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动画艺术装饰表现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动画艺术装饰表现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动画艺术装饰表现浅谈

摘要:装饰性语言在动画中的运用丰富了动画的视觉语言,增强了动画的形式美感,为动画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该文从动画静态画面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动画的装饰美与装饰风格动画的表现方式,探索动画的动作设计、镜头设计、蒙太奇元素的装饰表现。

关键词:动画艺术装饰蒙太奇

装饰性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强化了动画的设计感和形式美,能够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为动画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与思想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装饰”含有改变原有面貌的意思。总体来看,动画设计整体具有装饰的效果,但动画视觉风格仍有写实与装饰之分。装饰画是一种文化意识的表达,创作者以自然和生活为基础,以概括、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段,运用多种材料和表现形式体现创作者对生活、自然的观察与理解。装饰风格的动画表现形式多样,中国画、油画、雕塑、剪纸、皮影等都可以作为其表现形式,装饰风格的动画艺术更偏重于体现表现形式的装饰性,其是一种观念形态和创作方法[1]。动画的装饰性不仅体现在场景设计或角色造型上,而且体现在动画的动作设计、镜头设计上。

一、中国传统动画的装饰美

在中国传统动画中,其造型风格有着较为显著的装饰感,点、线、面都按照规律组成一个个视觉造型图像,从而使其装饰性更加凸显。在动画场景中,错落有致的图像层次和井然有序的结构布局,配上丰富多彩的造型元素,使动画作品极具装饰性。作为中国传统动画中的一抹亮色,水墨动画以其水墨山水画般的超然意境,表现出古朴雅致的独特风格。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古典装饰韵味和典雅清新的风格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在对作品的修饰上,创作者充分运用了具有强烈审美特征的装饰手法,一方面提升了画面的精美程度,突出其艺术感,另一方面突出了关键的动画情节,使作品主旨融入整个画面设计,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也优化了观众的观赏体验。在动画人物的动作设计方面,创作者运用了戏曲、皮影、武术中的人物姿态与韵律节奏加以修饰,进一步增强了动画作品的装饰性。以钱家骏的动画作品《九色鹿》(图1)为例,创作者在作品设计中融合了北魏和隋唐时期的壁画风格。唐朝时期的壁画大多使用繁密的线条,使整个作品呈现出较为饱满的风格特色。《九色鹿》以北魏时期的壁画色彩风格为基调,将隋唐时期的壁画风格作为辅助,同时采用多种鲜明、亮丽的色彩,作品中的建筑风格沿袭了中国汉代建筑的造型特点,最终使整个场景呈现出古典艺术的风情,在视觉上展现了极具魅力的敦煌壁画风格。在动画场景设计上,设计者运用中国画的皴法制作肌理效果,先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山峰与云层,再加以晕染,使整个画面极具艺术趣味,展现出古色古香的意蕴。在造型设计方面,《九色鹿》融合了写实与装饰风格,创作者熟练地发挥了敦煌壁画中线条的表现力,用简洁、灵动的线条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九色鹿的主体结构和特征。《九色鹿》同样汲取了中国壁画的色彩特点,创作者在事物原本的基础色调上融合自身的主观意识,使画面色彩整体统一,局部变化丰富,动画作品有着强烈的韵律和节奏,装饰意味强烈。《九色鹿》在动作设计方面追求神似,大多用符号化的动态内容表示,创作者以写意的手法展现动作的美感,赋予画面特殊的装饰意趣。

二、装饰性在动画中的表现方式

1.夸张与概括

夸张与概括是动画设计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夸张指创作者在表现所要描画的客体的现有形象的基础上,巧妙地发挥灵感和创造力,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大表现。这种手法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使作品更具趣味性,反映创作者的主观巧思,进一步凸显作品的艺术风格与装饰性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展现创作者的想法,升华动画作品的形式之美。概括主要是在创作者全面观察和分析描绘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地简化和提炼其形象。这种做法不是简单地删减原有的某些部分,而是按照一定审美法则浓缩原有的形态,突出其特征和中心思想,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2.色彩的提炼与归纳

在动画场景的设计中,色彩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色彩间的对比、不同色彩带给观者的冷暖感受,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场景的装饰感[2]。如,不同色彩的对比可以为观者营造视觉上的流动感,利用这一特性,创作者可以对动画进行动态补充。在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或场景的变化时,创作者可以用较为绚丽、突出的色彩对比,增强变化,从而使画面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这能增强场景的装饰性,改善其表达效果。然而,色彩并不是越丰富越好,创作者在使用与搭配色彩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在运用与搭配色彩时,还要兼顾画面中色彩的冷暖、明暗的对比,尽量满足场景的需要,通过运用不同色彩增强整个场景的装饰性,凸显画面的主体,让作品的主题和视觉风格有机统一,进而为观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3.肌理运用

在动画场景与造型设计中,创作者可以单一图形构成的组合图形,将其作为基本装饰元素,以此体现场景的装饰性。不同图形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融,创作者可用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共同营造出特殊的图像语境,从而体现其方向性、秩序性及层次性。在对作品进行构成设计时,创作者可通过多种手法表现肌理,一般包括拓印法、拼贴法、熏烤法、自流法、滴溅法、揉纸法、运用CG技术等[3]。中国传统水墨画以水与墨绘制,其晕染效果明显,要想在动画作品中展现水墨画的肌理效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水墨动画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创作者可创造性地采用多层晕染技术,将水墨画的特殊质感巧妙地展现在屏幕上。在动画作品中表现场景内物体的纹理之美,可以拉近观者和场景内物体的心理距离,让观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创作者增强装饰性元素的纹理效果,可以提高整个场景的精致度,增强动画画面的装饰性,进而为观者带来绝佳的审美体验(图2)。

4.动画运动的装饰表现

动画常常被理解为“会动的画”,由此也体现出动画的艺术特征。动画是使用绘画的手法加以创作的动态艺术。在动画设计中,人物或事物的动态设计应是夸张的、灵动的、连续的。风格化和写实化是动画设计的主要特点,人们可以直观地通过动画内容判断动画风格甚至动画主题,这便是动画的装饰意义。动画作品具有装饰风格,动画作品中人物或事物的运动同样可以给人装饰感。如,在《大闹天宫》(图3)、《骄傲的将军》等我国早期的动画作品中,创作者借助大量戏曲元素设计人物,丰富了人物的动作变化,角色的一招一式极具装饰意味。

5.动画镜头语言的装饰表现

动画中的镜头语言也具有装饰性。动画镜头的变换会影响动画的节奏,能让静态的物体具备视觉上的动态感,也能让动态的物体表现出更多样化的运动形式。镜头对于动画的意义十分重大,作为视听语言的最小单元,其赋予了动画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能弥补视角和景别的不足。在镜头切换中,加入装饰手法而产生的蒙太奇效果,能够为镜头间的衔接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既丰富了动画艺术的表现力,又增强了动画作品的装饰性和感染力。

三、结语

具有装饰风格的动画艺术是一种创作观念的形态。装饰感鲜明的动画作品具有强烈的形式美和主体情感,能够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艺术修养以及创造性表达能力。创作者可以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使作品呈现出装饰特点,通过动作设计、镜头设计、蒙太奇元素的使用,使作品富有装饰感,进而增强动画作品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高清雪,高清云.浅谈装饰表现及动画艺术中的装饰性[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3):268-270.

[2]刘姗姗.装饰动画的艺术性分析[J].戏剧之家,2020(33):131-132.

[3]吴冬原.肌理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J].艺海,2013(1):104.

作者:孙雪梦 单位:青岛实验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