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剪纸动画的发展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剪纸动画的发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剪纸动画的发展研究

摘要:剪纸动画与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学派”辉煌夺目的代表,是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和新工艺创新的结合。该文在分析剪纸动画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案例,梳理剪纸动画的特性与优势,并探索数字媒体技术背景下剪纸动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剪纸动画数字媒体技术创新

一、“中国动画学派”的贡献

中国的剪纸动画是根据我国民间剪纸和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形式创作而来的。剪纸动画除了使用民间不同的剪纸技法之外,运用最多的表现形式就是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皮影表演故事情节,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再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皮影动起来的关键,是关节等连接部位的转动,这也正是剪纸动画动起来的方式。正因这种紧密联系,剪纸动画也具有皮影戏的局限性。剪纸动画在展现剧情时角色大多以侧面示人,当需要表现更多的表情、动作或角度时,则需要切换另外的镜头,这也意味着剪纸动画需要根据镜头和情节不断地制作同一个角色。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了大批优秀的剪纸动画片。中国剪纸动画旨在“探民族风格之路”,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东方哲理故事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和中国元素的国产动画。中国动画片的创始人之一、万氏兄弟之一的万古蟾在成功制作了第一部彩色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后,又和胡进庆导演陆续制作了家喻户晓的《鹬蚌相争》《渔童》、《葫芦兄弟》《金色的海螺》等剪纸动画作品在当时获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这些动画直到现在也常常被动画学者研究学习。

二、国外大师的创意

国外的剪纸动画与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不同,风格多种多样,创意更为大胆。米歇尔•欧斯洛是著名的法国动画导演。他的作品多采用剪纸手法,但又不拘泥于一种剪纸形式,代表作有《三个发明家》《王子与公主》《夜幕下的故事》以及《迪哩哩在巴黎》等。米歇尔的剪纸动画具有浓厚的法国风情,制作极其精美华丽。他的早期作品《三个发明家》讲述了在一幢华丽的大房子里生活着的三位发明家(丈夫、妻子以及年幼的女儿)每天致力于创造改善人们生活的发明,然而他们的发明遭到当地人的憎恨与猜忌,不断被否定甚至毁坏。与悲剧的故事内容不同,整部片子的风格非常精致,剪纸形式不像中国剪纸有棱角的坚硬的平面风格,而是繁杂的巴洛克纸雕风格。米歇尔在2000年推出的另一部代表作《王子与公主》又是另一种风格,该影片情节由六个小故事组成,分别为《钻石公主》《无花果少年》《女巫城堡》《老太太的外衣》《残酷女王与法布鹭训练师》《王子与公主》。故事美妙而甜蜜,就像一个个小童话带领着观众进入梦境。影片的剪纸风格浪漫而神秘,以剪影方式呈现。从该部影片可以看出,米歇尔•欧斯洛是一位东方艺术文化爱好者。剪影形式类似中国的皮影戏,利用关节活动的剪影,在有着绚丽色彩的远景的衬托下,呈现出优美、浪漫的童话故事。尤里•诺斯坦因的动画风格充满诗情画意。他常以童话或诗歌作为故事元素,营造神秘和怀旧的气氛。如,他的代表作之一《迷雾中的小刺猬》,故事讲述了单纯天真的小刺猬去森林的另一头找它的朋友小熊的故事,在路上他误入迷雾,遇到了让它惊慌失措又向往的事物。影片就像是缓缓道来的梦幻诗歌,带着观众做了一个仲夏夜之梦。制作风格符合影片基调,复杂、伤感而美丽。整部短片动画制作非常精美,每一帧都是一幅插画。剪纸造型不是简单的平涂,而是精致的手绘铅笔素描画。尤里的剪纸动画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他把剪纸嵌在复杂的多平面背景层和前景层之间,使角色看上去仿佛置身三维空间。

三、数字媒体技术背景下剪纸动画的创新性研究

通过对比国内剪纸动画和国外剪纸动画可以发现,虽然剪纸动画源于中国的传统艺术,但中国的剪纸动画作品多集中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期,当今的作品产量不高,剪纸动画面临“沉睡”在历史博物馆和历史书籍中的危机。中国动画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一些人认为动画是制作给儿童看的。虽然近几年中国的动画市场越来越成熟,不乏优秀作品产出,但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基于这样的背景,在数字媒体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剪纸动画应该有新的创作思路。

1.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期的剪纸动画制作精美,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背景都刻画细致、活灵活现。但剪纸动画制作工艺复杂,需要把形象先画在纸上,再一张张剪出来,并固定形象活动的关节处,最后逐格拍摄。这样的制作流程造成剪纸动画的成片量低、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动画制作已经离不开电脑技术。各种软件使剪纸动画的制作更加便利,也大大削减了成本。运用动画二维制作软件,角色造型、场景等都可以更加快速地绘制完成,关节的绑定也直接可以在软件中完成,而且这样完成的关节绑定往往比用细铜丝或铁丝连接的纸关节更牢固、更易于操作,也更活灵活现。逐格拍摄的时间被大大缩减,直接在后期软件中就可以合成与剪辑,创作者在软件中也很容易加入一些特效或新元素。除此之外,三维软件制作剪纸动画也成为可能。通过三维软件制作的剪纸动画更具有层次感,镜头空间感也更强。以往剪纸动画的角色表现是平面的,也就是更换表情和镜头时需要重新剪不同的面。但在三维软件中,角色模型建好后可以更换不同的贴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三维软件制作剪纸动画也存在局限性,三维模型毕竟是立体的,如何制作剪纸效果贴图,使渲染出来的效果不生硬、不穿帮,是需要继续研究实践的问题。

2.技术创新,发挥剪纸动画特点

动画制作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数字媒体技术丰富了剪纸动画的视觉效果,使拍摄制作更加便利。剪纸动画应该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剪纸动画的制作特性决定了角色活动时关节明显、生硬,不像其他动画角色活动流畅、写实。再者,剪纸本身是二维的,意味着角色只能在二维空间内活动、表演。这些特征使剪纸动画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平面艺术风格,所以剪纸动画往往和手绘风格相结合,如水墨画、素描、油画等。《鹬蚌相争》《葫芦兄弟》的导演胡进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研究模仿水墨效果的剪纸动画。为了更好地模拟水墨晕染的效果,胡进庆研发了拉毛工艺,不断尝试使用不同纸张和材料制作,以求获得理想的效果。川本喜八郎的作品《旅》,虽是剪纸动画效果,但人物绘制饱满、立体。绘画风格融入了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等多种艺术风格。加拿大动画短片《TheLump》的剪纸动画风格充满创意与想象力。该片角色造型是由剪贴画拼贴而成,背景则是剪贴画搭配简单的手绘线条。这部片子的风格粗糙随意,与制作精美的剪纸动画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数字媒体时代,中国剪纸动画的创新发展仍需要基于东方哲理内涵与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的结合。创作者在继承中国传统动画理念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创新中国元素的表现形式。

结语

如今国产动画一直在提倡发扬民族特色。201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白蛇:缘起》颇受好评,不仅画面精美,而且三维制作水平也比较成熟,生动演绎了中国凄美的民间传说。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剪纸动画要继续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需要加大对剪纸动画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创作者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挖掘中国传统美术的内涵,充实民族情怀,热爱剪纸艺术,提高创新能力,将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剪纸艺术相结合,制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国产动画。

参考文献:

[1]曹小卉.中国动画导演创造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

[2]李阳,汪艳.基于数字媒体技术语境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创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1).

[3]陈锋.当代中国剪纸动画发展困境及对策探析.电影文学,2019(3).

[4]单峰.浅论现代动画技术与传统艺术剪纸的结合.艺术评鉴,2019(7).

作者:冯冬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