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新性动画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性动画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创新性动画教育论文

一、角色设计的创新

所谓创新性,指所设计的角色必须是个性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动画角色设计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不同作品中角色形象的唯一性

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应该是唯一的。笔者以为,设计师在进行角色设计之前要仔细研究剧本,根据对角色的描述,综合故事发生的年代、地域、环境等因素,设计出符合剧本内容的角色,使得角色在外貌特征、习惯动作、表情动作、肢体动作、口型、服装配饰等方面都具有原创性。

2.相同作品中各个角色的唯一性

在同一个剧本中,每个角色都要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设计师要根据每个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征,为其设计出区别于其他角色的造型,创造性地将文字剧本所描述的角色转化为具体形态的视觉上的角色。

3.各个角色性格的唯一性

动画角色设计不应只停留于在画纸上呈现出线条和色彩,设计师要努力思考如何通过表现手段将角色所包含的性格特征塑造出来,使平面上的造型成为一个有立体感的、活生生的形象,即具有独特个性的、典型化的角色形象。

二、角色设计的民族性

“民族是基于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或多个共同体的总和,是由人按照一定社会关系组成的大群体。”①2,77民族性实际上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特性。

1.民族性实现的条件

抽象的民族性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才能表现出来,民族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第一,民族性在艺术作品中的实现必须要以艺术作品为载体。脱离载体的民族性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艺术作品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具体存在。民族性隐藏在艺术作品中,需要接受者去理解。第二,民族性的实现必须依靠主体的认识和理解。民族性没有主体的认识和理解则无法实现。因为每个主体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不同,其所认识到的民族性就有程度上的差异,主体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受很多条件限制的。第三,民族性的实现需要民族化的手段。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一”。加78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某个民族特色的手段或技巧,其他民族也可以借鉴来表现本民族的民族特性,所以运用某种民族化手段和技巧并不一定表现该民族的民族性。如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虽然运用了中国某些民族化的手法,但其表现的是美国的思想和民族特性。

2.动画角色中的民族性

动画角色中的民族特性,是由动画创作者的民族性和文化观念(包括审美观和价值观)决定的,是创作者本身具有的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自然体现,其形成过程是创作者自身修养的积累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动画师设计出来的角色,总能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心灵体验,也就是说观众通过一个角色就可能判断出这部动画属于哪个国家。

(1)中国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就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特征,如中国儒家的“仁”“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等,它们或多或少地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意识深处,表现在每个中国人的行为举止、思维习惯中。虽然民族性是一种抽象的特征,但它可以通过具体事件或作品表现出来。如,国产动画片《三个和尚》中的小和尚、高和尚、月半和尚造型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采用中国绘画简洁写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完全表现出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既具有幽默感,又给人以朴拙、善良的美感。角色出场的时候,分别配以小乌龟、蝴蝶、小花、小鱼等形象,使整部动画体现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推己及人”的思想以及佛教中“不杀生”的戒律。

(2)国外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民族性

老鼠是现实生活中人人喊打的“四害”之一,但其在美国动画《料理鼠王》里成了烹饪高手,能够烹调出广受欢迎的美食。这种典型的美国式幽默背后蕴藏着美国精神,夸张幽默的角色设计满足了观众对一部商业娱乐动画放松心灵的期待。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每一部作品的场景都非常细腻唯美,其动画角色造型的原型大都来自生活中的邻家小妹,清新纯美、勇敢坚韧、贴近生活,既反映了宫崎骏本人对人、自然、理想的思索,也反映了日本这个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角色设计的受限性

动画作品中的角色一般都承载某种文化思想、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浸染人类的情感内容,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之一。角色的设计涉及美术(手绘)、文学(剧本)、音乐(为角色编配具有个性化的音乐)、计算机(制作软件)、商业策划等各个方面,因此它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1.制作主体的制约

动画角色设计一般需要集体共同创作,尤其是大部头的作品,因为它所涉及的制作主体包括艺术类和非艺术类的创作者。

2.专业水准的制约

动画角色设计的艺术水平高低取决于核心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文化修养。角色设计是动画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它的设计直接取决于导演、编剧、动画设计师等艺术水平的高低。

3.市场因素的制约

动画角色设计受市场的制约。当下的艺术作品一般都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动画作品表现得尤为明显。动画制作作为一个专业团队的生产活动,投资成本高昂,制作公司在制作前一般都会考虑能否回收成本,如果不能回收成本,公司可能因此而破产。作为动画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角色设计同样面临市场因素的制约。

在设计动画中的角色时,设计师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角色的设计不能过于复杂,否则会提高制作成本。第二,角色的设计要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差别。受众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地域环境、喜好以及对当下流行元素的接受程度等方面,都是设计师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如,当制作4一6岁的儿童观看的动画片时,设计元素应简洁明快,颜色应鲜艳亮丽,角色形象应尽可能甜美圆润,如《大耳朵图图》中图图的角色设计。而适合成人的动画片则要尽可能地多元化,在角色的塑造上应赋予人物一定的特征。第三,角色的设计要考虑后期衍生品的价值。

一般卡通类型的角色设计后期市场开发的空间比写实类型的更广,除了可以开发出音像产品,还在主题公园、舞台剧、玩具、文具、服装、图书、游戏、生活用品等方面有广阔的开发空间。如,迪士尼的动画角色设计以卡通类型为主,其市场开发的空间就很大,其主题公园以及其他市场衍生品非常丰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利润,从而带动其动画产业顺利发展。综上所述,动画角色设计的主要特性是非常明确的,是角色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则,也是整个动画作品乃至动画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容小觑。

作者:叶敏 单位: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