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剪纸在动画中的应用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剪纸在动画中的应用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剪纸在动画中的应用研讨

本文作者:张晓岚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当前动画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技术手段的不断推动之下,动画艺术设计的发展之迅速。日本、欧美的动画产品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涌入中国的动画市场,动画产业在中国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观众的欣赏口味也越来越多元化。与此同时,观众们也热切期望能有更多优秀的国产动画与之相抗衡。但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制作出一些能与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相当的动画作品。被人们念念不忘的优秀国产动画作品还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现在小孩子们喜爱的动漫形象普遍是机器猫、奥特曼、变形金刚、米老鼠等外来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不少观众认为当今的中国动画模式化、教条化倾向比较严重,不善于挖掘人物的内心感情;国产动画人物简单化、脸谱化的原因是长期承接国外动画片的中期加工,前期创意设计与后期制作严重落后,很多创作者不重视挖掘内心,单纯灌输,出来的片子缺乏悬念,索然乏味;其故事情节平淡无味、缺少创新,缺乏幽默夸张技巧。如何重视80年代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的辉煌,是需要我们深深思索的。

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这样的观点:“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中国的动画艺术设计想要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争取到广大的观众,一定要注意思考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现代动画之中,我们绝对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文化形态,去追寻一种所谓国际化的风格。未来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如果想要满足国内外观众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地从本民族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在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艺术手法塑造动画角色的同时,不断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让中国特有的动画艺术在世界动画界产生中国特有的品牌效应。中国动画从民间剪纸艺术汲取营养,在世界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已经使其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可。

一、民间剪纸艺术及其造型特征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而提高产量。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早期剪纸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称“刻纸”。

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品是剪纸艺人在生活体验和生产劳动感受的基础上靠直觉、印象和想象完成的。制作者追求的是心中的形象,强调和突出意象造型的特点和美感。在造型上不约而同地反映出创作者所依赖的具有人类思维认识发展阶段中共同点,从视觉造型和思维方式上归纳出以下两种特色:

1.通过对物体长期接触所获取的多方面的主观认知,以民间特有的时空观念,完美地、随意地自由表现其心中的艺术客体。为了表现自己的想法,创作者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就产生了在二维的画面上解决多维感受、不同时间段出现在同一作品中的特殊手法。这种平面化取物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时空性、立体性、全面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造型的完整。在民间剪纸中,被剪的物体前景、后景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物象之间互不遮挡,互不重叠,既可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从而呈现较强的装饰风格。另外,民间剪纸的构图形式完全摒弃了“焦点”透视的绘画概念,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比例关系的限制,而且彻底离开了自然景物的特定位置,用形象的主次、对称、均衡的形式法制统一画面。

2.民间剪纸的程式化语言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善用象征寓意和抽象符号的手法来表现客观物象。常用谐音的方式,将一组画面表达出吉祥的象征意义。如金玉(鱼)满堂(画金鱼缸和金鱼),富贵(桂)平安(画花瓶里插牡丹、桂花),年年有余(鱼)(画娃娃、莲花和鱼)等。常用“明喻”“暗喻”“借喻”手法将一件物体或一组画面表达出美好的意义,如石榴、葫芦、葡萄、莲蓬,喻意多子;桃、龟、鹤、松,喻意长寿;鸳鸯、双飞燕,喻意夫妻恩爱永结同心;白头鸟,喻意夫妻白头到老;龙凤,喻意吉祥等。盘长与金鱼、白盖、法螺、法轮、宝伞、宝瓶、莲花合称“八吉祥”。

二、民间剪纸艺术造型特征在动画中的运用

﹙一﹚完美、随意的空间造型方式在动画中运用

在大部分民间剪纸作品里,民间艺术家们通过对物体长期接触所获取多方面的,由表及里的感性认识和理解,随心所欲地,对物象进行再创造。我们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不受西方绘画体系中科学的透视学、解剖学的限制,看似随意,但处处细节体现完美。“老鼠偷油”(图1)窗花剪纸是以瓶喻母体,以老鼠喻多子的生殖繁衍符号。民间艺术家以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剪的油罐口是向上的弧线,而罐底是水平直线,以最直接表达方式表达对生活的认识。这是以罐口喻通天,罐底喻平地,以罐喻天圆地方的宇宙母体。这种反视觉透视的艺术手法,在动画中也有体现。在动画片《贾二买杏》(图2)中贾二挑的装杏的筐子口就是向上的弧线,呈现出俯视的角度;而筐子底也是水平直线。剪纸动画片《老鼠嫁女》(图3)讲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民间故事。片中黑色的背景,让前景事物一目了然;绿色的色调,让视觉和谐统一。空间处理采用民间艺术中意念化的造型观,把看到的东西和想要看到的东西都表现出来,又把看不到的侧面也表达出来。剪纸中人物采用侧视角度,磨盘则采用俯视角度,这种以表达清楚内容为目的的意念处理方法,不受时空约束。动画片中也没有遵守透视的法则,也不同于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法,它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视角,(图3)a中的桌子基本上是俯视,为的是在接下来的镜头中放置东西。而为了表现柜子上所放的罐子和碗,完全采用了另外一种角度。罐子是平放的,这是以罐口喻天,以罐底喻地,以罐喻天圆地方的宇宙母体。这种反视觉透视的艺术手法,在我国民间艺术的五行造型观中有很好的解释。在下图a中老鼠是平视镜头,但为了更好地表现罐子(图3)b篮子和蜘蛛网则采取了俯视镜头,平视和俯视出现在同一画面上。这种造形构图方法虽悖于常理,但富有情趣,在动画中用在合适的地方,能够更好地叙述故事、表现主题。《老鼠嫁女》这部片子对于说明我国民间美术的完美的自由空间造形观,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

﹙二﹚象征、抽象的寓意造型方式在动画中运用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寓意与象征的手法,表达民间百姓对生活吉祥如意与对生命崇拜的观念,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寓意的象征或符号,比如有各种蝙蝠、虎、鹤、象、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有桃、松、竹、梅、合欢、茱萸之类的吉祥植物。有福寿双全、五福捧寿、官带流传的吉祥图样。表现形式最多的是以图案、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图案、纹样、图式,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愿望,对生活的美好寄托。最典型的是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很有现代感又不失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同时新诞生的五个奥运吉祥物分别以鱼娃、大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和燕子为原型的“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这五个福娃的名字谐音连起来恰好是“北京欢迎你”,它们的色彩也刚好与奥运五环的五种颜色红、橙、蓝、绿、黑相呼应。(图4)在剪纸动画片《渔童》(图6)中渔童的形象以民间剪纸抓髻娃娃为设计元素,采用了传统民间美术中的莲生贵子的纹样。

莲花有多子的含义,所以诞生了渔童。渔童在莲之上钓鱼,相互关联。抓髻娃娃是民间剪纸中特有的一种传统主题纹样,抓髻引伸为抓“吉”之意,“抓髻娃娃”(图5)用来避邪招福;莲花、金鱼在民间是吉祥、富有的象征。渔童造型运用了民间艺术阴阳造型观,人物形象概括、简练,极富有农村的乡土气息。皮肤是黄色,上衣是黑、红色,绿色的裤子,采用了民间美术中的“五行色”,就是我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中国娃娃形象。小渔童的造型和莲花、金鱼在一起,极富中国民间特色。片头字幕一出,就好像一幅“年年有余”的传统喜庆年画。

三、剪纸造型艺术形式与现代技术

中国剪纸动画在世界上被誉为“中国学派”,因为它们富有中国民族特色。但这类将中国传统艺术手法应用到动画制作中成本极高,制作周期太长,只适合完美地表现艺术性较强的动画短片。现代动画产业模式是通过长篇动画连续剧创立品牌效应,进而开发动画衍生产品而形成一个产业链。然而采用我们自身的“中国学派”的方式进行动画节目制作,根本不适合现代动画节目少到数十集多则数百集的生产要求,采用国外动画节目的风格进行制作又极易在简单摹仿之中迷失自己。从八十年代开始直到现在中国动画就在这种尴尬之中痛苦地徘徊。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又极大地拓宽了动画造型艺术表现的语言,以其精湛、华美、诡异的画面和故事情节牢牢抓住了现代观众的目光,利用动画原理和数字化合成的影视特技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动画设计中被广泛地运用,促进了新的动画艺术风格形成。

(一)剪纸造型艺术在FLASH动画中的运用

“剪影中国”的特别策划节目借鉴了皮影戏和剪纸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FLASH相声、小品系列,是《快乐驿站》在开播伊始确立的“中国创造”艺术主张的一次大胆尝试。皮影和剪纸艺术元素的引入极大丰富了FLASH表现形式:而FLASH所具有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丰富、人物动作夸张、镜头语言多变的特点,也使这两个系列作品中的皮影和剪纸画面看起来更加时尚、更具有活力。《桥》中,潘长江和黄晓娟的形象就是来源于剪纸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多采用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造型,周围的景物设计也与人物形象相协调。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进行设计,用线条镂空法进行形象刻画。用色简练,平涂着色。动作表演上是采用了皮影艺术的表演形式,加上FLASH技术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和特技效果,使这个小品更加生动有趣、更富于时代气息。

(二)剪纸造型艺术在3D技术下的传承路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创作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剪纸动画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带动下进行着技术性变革。传统的剪纸动画制作模式就是在剪纸艺术与皮影艺术的基础上设计角色与场景造型,然后在运用动画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拍摄,但该制作类型多局限于平面上的表现。一般传统的剪纸动画中人物只表现正面,侧面或半侧面,相应的动作表现也受一定的角度上限制,剪纸人物的表情变化和转面、转身都不能象普通动画片那么灵活自如,人物动作长久保持同一个角度的缺点难以避免。由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于金辉教授自主研发三维剪纸动画系统的问世将给国内动画界提供一个高效制作剪纸动画的工具,一改我国手工制作剪纸动画的现状,将大大提高了动画制作效率。该系统就是在三维模型上绘制剪纸图案,然后将三维模型绑定骨骼运用动力学驱动模型形成动画,最后渲染成二维或三维剪纸效果。在系统工作方式动画中可以看到是在3D模型上绘制剪纸图案的,但这样绘制出来的3D剪纸效果看起来计算机味道太重,所以我们在制作动画的时候有意将3D渲染成2D的剪纸效果,使其看起来更接近手工剪纸的艺术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3D剪纸没有用,相反,从牛行走过程伴随的头部运动可以看出,由于透视的关系牛眼睛相对于头外侧轮廓的位置是变化的,这种变化若用手工剪纸需要剪出很多张不同的剪纸才能表现,而用3D模型我们只需要绑定骨架,然后通过骨架运动来驱动3D模型即可。这是用3D模型制作剪纸动画可以提高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语

民间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运用,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不只是对动画设计者本身艺术修养的要求,也要求动画设计者能立足本土,挖掘民族艺术精髓,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才能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不断找到新的载体;而且要正视与欧美、日本动画在技术上和表现语言上的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盲目跟风,失去本民族独特语言。中国动画应该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动画风格之路,借鉴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形式,融入现代科学技术,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利用信息技术将民间艺术继承和传播,缩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沟通距离,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提供契机。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动画人,理应珍惜和宏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激发灵感,从造型、形式、文化内涵、审美观念、技术手段诸方面强化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特质,为创造中国动画的未来而努力。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