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木偶艺术对现代动画的启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木偶艺术对现代动画的启发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木偶艺术对现代动画的启发

本文作者:杨刚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动画系

谈到木偶艺术,就必须了解传统木偶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根据《列子•汤问》的记载,周穆王时,有工匠,名偃师,带着他制作的倡优来见周穆王,这个倡的动作与真人一样,歌合律,舞应节。①这应该就是木偶剧的雏形——傀儡戏。后经历朝历代的沿革和演变,终形成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特色剧目——木偶剧。总体来说,它起源于周,发展于唐,鼎盛于宋②,却衰于今。

一、传统木偶剧的艺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研究木偶剧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木偶剧自成熟之日起,它所面对的受众对象就是全体人民。因此,这一幽默夸张的艺术形式在形成后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欢迎,而非某一特定人群。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儿童对木偶更加喜欢,因为儿童更喜欢把木偶当做会说话、会表演的玩具。据唐•梁鍠《咏木老人》的诗歌记载:“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③这首诗充分写出了唐代木偶戏演出的逼真以及观赏者的感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唐代木偶剧已经非常兴盛,已经普及到了文人士大夫这一阶层。传统木偶艺术的价值取向和艺术精神是娱乐社会、娱乐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一点也可以从其表演题材、服务场所、表演形式上来了解。因为传统木偶艺术在这些领域,从来没有去刻意地迎合某一特权阶层、照顾某一少数阶层,把自己的受众对象锁定在单一人群上,木偶艺术因此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手法和措施,木偶艺术赢取了更大的生存空间。由此我们相信,木偶艺术在前面两千多年的传递延续中,其发展模式无疑是正确的、成功的。

二、争取广泛的群众支持

解放后直至今天,传统的木偶艺术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以艺术功能的定位为例,传统木偶艺术的娱乐功能已经逐渐被抛弃,改定位于教育、教化,陶冶未成年人的情操。在潜移默化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加上外来新鲜事物的吸引,大多数成年人再也不去看传统木偶艺术表演,这样直接导致了成年观众群体的流失。以题材的变迁为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生产出的木偶艺术剧多为教育、教化题材,典型的实例有《小八路》《骏马飞腾》《神笔马良》《半夜鸡叫》等。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当这样的木偶题材剧作,遭遇现代电视、电影、动漫、网络游戏的冲击时,传统的木偶艺术已变得不堪一击。观念的误导、题材的变迁、功能的转换,直接导致了传统木偶艺术在现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自己原来的宗旨和轨道,并因此加速走向消亡。

当传统木偶艺术遭遇重挫,再回过头来审视中国现代动画艺术时,会发现中国现代动画艺术也面临困境。与外来动漫相比,现在的中国动画可谓是技不如人、营销理念不如人、观众基础不如人、资金投入不如人等,面临一系列的难点。怎样快速振兴现代中国动画,使之再次走向复兴?现代动漫人正为此绞尽脑汁,苦苦寻找答案。剖析木偶艺术的成与败、得与失,再结合比较中国动画的现状,就不难发现两者遭遇的困境其实有相似之处,木偶艺术失败、衰落的原因同样也是现代动画难以腾飞的主要原因。至今有人在给中国动画的受众对象定位时,同样定位在未成年的孩子们身上;在将动画的主要功能定位时,还是定位于教育和教化④。

总之,这与传统木偶艺术的遭遇如出一辙。究竟是谁当初做了这样的决定和引导,今天已无法去考证和问责,但这个决定和引导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后果:1.动画题材单一,受众群体也从此单一。除了思想教育、教化题材就是知识学习题材,难以吸引最多人群的注意;成人观众群体基本没有,少儿群体也越来越少。2.已经成型的、固化的错误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逆转。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终将导致传统木偶艺术的消亡。这一典型实例带给中国动画的启迪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扩大本土动画的受众群体,争取最广泛的群众支持。

三、在传承中合理创新

中国台湾木偶艺术在传承上与大陆是同宗同源,同属福建漳州布袋木偶。当传统木偶艺术在大陆遭遇困境、举步维艰时,台湾的木偶艺术却在继续传承原有特色,在如此情况下居然还有大胆创新。近现代以来,台湾木偶艺术的价值取向、艺术精神基本保持没变。台湾木偶艺术家们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霹雳木偶金光戏。创新后,不仅木偶的高度是传统布袋戏的近三倍,舞台布景、声光特效、拍摄角度更是融入了诸多现代元素。

以中国台湾近代58集木偶大戏《霹雳英雄传》为例,这部木偶剧很明显适合成年人观赏,因为在长达50多集的表演中,整个剧情多是武打搏击、光怪陆离的画面,恐怖阴森的配音等元素也始终穿插其中,这些东西也只有成年人才能接受和承受。不能说这样的剧作题材很好,但它从侧面说明了台湾木偶艺术基本传承了传统木偶艺术的艺术精神和价值取向。在创新上,这部剧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传统木偶艺术和现代科技的融合。该剧的制作完全突破了传统木偶艺术单一角度观看的模式,例如,剧中出现了大量的镜头切换,长镜头、短镜头、局部特写、旋转镜头、俯视、平视,等等,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它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表演模式和观看模式,极大地扩展了现代木偶艺术的创作语言,增强了表现力。这一系列的剧作还有《霹雳奇象》《霹雳狂刀》《圣石传说》《了然和城隍爷》《云州大儒侠》等,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守住了传统,但又融合了时代的创新。这说明,在传统木偶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台湾做得比较好,这一现象值得现代动画学习。一门艺术能否在社会上、国际上长久立足,有没有自己的特色、能否传承自己的特色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近些年来,中国动画在抛弃以往的传统风格和特色后,去模仿美、日、韩等国,结果却有些不伦不类,反倒丢失了自己。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深圳环球数码投巨资制作的《贝奥武夫》动画大片,这一动画片可说是现代高科技元素和欧美流行元素的简单堆砌,因为没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最后销声匿迹。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警觉。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动画发展的特色道路应该是坚持不懈地弘扬自己的民族特色、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同时要在保持基本特色不变的情况下,融入现代创新元素,并积极向国际同行学习、取长补短。既不要单纯地模仿,也不要闭门造车。有成功的范例为证,当年的手塚治虫等日本动画大师正是因为直接师从了中国动画或吸取了中国动画的精髓,再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后,才开创了闻名世界的日系动画。艺术离不开创新,但创新也要在尊重本色的基础上往前走,而不是放弃本体,丢失自己原有的特色。

四、借鉴木偶特色为动画所用

中国的传统木偶艺术主要分为三大类: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它们的表演各有绝技,也各有特色。从表演形式上来看,它们之间虽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其实都一样,即都是由艺人现场驱动、即兴表演。在数字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由于受演出场地、表演形式、观看距离、观看角度、艺人身体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传统木偶艺术的发展和推广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此它没有办法和现代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的传播速度相比,但这并没有妨碍木偶艺术原有特色的发挥。

所幸的是,定格动画技术的诞生导致了传统木偶艺术的革命。定格动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以每秒24格的速度连续放映图片,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它传达出了“动画”的本质含义和精髓所在,是极具创造性魅力的一种动画艺术形式。通过定格动画技术,将木偶剧用摄像机完整拍摄下来再播放,木偶剧就变成了现代动画剧。毫无疑问,定格动画促成了木偶和动画的融合。如今传统木偶艺术的表演,已经可以不再局限于对吊线和木棍的操作以及在某一场地的集中演出。因为在定格动画中,木偶的动作可以逐格地摆放并逐格拍摄完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共诞生了60多部定格木偶动画,如《桥下拾履》《镜花缘》《西岳奇童》《阿凡提》等,国外则有《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等片。应该说,是木偶艺术的鲜明特色为现代动画的制作开辟了新途径;反过来,是动画为木偶艺术的传播和升级作了重要的推手。

近几年来,迪斯尼、梦工厂都有定格动画大片出现,而且这些大片都赢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最典型的有《小鸡快跑》,更是举世称赞。让人遗憾的是,定格动画技术在中国虽早已成熟,木偶和动画互为融合、互为促进,这也是事实,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鲜见成熟、完整的定格木偶艺术大片,直到2007年才有木偶片《后羿射日》在扬州开拍。在中国动画整体疲软的今天,大型商业动画片的制作完全可以整体移植传统木偶艺术的特色,或者对传统木偶艺术的特色进行再发掘和改进,为动画所用。定格动画也不应该是被弃掷一边、让动画学院自娱自乐。

通过对两门艺术的对比分析,传统木偶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的确令中国动画深思或引起高度警觉。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动画应该加以区别对待。简单说来可以归结:失败的,要规避;成功的,要借鉴;特色的,要继承。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