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石雕造型的数字动画表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关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底蕴丰厚。在关中民间也遗落着许多的建筑石雕,上面有许多精美的石雕纹样。近年来数字动画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广泛的应用在许多领域。而关中建筑石雕造型的数字动画的表现是采用拓片的形式来制作完成的。这是一次传统的技艺拓片和数字动画的完美结合,也是古今的一次融合。
关键词:关中地区;建筑石雕;造型;数字动画
一、关中建筑石雕的研究现状
关中地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曾经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对于关中建筑石雕的存在也是有许多的。现在在民间对于关中建筑石雕的保护不是特别好,许多建筑石雕的载体也都无法实现它的使用价值。现在多被收藏在关中民俗博物院和中国唐苑,以及一些收藏爱好者手中。这些载体有拴马桩、上马石、抱鼓石、柱础石、太平缸等等。这些载体也为关中建筑石雕提供了舞台,在能人巧匠手中将石雕上的纹样活灵活现的雕刻出来。
二、关中建筑石雕载体的研究
拴马桩是关中的一个特色,现在多存在关中民俗博物院和西安美术学院的校园中,数量多达一万多根。拴马桩多放置在大家门户的门口,有着庄户人家的华表之称。拴马桩的作用就是拴马,古代马作为主要的代步工具。拴马桩分为桩首、桩颈、桩身、桩座四部分,拴马桩多是用青石和黑青石材料制成的。桩首上多为圆雕雕刻完成的动物、植物、人物造型为主,在桩颈部分也有植物的浮雕雕刻,雕刻的这些也都是含有吉祥寓意的纹样。上马石顾名思义就是用于上下马时脚踩的石头,在关中地区主要放置在门口的位置,常与拴马桩搭配使用。一般就是放有两块,一个用于上马一个用于下马,由于对于下马的忌讳,故而大家一般不说下马石。上马石从侧面看呈L型,有两层台阶和三层台阶的。上马石的材质有青石和汉白玉两种。上马石在其周围都雕有浮雕,除脚踩的部分其余都有纹样。抱鼓石是用于门的位置,古代的门为木制的,为了让门防潮和加固门故在底部放有抱鼓石。抱鼓石属于门枕石的一种,门枕石的形状还有方形的。鼓形抱鼓石是由青石和砂石材质完成的。抱鼓石是造型比较独特,是在方形的座上雕有鼓形的石雕。其鼓形的石雕上也会有圆雕,圆雕的造型有狮子的也有雕有麒麟等瑞兽的。柱础石是放置在支撑房屋重量柱子的下面,柱子都是木制的,其作用是防潮和承重。关中建筑的柱础多圆形、方形或六棱、八棱为主,后来出现了鼓式、瓜式、覆盆式、兽式、四方式、圆柱式及复合式。柱础石在周围处会有装饰,装饰的纹样有植物类的、器物类的等等很多。太平缸是放置在院中的里面盛满水,是用于灭火的。太平缸的其它用途有装饰和养鱼的功能。太平缸的形状有扇形的和方形的,材质多为青石和沙石。太平缸的周围三面有装饰的纹样,一般的题材有戏曲故事、神话故事、人伦纲常等。精致的太平缸现存放在关中民俗博物院的多,有的也在中国唐苑,中国唐苑的比较小巧,应该是从民间收集上来的。关中民俗博物院的太平缸是在一些大户人家里面的,更加精致,涉及到纹样也就更加细致。中国唐苑的一些太平缸在其背面雕刻有文字,如倒福字、山清水明、时和景泰等字。对于这些载体的研究,可以发现关中建筑石雕造型的特点就是精雕细琢的,因为在关中这里建都时间比较长,对于石雕的尺寸和纹样的把控完全没有僭越的。对于现存的关中建筑石雕大多都是明清时期的居多,有使用价值、装饰功能、也有镇宅的功能。对于石雕材质的应用多是青石和沙石的居多。关中建筑石雕的运用技法多是圆雕、浮雕、线刻为主。装饰的纹样是吉祥的瑞兽、植物类、器物类的居多。这些装饰纹样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说法。
三、数字动画的表现方式
数字动画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动态画面,并非真正意义的动画片;另一方面是指与传统动画相对应,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创作的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结构、人物关系的动画作品。数字动画可以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两种,二维动画就是平面的动画设计,没有立体感。主要运用FLASH等软件制作完成的。三维动画则是有较强的立体感的,主要运用3DMAX和MAYA软件制作完成的。
四、关中建筑石雕造型艺术进行数字动画表现的方法研究
关中建筑石雕的纹样有着很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利用传统的技艺拓片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来完成数字动画的展示。拓片是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属于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通过实地调研时对于关中建筑石雕进行拓片制作,从中选出适合的纹样当作动画背景。再将太平缸的正面纹样当作舞台,背景是在抱鼓石侧面拓下来的纹样。最后在二维动画软件FLASH中制作完成最终的数字动画,再通过PR软件进行配音和配乐。最后是将关中建筑石雕上的纹样活灵活现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展现出来,让静止的石雕装饰纹样运动起来,带给人们更加美好的视觉体验。
五、总结
关中建筑石雕造型的研究是很有艺术价值的,将其用传统的技艺拓片的方式与关中建筑石雕纹样的结合让其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非常有利于对于关中建筑石雕的保护,也让能人巧匠的雕刻的纹样以新的一种方式被大家认同和接受。同时也可以将传统的拓片技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现在的关中建筑石雕多被放置在关中民俗博物馆、中国唐苑、西安美术学院等地方的室外,没有很好的起到保护作用,对于日经的风吹日晒必定会对其雕刻的纹样有所损伤,所以现将其纹样进行拓片的制作,更容易以图片的方式流传下来,这会对以后关中建筑石雕艺术的研究留下弥足珍贵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军.关中地区民居石雕艺术研究[J].唐都学刊,2016.01.[2]李永轮.陕西党家村民居建筑装饰特色[J].文艺争鸣,2010(18):130-140.
[3]李文英.民居瑰宝党家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王长启.富贵人家门前的上马石[J].收藏界,2012(10).
[5]黄欣.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动画技术应用和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8):226-228.
[6]陈强.数字动画的民族艺术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维护[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93-98.
作者:刘玉晓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