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不仅有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而且有利于加快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脚步。本文首先对环境艺术设计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对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展开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针对度假酒店的民族文化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文化传承
0引言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且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不仅是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沉淀与累积,也是我国先进思想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对中华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有重要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的开展,旨在通过改变空间环境的方式,达到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目的。使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较好地展现出来,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均具有积极意义。
1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
1.1关键性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为了达到创新传统文化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1)加强民族文化及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民族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祈愿,在许多环境艺术设计实例中均有呈现,通过将此类观念较好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方式,不仅有助于促进整体设计的创新性及开拓性的提升,且有利于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更直观、具体地表现出来。同时,可为相应环境中的人们提供优良、舒适的体验。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可探寻到民族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子。例如扬州的个别园林建筑中,由于主人对竹的偏爱,便在院落中种满了竹子,并以竹为园林命名。竹是四君子之一,象征纯洁、高雅,可将主人追求高雅的情趣志向直观地表达出来,是民族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良好融合的典型案例之一。[1](2)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会利用较多的技术和表现方式达到美化和改变居住环境的目的,且多数设计都会带有较为明显的设计师特点。换言之,每一件作品都是相应设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及情感等的集中表现。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人和居住环境和谐共处,同时,通过展现相应文化思想的方式,提升作品的人文性。民族文化具有的民族风格多样、文化底蕴丰厚,将其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为相关设计提供多种多样的素材,有助于更好地达到丰富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内涵的目的,且能够促使相关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审美及文化层面的要求,起到有效推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发展的目的。具体在进行各环节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的是遵循自然的设计理念,进而达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此为民族文化思想的突出表现。推动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不仅需要以现代化的技术和材料为支撑,更需要通过有效融合民族文化的方式实现。
1.2具体表现
在具体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重视合理融入民族文化,有助于促进相应设计文化内涵的提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积极影响。不同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性,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运用民族文化加以考量。(1)汉字。汉字是民族文化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的一种元素,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沟通语言。汉字与西方的表音文字有一定的差异,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于书写和外形中体现了较为饱满的艺术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形方正的汉字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强不屈的精神。现今汉字的形式有很多,包括小篆、草书及行书等,字体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审美特点的不同。[2]文字在设计中具有关键性地位,对其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提升设计的整体艺术感,丰富设计的表达含义。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会徽设计中将奔跑的人形与“文”字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汉字的博大精深,而且直观、明确地展现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同时,在一些日常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汉字元素的运用也较多,此类直观的主题表达形式,有助于促进设计人文性大幅度提升。(2)民族色彩。色彩具有刺激人们视觉感官的作用,可较为直观地展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及意图,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较高。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色彩可大致划分成五种,包括黑、红、青等,分别表示土、火、水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色彩不同,设计人员表达的含义势必不同,同时,各色彩给予人们的视觉感触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以往开展的环境艺术设计来看,民族色彩中的红色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红色也叫作“中国红”,是我国国旗的颜色,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一种颜色,象征祥和、喜庆。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为例,相应设计便是将红色作为主色调,不仅突出了显著的“中国特征”,且将中国举办世博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四海八方游客的欢迎之意良好地表达了出来。[3]黄色在民族色彩中主要表示地位和财富,在高档场所的室内装饰设计中具有较为频繁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营造出一种奢华的氛围。例如中国仿膳饭庄,该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便选择将黄色作为主色调,将建筑特色较为直观地展现于人们眼前,而且能够使在饭庄中吃饭的人们产生一种在宫廷中食用御膳的感觉,不仅达到了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而且优化了建筑的整体艺术感,有助于为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吸引更多的顾客。(3)民族图案。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不尽相同,衍生出的民族图案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图案造型丰富、种类较多,较为有效地突显了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化特点。同时,这些图案多存在特殊的寓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其合理应用,有助于深化艺术内涵。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龙形图案代表的即为中华民族,我国北京盘古大观建筑群便是将龙形的民族图案作为设计原型,其也是环境艺术设计融入民族文化的典型案例之一。该建筑群中最高也是最显现的建筑顶端仿照龙首展开设计,中部和底部仿照龙身展开设计,周围4个高度相对较小的建筑仿照龙尾展开设计,5座建筑物整体以一个完整的“龙”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有效地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图案以表现吉祥寓意为主,这也是其较常出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徽州居民建筑为例,人们多会在门窗、藻井等处的设计中加入民族图案以表达自身祈求吉祥的美好愿望。不同民族图案表达的吉祥寓意也存在一定差异,如象背驮瓶象征五谷丰登、仙鹤与松树一起象征长寿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地融入民族图案,有助于推动现代设计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4]
2实际应用
下文以度假酒店的设计为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对云南彝族文化的传承进行进一步阐述和分析。
2.1纹样元素
彝族文化最具特点的元素之一即彝族装饰纹样,这些纹样的种类、造型多样,存在的审美价值及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纹样是一种极为夸张、抽象的表现形式,可较为形象、直观地展现彝族文化。针对度假酒店的环境艺术设计,通过有效应用彝族装饰纹样,可实现对彝族文化的良好传承。具体而言,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融入彝族镂空隔断装饰;于家具装饰设计中的床上及沙发用品设计上融入彝族装饰图案,也可以对彝族布料织锦等加以剪裁、加工,直接应用于室内装饰。
2.2文化元素
彝族文化元素主要由彝族的文字语言、风俗节日等构成,包括独特的彝族文字及火把节等,此类元素均可以较为有效地将彝族文化内涵表达出来。将其应用于度假酒店环境艺术设计的室内造型设计中,有助于提升空间规律性,在相应环境中营造出浓厚的彝族文化氛围,使游客在享受酒店美景和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和了解彝族文化,有利于增强相应空间的整体文化气息。
2.3造型元素
穿斗挑梁结构是彝族地区个性化特点较为突出的传统建筑模式。彝族建筑特殊的穿斗造型以及牛羊角造型都是可以较好地显示彝族文化特征的造型元素,同时,美酒和火也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将上述元素抽象为民族文化符号并加以有效利用的方式,可将彝族人民豪放、热情的个性特点表现出来。在具体设计中,可利用完整的榫卯结构进行穿插操作,并配以牛羊角作为装饰,进而营造出彝族文化气息浓厚的氛围。[5]
2.4色彩元素
彝族人民对黄、红、黑3种颜色的应用最为广泛,这三种颜色也是最能代表彝族文化的色彩,具有较为显著的标志性特点。基于彝族文化的角度,黑色作为大地的颜色,象征尊贵、崇高;红色是热情的象征,代表彝族人民热情如火和豪放的性格;黄色则代表富贵、美好。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应用这些具有特殊意义和代表性的颜色,有助于更好地展现彝族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2.5现代工艺材料及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
云南省所在区域气候垂直变化较为显著,丰富的气候条件也为云南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灵感及素材。以传承彝族文化为目的度假酒店环境艺术设计中,应注重抽象化处理本土元素,使其以一种文化符号的形式呈现在自身的设计中,同时,积极利用新型的现代化工艺和技术进行设计,重视文化创新,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设计效果,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展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
3结语
中华民族文化和我国国民的生活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主要目的是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推动环境和谐发展。在创新相关材料及技术的过程中,有效结合民族文化,不仅有助于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灵感,丰富其设计素材,而且有利于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更多方向,对推进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长远、现代化发展存在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波.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杨家将故事考察——以契丹射鬼箭仪式与杂剧《昊天塔》为中心[J].戏曲研究,2018(04):263-278.
[2]李技文,李桂明.苗侗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路径探析——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10(04):143-152.
[3]王丽娜.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的融合探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第一小学方案设计[J].城市住宅,2018,25(12):79-81.
作者:宗志鑫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