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工技术课改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工技术课改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工技术课改对策

一、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层次不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享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队伍日益壮大,近年来,全国高职在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学生人数增多的同时,学生的结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有的学生是高中毕业的,这部分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踏实;有的是通过对口升学被录取的,这一部分学生相对来说,理论知识缺乏;甚至还有少部分是高中时候的文科生,基本没什么理论基础。面对这种情况,对课堂教学和教材的选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沿用了以前的“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做题配合”的传统教学模式,对教材中少的可怜的实验只是应付了事,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专业知识只掌握在层面上,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到工作单位后什么都不会,为了适应新的岗位,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招的高职员工进行重新培训,从而造成了时间和人力的浪费。

(三)教学理念落后

我们国家高职教育的现状是:沿袭几十年来专科的学科型培养模式,把高职教育和普通的专科教育混为一谈,完全是本科的压缩饼干,开设的课程与普通专科没什么不同,在整个的课程设置中,仍然把高等数学做为主课来开设和讲授,英语课也看的至关重要,数学、英语和政治这些基础课占据了学生整个在校课程的一半,有点本末倒置。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认为使用什么教材,就应该按教材的要求把内容讲授完,认为以前的理论非常重要,不能接受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教条主义严重。

(四)教材选用呆板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选用电工技术教材时,仍然是以前那种枯燥、理论深奥、以计算为主,教材中少量的实验也是以验证性为主。教学内容与职场严重脱节。许多学生对课本理论掌握的非常牢固,再难的课后题都能迎忍而解,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到应聘的时候却屡屡碰壁。即使找到了工作,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上也没什么用处,让学生失去自信心。

(五)教学资源缺乏

教学资源的硬件和软件都比较缺乏。软件方面,第一,师资队伍不够壮大,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人数的扩招,教师人数不足,教学任务过大,导致这部分教师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教师专业水平有限,许多院校的电工技术教师都是由普通基础课教师转型的,对电工中前沿的东西很陌生,有待于优化。硬件方面,实验设备不足,只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对于高中生来说,验证性的实验很重要,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只需要记住结果,用结果会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验证性的实验对于高职生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已,完全可以取消。各高职院校应该想办法加大动手实验设备的投资。以上是目前高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困扰该学科教学发展的瓶颈①,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二、电工技术课程改革具体方案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本次在北京新媒体技师学院的学习,结合近十年来的教育经验,笔者认为电工技术课程必须改革,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初浅探讨。

(一)改变教学理念

电工技术实用性很强,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各种工作中常常用到,也是电类专业学生最关注的“电工上岗证”和“维修电工等级证”的必考内容。②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同,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教学理念的改变要从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开始,要放弃“以课本与教案计划为宗旨”的思想,建立“教授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观念。

(二)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数电工技术课程教材以理论为主,理论内容较多,实践内容很少,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内容更少。学生毕业后,不具备从事电工专业相应岗位的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给就业带来一定困难。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教学没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必须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在教学内容上,我个人提倡“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也就是给每个大知识点找到一个载体———实训项目,当然载体的选择特别重要,首先要与生产息息相关,以便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使许多相关的知识点都通过这个项目体现出来,使学生很轻松地在实训环境中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给学习留下深刻的印象。“项目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项目去学习,这样更能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在知识点的处理上,为了避免课时不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压缩讲授内容,缩短讲解时间,增加学生讨论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时间,给学生创造思考和动手的机会,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正确运用。

(三)建设特色教材

传统的电工技术教材在内容上是按电路基础知识、正弦交流电、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和电动机五大部分编排的,每一章之间相对独立,联系较少;各种定律和定理的推导和应用,如:支路电流法,网孔法,戴维宁定理等大幅度占用了教材内容。而实践动手内容微乎其微,如:在三相电路中,教材更多体现的是对称和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相、线电流和电压的计算,而和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室内布线问题却没有体现。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最好的知识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课的重要依据。新教材不管在教育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做重大改革。在教材内容选取上:增加电工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删去陈旧和重复的内容。保留基础的、实用的东西。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应体现重应用、重实践、重新颖。在习题方面:大胆删除传统的、封闭性的、定量性的习题,增加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与实验。教材内容的深度上:同时为了解决课时问题,可以适当删除课程中较复杂而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对一些公式,定理和定律,点到为止,对理论内容的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适当增加PLC等新技术内容。在教材形式上:有的学院教学设备很完善,但往往忽视了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之间的相关性,沿用传统的,先理论后实验,在教材的编排上,把理论知识按每节顺序排完,每章的最后,再安排实验。许多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先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本章所有知识告一段落后,再对课后实验进行教学。导致教学理论内容与实验需求知识不能很好地紧密衔接,较为严重地影响了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前面提到的“项目驱动”来按排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岗位实践需求,把电工技术课程分为几个项目,项目大小不限,只要是个完整的任务过程即可。对于大的项目,可以把它分为几个小的任务来完成,再在每个任务后面给附加上本任务所需求和知识点,把理论贯穿于实践中。

(四)灵活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项目驱动法的特点,上课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法进行,分组讨论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分组探讨中建立信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传统的实验课是学生在教师制定好的的实验步骤下完成实验内容,测出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这对一些纯理论的验证性实验无可厚非。但对于实用性较强的电工技术课程不可采用,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小组,组成几个小团队,对于一个项目或者任务,让小团队讨论需要什么元件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出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案。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合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五)完善考核制度

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③,面对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电工技术课程,期末一次性卷面考核方式很难全面地、客观地对学生一学期学习成绩进行公平的评定。由此,对考核方法也要进行改革。为了最大程度地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日常行为考核和实验考核两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日常考核记录,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如:出勤,作业,回答问题的情况,都要注意收集记录。实验课的考核成绩由个人实验报告、基础实验操作和小组得分三部分组成。在基础实验中小组长对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记录在案,作为考评依据。考试成绩,指的是最后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考评实验项目得分。

(六)强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也是教学的先行者,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同时,自身的知识也得提高,俗话说“打铁先得自己硬”。作为行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工作者,教师有责任了解这个行业,从最基础的接线方法,到前沿的自动控制等,教师都要做到了解甚至掌握。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实用型、高级技术应用型的人才。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可以选派没实践经验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还可以选拔优秀教师深入用人单位调研,了解、学习学科前沿动态。以上是笔者通过自己近十年来的教学经验,结合外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对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贡献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