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电工技术课程开展方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中职教育逐步走上信息化教学之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让课程更具资源特色,更加突出资源主体。电工技术是中职电气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很难理解。立足于电工技术课程的作用及现状,研究分析了信息化环境对提升电工技术教学效果的作用,针对信息化技术背景下中职电工技术开展方式进行分析,实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方式
“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让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变革的今天,随着宽带“提速降费”政策的落实,信息化技术也逐步渗透到中职电工技术中。电工技术作为难度偏高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让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以多样化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展现出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电工技术课程的作用及现状
电工技术课程是中职理工科专业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作为多门相关专业课的基础,对中职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电工和电子电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运用方法等知识,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解决毕业后就业问题意义重大,但是往往因为学校实践设备相对落后,很多实验无法展开,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在规定的课时内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信息化环境对提升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作用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在开展电工技术课程时可以融入信息化技术手段,例如仿真软件、微课等形式,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改进。
(一)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
在信息化环境下,在电工技术课程中采用仿真技术或者微课等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化手段的引入能让学生获取知识点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由原本的只能从课堂老师讲解或者课本上获取知识转变为通过网络等方式多渠道获取知识点,取百家之长,同样的知识点能够根据需要借鉴不同老师的讲解方法,多角度地分析和掌握课程内容。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可以采用慕课、腾讯课堂和虚拟仿真等方式来呈现,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从多角度获取知识。
(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学资源,可以借助互联网的途径将教学资源传播到欠发达地区。例如,很多贫困地区的中职院校资源匮乏,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在线直播或者转播的形式同步其他中职院校的资源,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知识的全球化。另外,中职学生在电工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部分知识点较难掌握,可以通过反复查看网络资源,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将课堂知识学习贯穿到日常生活中,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中职学生很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利用文字、色彩和图案等元素结合课程知识进行教学,在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视听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大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获取程度。例如,在讲授“电磁感应和楞次定律”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利用传统方式很难形象讲解。但是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后便可以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运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观看,通过鼠标对画面进行控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互感现象,同时教师辅助理论知识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方式。可见,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育体制的革新。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前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按照授课计划精心设计电工技术课程内容,以微课的形式放在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上,供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随时查看和学习。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后台数据能够充分对比出各种方案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在技术层面和思想层面不断提升,本着专业的态度,朝着最新的课改方向转变,以最合理的方式优化教学结构。另外,教师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梳理中,要反思每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真正做到完善课堂、分层次教学等目标,调整教学结构和思路,打破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信息化技术背景下中职电工技术课程开展方式分析
(一)应用多媒体和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
中职教师在电子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技术来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优势,抓住当前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潮流,利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在电工技术中充分而有效地展开5G应用,从而构建以新生态和新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另外,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中职教师应借助翻转课堂、多媒体授课等教学模式,让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同时在课程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中职教师可以借鉴目前已经开展的翻转课堂和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教学形式的中职院校相关教学经验,再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习惯,设计出最符合中职学生现状的教学体系。运用多媒体和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教学模式,采用多元融合的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构建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中职电子课堂的标准化教学内容,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置。例如可以采用网络投票的形式,让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并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学形式,打造“软件+硬件+内容”的教学布局。教师和学生共同充实线上和线下的电工技术教学链条,向更长远的方向延展教学理念。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堂知识复习和检测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中职学生在学完课堂知识之后,必须要及时复习和巩固知识点,才能让学到的知识更加扎实,也要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做出成绩反馈,学习效果才能显著,这样反馈的范围越大,信息也就越准确,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教学能够通过在线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重难点突出,对重要知识点能够做到强化记忆,课堂知识的复习更加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计划定准复习目标,让学生可以通过课下自行学习的方式进行在线复习,为学习新课内容打好基础。课后时间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课后练习,充分巩固已学知识点,同时设计拔高题目,延伸学习层次高的同学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解题思路,为检测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当堂结尾或者下一堂课的开始设置检测环节,对重点知识和代表性的习题进行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巩固重难点知识,同时对于学习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和点读,针对信息化平台后台的数据严格把握好教学检测和复习进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可视性弥补部分实验的不足
电工技术中涉及部分电学和物理学的实验,但是这些实验都相对抽象,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实验设备的陈旧,很难形象地呈现实验现象和实验内容,无法让学生深刻地掌握实验中的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可视性展开教学改革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在课件中呈现现实实验中极短时间的实验过程。例如,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际实验非常短暂,很难展示实验进展,这时,教师可以模拟充放电过程,用慢进的方式在多媒体中展示,让学生能够形象地体验这个进度,对知识点的印象也会加深;另外,一些电路相关实验危险系数高,也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可视性进行模拟,让抽象的知识点生动起来。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工技术课堂教学问题的充分探究,剖析了信息化环境对提升电工技术教学效果的作用,通过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教师可以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同时,本文针对电子电工技术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来构建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希望中职电工课堂能够切实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根源上增强电工技术标准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加有效地把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希.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教学空间建设探究:以五年制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1):93-96.
[2]王青.信息化背景下中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探讨[J].成才之路,2020(35):71-72.
[3]崔雪梅.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5):99.
[4]陆赛荣.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技术课程中教学应用与展望[J].数码世界,2020(12):158-159.
作者:杨丽平 单位:福建理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