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工电子类教学与教材协同性研究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工电子类教学与教材协同性研究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工电子类教学与教材协同性研究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社会和各行各业输送高质量、高技术人才已经成为电工子类教育的基本目标。而传统的电工电子类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与教材衔接不足的问题,因此电工电子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中心探讨电工电子类教学与教材的协同性。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教材;协同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世界教育也在逐步向素质化、创新性教育转变。在此影响下,我国教育行业也开始转变其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其教学方法,并通过教材的创新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教学的内容。在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教育从业者能够极为便捷且快速的获得大量的、优质的教学所需的信息内容,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的范围。在电工电子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材仍然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直接影响着电工电子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研究电工电子类教学与其教材的协同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工电子类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效率,还能够进一步在我国推广研究性、创新性教育,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当前我国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从我国当前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来看,多数学校在开展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时仍然存在专业教学的通病,即重理论而轻实践,日常基础教学内容多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而电工电子技术类的实验课堂相比较而言则比较少。而造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教学内容的不合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内容中本身有许多的实验素材,教师在实验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通常进行的就是教材中存在的实验,而且经常是通过理论式的表达来验证实验。教师没有合理安排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中的验证性实验的占比,增加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教学内容。同时,部分教师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设备的运用,造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影响其教学效果。

(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所选用的教材质量差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数字集成电路、电子技术模拟等等知识,以此其选用的教材范围应该更大,内容也要更丰富。但以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采用的教材内容并不全面,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脱离,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通过教材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中存在许多孤立零散的专业知识点,这不仅给教师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和负担,还不利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进行。

(三)学生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缺乏实验操作的训练以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教师是实验教学的主导者,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操作来观察和学习相关知识内容,自身实际操作的机会比较少,因而导致电工电子技术的学生普遍较弱的动手操作能力。终上所述,电工电子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必须有所改变,有所创新。以我国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基础,教育机构及教育从业者要积极改进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广泛的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其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电工电子类教学与教材协同性的研究

(一)电工电子类教学理念与教材建设理念的协同性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而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通过教材能够清晰准确的向学生传递专业的理论知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相关教材中不仅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载体,还是电工电子类教学理念的深刻反映。所以,作为知识和文化信息的载体,教材连接着电工电子类教学的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够有效保障电工电子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随着电工电子类教学理念的改进和创新,其教材建设理念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电工电子类教材的建设理念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电工电子类教材内容观念上的更新。电工电子类教材体系中并不是简单的罗列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而应该体现出电工电子类教学的历史和文化,比如理论知识的发现和发展、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等等内容,而不是单一的描述枯燥的理论内容。教材作为知识和文化教学的主要载体,实际上也是人们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认知的体现,还是人类学习和探究电工电子技术的思维历程的体现。所以,电工电子类教材的内容选择和编排布局要与人类的认知规律相统一,与电工电子类教学理念的相协同,使教材在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好工具的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电工电子类教材内容观念的更新,使得教材在为教师“教”与学生“学”提供有价值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提供依据。第二,电工电子类教材体系上的更新。教材体系呈现的是电工电子类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能够体现每一个专业学科课程与专业教学课群的紧密联系。每一个专业学科课程都有其教学知识体系,而专业教学课群则包含了多个学科课程。因此,更新电工电子类教材体系就需要将每一个专业学科有机组合成一个优质的课群。电工电子类教材要以电气信息大类学科为基础来建立电工电子类课程课群,通过该课群来架构电工电子类教材的知识体系,有机结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中的理论、方法和实际运用等等教材内容,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工电子类教材体系。第三,电工电子类教材内容上的更新。电工电子类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体现出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先进性。当然以往电工电子类教材中的经典知识和基础知识仍然排在教材选择之列,但是也要更加关注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将基础理论知识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利用计算机的现代化计算方法和仿真技术来进行实验和解析。

(二)电工电子类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协同电工电子类教材内容集中呈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保持电工电子类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协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而言,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包含该学科中有价值的课程知识,并且一定程度上反映专业教学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呈现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协同电工电子类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时要积极关注当前该学科的发展现状,了解和把握其发展趋势,教材内容要以此为标准进行素材的选择,使教学内容在满足电工电子类教学课程体系的同时符合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除此之外,教材内容在素材的编排上要详略得当,丰富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使其符合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需求。电工电子类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叉性学科学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面对鳞次栉比的教学素材时,不必争论知识的有用无用,而应该在其教学课程体系的指导下进行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知道,电工电子类教材并不是百科全书式的,而是从教学素材是否是必需学习的专业内容,是否对课程和课群来说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进行判断,根据教学素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决定教学素材是否可以纳入教材,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且在教材中纳入教学素材时也要针对不同素材的性质进行简要型、基本型和系统型素材的划分,以此来保障教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在电工电子类教材的内容叙述方面要关注到人类认知的规律,以及理论与理论、理论与实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复杂的理论概念和实验原理简单化,用流畅简洁的语言呈现专业知识的丰富内涵。同时,教材内容必须将专业课程学习的重难点突出呈现出来。电工电子类教材内容通常围绕定义、性质和应用三个部分展开,而电工电子类学科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因而其内容叙述应该以数学概念来升华定义,以物理概念来阐述其性质,以工程概念来拓展其应用。其教材内容间要承上启下,由此及彼的归纳教材例题,并以实践探索为基础选择应用习题。最后则是电工电子类教材表现形式的选择。除了传统的纸质课本教材,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电工电子类教材还可以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教材立体化主要就是将每一个学科的教材与其所在课群的其他教材有机衔接,降低教学内容的重复度,避免学科与学科教学间遗漏部分交叉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形式多样的电子教材,将其与纸质课本教材结合起来,通过内容的互补来完成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实现电工电子类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协同性,从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上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便于其形成完整的学科认识。

(三)电工电子类课堂教学方法和教材知识结构的协同电工电子类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三点:一是在教学中保证有效知识的传授;二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其运用知识的创造力。所以需要协同电工电子类教学方法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让两者都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使其更好的完成知识的传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提升。以电工电子类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为基础改进其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衔接,有机结合教材中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解析方法,在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推动其全面发展。因此,在电工电子类教材的知识结构上也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有机的组织教学内容中的事实、概念、理论和方法,确保教材内容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电工电子类教材要改变以往知识的简单再现,应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动态化其内容,补充与人类对电工电子领域的探索和应用历程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知其然,更指示器所以然,使其能够学而致用。所以电工电子类教材的知识结构要有机融合教学内容中的事实、概念、理论和方法,通过认识知识的背景,分析知识中重难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来建立教材的知识结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给当前电工电子类教育改革带来新的生机,与此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综合性和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电工电子类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和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责任,因此其教育改革也应该紧随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脚步,积极创新其专业教材,改进其课堂教学工作。通过协同电工电子类教学与教材,整合优化当前的电工电子类教育,激发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的热情,提高电工电子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蓝芳芳.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4):150-151.

[2]徐顺清.创新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路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

[3]高杨,赵海滨.高职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探讨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16).

作者:王敏琪 单位: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