们能更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
2.4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校顺应潮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各类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多。例如,从国家级的“挑战杯”到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同时,本科生在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6]。有研究表明,本科阶段接受科研训练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具有很大优势,能得到很多用人单位的青睐[1]。因此,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我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预防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创新精神、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健康促进等领域从事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方面工作的创新性人才。可见,预防医学专业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要求很高。我院主要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点,以科研创新氛围营造和创新支撑平台建设为主线,加强科研创新相关教学,增加本科生参与人数和参与时长。2015年我院首次在全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按照导师科研能力及学生兴趣配对,导师从大二阶段一直指导学生直至其本科毕业,为学生提供早期接触科研的机会。近几年,由于师生对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提高,本科生业余时间参加科研培训的热情较以往高涨。我院预防医学专业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越来越多,获批项目数呈递增趋势(见图1)。近3年,该专业读研人数也呈递增趋势(见图2)。国内高校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本科阶段接受科研训练的学生,更倾向于攻读学术型硕士[7]。此外,我院本科生在辽宁省“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中也崭露头角,屡创佳绩。预防医学专业隶属于公共卫生学院,我院努力营造科研文化氛围,每年邀请数十位专家学者来开学术讲座;举办专业相关培训班;每年组织科研壁报和科研照片等评选比赛,评优者给予免费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的奖励。
4结语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说:“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本文以我院预防医学专业为例,对国内研究型医学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剖析,分别从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以及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对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泓成,黄华兴,王水,等.本科阶段医学生科研思维培养及创新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45-46.
[2]范皑皑,王晶心,张东明.本科期间科研参与情况对研究生类型选择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2017(7):68-73.
[3]刘金龙,赵琳琳.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大学教育,2018(7):139-14
作者:李莹 杨天瑶 吴辉 关鹏 王溪原 宋维军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