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类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类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学类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暴露了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漏洞。研究生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但研究生进行实验过程中,多存在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工作内容不全、监管体系与设施不全等问题,所以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愈加重要和紧迫。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医学类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剖析日常管理工作的不足,针对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给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建议,以期能为高校医学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医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研究生教育的规模逐渐增加,我国研究生的总数也突飞猛进,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80万人[1]。结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和模式以及各学科专业,不难发现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实验室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安全、有序的运行是各项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前提保证。

1医学类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政府及高校均加大了实验室管理工作,同时也制定实施了许多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可归纳为:“严进、盯牢、防控、管出”四大块内容。(1)“严进”:严格管理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加强实验室的准入制度,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如安全培训、仪器培训、知识考核、操作考核、实操演练等措施[2],多方面严格管控研究生的准入,以期在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前建立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并初步具备各种防范意识、紧急应对能力,以及干系重大的责任意识和规范的实验操作[3-4]。值得注意是,在研究生准入培训工作中从专业领域,加强专业安全培训。以研究生专业为背景,从专业形式特点上强化实验安全内容,规避无重点无范围的全部列入学生的学习内容。譬如,分子生物学实验易涉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等生物安全问题;化学类实验易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化学试剂。对于大型交叉学科综合性实验,安全风险点较为复杂,需要引进学科专业型人才,搭建跨学科多专业综合性管理队伍,多方面、多维度进行实验室管理。(2)“盯牢”:在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之后,大多数研究生对实验室的全安管理工作逐渐适应,并能良好的遵守。但是以自主管理为主的研究生,随着实验工作的推进,易出现思想麻痹、懒散、“钻孔”等情况[5]。此时盯紧研究生的安全工作尤其重要。所以,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实时监控系统可有效使用,同时进行“日巡视、周检查、月排查”时刻保持对实验室安全的监督。(3)“防控”:长效监督、持续开展安全隐患防范工作,是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重心之一。对未知的安全突发事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关键是提高实验者对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通过制订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配套安全设备[6],采取正确的操作规程,杜绝隐患;把各种风险降低到最低,把突发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4)“管出”:对于研究生实验工作结束离开实验室,也要进行必要的管理工作。在研究生实验过程中,势必存有很多试剂、样本、耗材、数据等物品,对其进行必要的归类管理、分类清理或者转移,既是对个人实验工作的完整收尾,又是对有限空间的再利用。这部分工作也是部分实验室易疏忽管理的内容。对此,实验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管出规章制度与程序,明晰办事流程和内容,以防遗留安全隐患。研究生实验室管理体系流程,见图1。

2医学类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

现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工作日益严谨,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2.1实验室安全意识易淡薄、动摇

不论是实验室中的研究生,还是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在“准入”工作或例行安全检查之后,随着科研实验的长期开展,实验者易疲劳,管理者日常工作的繁重,二者均易产生忽视、遗漏、麻痹等思想行为,安全意识易发生动摇、淡薄。据统计,100起典型实验室安全事故中,人为造成事故,比例高达58%[7-8]。

2.2安全工作主动意识不够强

因实验室分配、实验空间受限、实验硬件设施固定等诸多原因,研究生对主动加强实验室安全方面,思想不够强烈。部分实验室因安全工作职权不清晰、责任不到位、专项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对主动加强安全工作的主动积极性也不够强。2.3实验室安全内容不够全面实验室安全涉及方方面面,诸多细节,稍有疏忽、遗漏微小问题,都有可能产生风险事故。譬如:学生易忽略生物样本、试剂等对环境的污染。长期实验工作后,研究生易忽视实验对环境的污染等不安全因素。实验过程产生的三废,排放量虽小,但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局部或瞬时区域污染物浓度过高,易造成极大安全风险。与此同时,若实验室污染物的长期持续外排,还会在自然界和生物体内产生累积效应,造成持续危害,难以消除。

2.4实验室安全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安全制度包括管理体制、监管体制等。高校因发展要求,会建立不同功能的实验室,或同一实验室接受不同研究内容的研究生。实验室多人负责;研究生角色多样;专业人员在制定安全制度体系时易难落实,难监管,管理开展不利等情况。

2.5实验室安全设施不齐全

医学类实验室既有普通实验室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实验室安全设施的配备上要两种特性兼备。实验室在保障消防、防疫、废弃物净化设施、废液回收、监控系统等基本安全设施上,也要兼顾生物样本处理设施、生物毒性制剂配套设施等,否则易顾此失彼,形成安全漏洞。2.6实验室安全管理专项经费难以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耗费大,但又不产生经济效益的专项支出。部分实验室受制于专项经费易波动等不良因素,造成安全管理专项经费难保证,进而导致实验室安全硬软件设施不完善等后果,形成恶性循环。

3医学类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补充建议

基于上述医学类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完善补充建议,完善工作内容,以期推进实验室安全工作进一步提升。(1)多样化强化人员安全意识重要性。传统实验室安全意识工作,多通过培训、讲座、演练等方式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现在,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可通过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多方式、多形式,抓住学生兴趣开展安全教育。如动画模拟紧急救助过程、手机APP答题、直播知识讲座等,最大化的利用优势资源,服务工作开展。(2)通过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全管理体系EHS(Environment环境、Health健康及Safety安全)[9],建立符合当地实验室的EHS管理体系,保护环境、改善实验室环境、保护实验者的安全[10],这也是当下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需要强调研究生的内容之一。(3)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另一有效保障,就是有效完善的防护设施,如报警系统、喷淋装置等,尽可能的健全完善实验室相关的应急设施,并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尽可能的避免或者降低突发安全事故。(4)此外,实验室管理部门可以分析工作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安排研究生以安全工作协管者身份,参与安全管理工作[11],既提高学生个人安全管理主动意识,又可以协助参与日常管理和排查工作,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角度开展安全工作,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和被动紧迫性,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因此,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奖励体系[12],系统明确研究生参与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4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工作重要的基础设施,如何保障实验室安全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随着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对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日益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但高校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高校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以人为本、遵循科学发展是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以此理念建立适应于学校自身特点的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R].2019.

[2]赵晓杰,甄明,魏臻.探析高校化学实验室研究生安全管理措施[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7):43-44.

[3]尹东.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化工管理,2020,1:79-80.

[4]赵娜,黄巍,黄跃斌.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3-14.

[5]韩玉德.高校研究生使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4):293-296.

[6]李嫄渊,吴淑燕,黄瑞.病原微生物学研究生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3,16(6):125-127.

[7]朱春凤,杨柳,刘晶,等.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系统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9:170-172.

[8]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4.

[9]李福顺.高校实验室建设及安全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331:27-29.

[10]袁逸佳,李晓洁.高校药学实验室的EH&S管理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238-241.

[11]梁宏伟,王玉兵,陈发菊.浅谈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研究生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7):92-93.

[12]吴尊义,谈国凤,谢湖均,等.研究生参与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5):299-302.

作者:姜艳 李松波 苏莉莉 曾怡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