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日动画美术风格差异性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作为一个动漫大国,日本影视动画的美术风格与西方风格有比较大的差异,也自成一体,具有本国民族特色。上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事业迎来了动画热爆发的时期,这一时期中,日本的动画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当时观众对于视觉效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动画技术在这一段时间中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画技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动画风格也在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从彼时发展至今,日本影视动画已经发展处多种画风和派别,不论是清新纯美的作品,还是动感无限的作品,都彰显着自身独特的个性和美感。日本影视动画追求清新、唯美的视觉效果,追求构图的精美,注重背景的刻画,强调细节与层次感,笔触上十分精致,却又自然柔和。注重人物的造型和性格塑造,赋予不同人物独特的发型、衣着等,着力用人物外形的塑造表达其个性,在道具、盔甲、兵器等方面更是加强细节的刻画与塑造,极尽精美之能事。除了画风的精致之外,日本动画在镜头运用、场景调度方面也十分讲究,即使是简单的动画片,也强调镜头角度的运用,一些动作类型比较多的动画片中,场面切换频繁,背景转换极快,加上光影效果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说,日本动画追求唯美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民族风格差异
不论是在哪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影视作品的美术风格都会带有该国的民族气息和文化特色。因此,民族色彩和文化在两国的影视动画美术作品中都有淋漓尽致的呈现,而这种呈现就导致了其美术风格的不同。中国的影视动画美术作品产生伊始,就脱胎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版画,从早期的美术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浓重的民族风和传统艺术的风韵。《小蝌蚪找妈妈》中水墨画的运用,画面简洁,却显得俏皮、可爱,而《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中的人物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长短曲折的线条、粗细浅淡的着色与我国传统戏剧的配饰有些许共通之处,而这些动画的配色更是参考了我国传统年画的技巧,使得整部作品的都充满了浓重的中国韵味。而这种中国式的美术风格在构图和用色上的特点决定了整部动画作品的调性。中国画强调写意,对于造型并不十分在意,因此有的动画作品甚至直接省略去了背景,在清淡的白底上进行绘画,通过人物形象的体现却体现出了背景的实体,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却传递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日本动画则充满着浓浓的“和风”。从内容上来说,展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日本动画作品的重要内容,而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樱花、剑道等内容更是频频在动画中出现。而追求恬淡和平静的精神,保护自然、宽厚待人、认真务实的民族文化更是融合在了日本的动画中间,宫崎骏的作品就是这种日式风格的代表。不论是《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姬》还是《哈尔的移动城堡》,简单、纯净的颜色搭配,精细的背景刻画,柔和的光效以及唯美的场景的表现都体现着和式的文化,有着大和民族的风韵。我想,中日影视动画美术风格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差异,除去发展阶段、技巧水平上的不同之外,其根源就在于中国与日本两国自身都有着浓厚的美术积淀和文化积淀,而在当代动画艺术上,这些元素悄然的融入了动画作品,因而产生了美术风格的差异。
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差异
人物是动画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元素,而中国和日本的动画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总的来说,日本动画在人物的塑造上更加注重发型、配饰的区别,善于用不同的颜色、道具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注重细节,而在同一部动画作品中经常出现人物脸部设计变化不多的情况;而中国动画中的人物通常造型比较简单,配饰也并不繁复,一些动画作品在脸部细节、五官的刻画上有一定的区别。大大的眼睛、有棱角的鼻子、尖尖的下巴、相当于8个头部长度的身材比例、被美化到极致的外貌等夸张的人物设定,加上充满浓郁日本文化氛围的故事情节,均已成为识别日本动画的显著特征。日本动画细节繁复,在人物的衣饰上刻画的十分细腻,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型、发色,持有自己独特的道具,角色的识别度很高。像《叛逆的鲁鲁修》、《神斗士星矢》这种战斗场面比较多的动画作品,人物的武器、装甲都十分精细且复杂,人物的服饰都体现着人物自己的风格,并且符合动画作品中场景的特点。这种复杂的美术风格带来的是人们对于动画人物的喜爱,许多动画爱好者以模仿动画中的人物和造型为兴趣,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COS文化。以成人为受众的动漫作品制作精良不说,即使是《樱桃小丸子》这样面向儿童的动画作品,虽然人物本身的样貌上没有太多可以塑造之处,然而为了配合不同的戏剧情节,作者也会为人物设计不同的造型,在动画聚集中,樱桃小丸子就穿着过比基尼、草裙、小礼服等多种衣饰,为动画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和可看性。而中国国产动漫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显得比较简单,甚至有些“简陋”。在我国的动画作品中,人物形象多有雷同,在刻画上也仅仅是聊聊数笔,不是特别精细。人物的配饰上比较简单,有的角色从出场到结束都穿着同样款式甚至是同样颜色的衣服,如《海尔兄弟》、《宝莲灯》等,而在道具方面就更为简单,能省则省,动漫人物的刻画缺乏自身的风格特点,人物形象缺乏自身的个性,因而也很少出现一些为大人、儿童都很喜爱的动漫人物。然而笔者要说明的是,人物造型塑造上的差别很多情况下归结与动漫作品的内容。目前在我国,动画片主要面向的是少年儿童,因而画风多带有“简笔画”的风格,人物线条十分简单,粗粗几笔勾勒,刻画的不够细腻,而动画作品比较崇尚教育意义,因而对于人物的个性设置也较为简单、单一。而日本动画作品中也有面向儿童的《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的动画作品,中间刻画的比较简单的人物。在我国动画产品受众仍有年龄局限的情况下,人物形象造型的简单也是可以接受的。
线条运用和用色上的差异
中国动画从产生之初到现在,在线条的运用和用色上都呈现出简约化的特点,然而早期的动画作品虽然线条运用简单,然而用线流畅,充满张力,充满中国国画、民族艺术的色彩,在动画作品的呈现中,这样的用线手法使得画面流畅、圆润,人物的动作显得十分顺畅、舒展,极具风韵。而后期的发展中,国产动画的线条运用呈现出简单化的特点,原本流畅的曲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比较简单、短促的线条。在用色上,先期国产动画中充满中国意蕴的色才运用并没有被继承下来,近年来国产动画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从单部动画作品来说也没有形成自身的色彩风格。而日本动漫从总体上看,呈现出与西方动画作品不同的风格。与美国动画浓重的色彩,粗犷的线条不同,日本动漫不论从线条还是用色上都显示出清新之风,即使在描写暴力动作、死亡的场面中,也极尽唯美。在用线上,日本动画不如中国早期动画般舒展、自然、写意,然而也比较细致,注重写实。美型的人物和精巧的机械似乎已经成为了日本动画作品的代名词,而这两者都需要复杂的线条来支撑。在日本动画作品中,不论是建筑、人物、物体,都是用比较写实的线条勾勒出其形状和细节,力求与实际生活接近。除此之外,其笔触也比较自然、圆润,给人以清新的视觉感受。在用色上,日本动画作品比较清新明快,多采用纯度比较高的色彩来进行描摹,因而画面清新亮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宫崎骏的作品《龙猫》、《回忆点点滴滴》中,清新的绿、生机盎然的绿、郁郁葱葱的绿跃入观众的眼帘,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乡间奔跑玩耍,清凉的风拂过,明澈的河水,清朗的天空,一幅乡村美景很容易就让人陶醉。
对中日两国动画的比较,不仅是对两国民族风格的对比,也是对两国动画未来发展之路的比较。在二者相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漫画经历了早期的辉煌灿烂后,动画制作的发展过程似乎有所停滞。但是,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有部分动画作品朝着精细化制作方向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目前和有某些方面比日本漫画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国外动画作品的传播已经给我国培养出了一批动画作品的观众和拥趸。只要在动画制作上不断提高水平,我国动画产业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笔者认为,从中日影视作品的美术风格之对比上来看,我国动画作品制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水平:(1)重拾民族特色,将具体有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品、技艺融会于动画作品中,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2)拓展动画作品内容,不仅为少儿多渠道、全方面地拓展内容,还要开拓成人动画作品,从而为动画美术创作开辟新的天地;(3)重视动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设计和塑造,加强细节刻画和描摹,向作品的精细化迈进;(4)重视色彩对于动漫作品的作用,对于每部作品的色彩风格要有所设计,将色彩符号化。(本文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