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对青年颈椎病防治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对青年颈椎病防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对青年颈椎病防治研究

一、发病原因及特点

青年颈椎病是指在16~35岁,由于颈椎力学失衡,导致颈椎轻度退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症状,以颈肩部疼痛为主。青年的颈椎病主要以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变而致颈部生物力学环境失衡为主,其病因主要是不良的坐姿、睡姿及书写习惯。柯尊华等曾报道我国近年来颈椎病患者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高达10%,颈椎病具有渐进发展及发病低龄化的特点,且病情易反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颈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青少年多发的颈椎病类型,其病因主要是青少年长期的不良坐姿,伏案学习工作及长时间的电脑前操作,从而出现颈部肌肉僵硬及软组织水肿等多方面的颈部生物力学的改变,主要是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引起生物力学的综合性失衡,病情迁延日久则会发生椎体失稳、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及小关节的紊乱,对颈椎周围的血管、神经、脊髓等软组织产生压迫、刺激,从而出现相应的颈椎屈伸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黄德尤对156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的探讨及分析,指出颈椎生理曲度的异常是青少年颈椎病的重要影像学特征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有颈肩部肌肉酸痛、僵硬,疲劳、受累后易加重,且部分患者还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认为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类型多数为颈型颈椎病,其次为椎动脉型。X线表现上多为非骨软骨性改变即颈椎生理曲度的异常及颈椎失稳,而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占研究病例的91.7%。此类颈椎病发病程度较轻,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临床治疗上主要以手法、药物、理疗为主。孙保和等对500例青少年颈椎病进行治疗观察,认为青少年型颈椎病是以颈椎曲度病变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为主要特点的颈椎病,而根据青少年自身身体的可塑性强,青少年的生理曲度改变是完全可校正和恢复的。

二、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

一般认为颈椎的力学主要由内源性稳定即椎体、椎间盘、韧带之间的力学关系和外源性稳定即颈项部肌肉群及筋膜之间的关系两部分组成。中医骨伤科在颈椎病治疗的特色在于以手法为主,主要通过:①理筋手法:运用手法缓解由于长期的不当坐姿及伏案工作导致的颈项部肌肉群的僵硬及筋膜的水肿,从而改变颈椎外部力学环境的平衡。②正骨手法:通过手法针对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后所致的颈椎内部力学结构的失衡,进行对颈椎内部,如小关节、初带、间盘及椎体间的力学稳定性的重建。

三、运动疗法

现代运动疗法是以医学科学和运动科学为基础,促使疾病康复的疗法,是现代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运动是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刺激,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增强全身的体力和抗病能力,从而有健身延年的功效。颈椎康复锻炼要重视力量和韧性的练习。颈椎病必然导致肌肉力量减弱、退化、粘连,使肌肉、韧带弹性减退。因此进行伸展性练习使肌肉韧带牵伸开,使肌肉、韧带柔韧性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非常重要。颈部的运动治疗,可对局部颈肌进行锻炼,增强肌力,缓解肌肉的挛缩紧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恢复肌肉功能,加强颈椎周围的控制度,提高颈椎的稳定性,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用于防治颈椎病的运动疗法大致归为颈椎静力性运动疗法和颈椎动力性运动疗法两种。这两种方法都是对椎旁肌肉加以锻炼,进行收缩运动、抗阻运动或牵伸运动等。主要针对恢复颈椎椎旁肌肉力量及弹性,改善颈椎活动度,且不会加重颈椎病的病损状态的锻炼为主。笔者认为在颈椎病急性期,应该以颈椎静力性运动疗法为主。在颈椎病恢复期,随着颈椎病损状态的改善,稳定性提高,椎旁肌肉力量增强及弹性恢复,此时应该在保持颈椎静力性运动的基础上增加颈椎动力性运动,以恢复颈椎的活动度,从而逐渐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功能。

四、小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作息习惯,这致使颈椎病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颈椎病的发作不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与生活上的不便,更为本就不富裕的年轻人群体带来了一笔不菲的花销。随着体医结合的提出运动与中医按摩手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帮助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避免或减少因颈椎病带来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赵书会,马楠.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的临床价值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5):128. 

[2]张雪.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的临床意义[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2):164-165.

[3]李芳.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疗法的临床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540-1541.

[4]谭秋翔.推拿配合运动疗法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1):111-112.

作者:吴乾 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