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动画艺术中身体美学发展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动画艺术中身体美学发展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动画艺术中身体美学发展思考

摘要:舒斯特曼提出的身体美学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待身体外在与意识存在之间的关系,这种从哲学思维出发的身体美学观念更加重视对人内在心灵的关注,其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机器人总动员》为例,立足于身体美学与动画艺术之间的关系,从身体美学的思想内涵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动画中的身体美学,从该动画中造型设计、动作设计等外在的身体美逐步探究到动画中身体意识所呈现的美感,为动画艺术创作者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审美视角。

关键词:机器人总动员;身体美学;动画艺术

作为重要的实用主义美学代表人物,舒斯特曼以哲学的批判思维为指导,通过自我审视和自我完善的审美方式将其对身体外在和内在的艺术之美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论证。这种立足于美学视角的身体动画艺术展示了身体美学与动画艺术结合的魅力。《机器人总动员》通过动画艺术的设计方式将身体的静态之美———造型设计之美、动态之美———动作之美以及意识之美———身体意识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身体美学的概念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作为一种批判传统身体学理论的学说,从理论研究的层面对身体本身所存在的意识之美进行了分析。传统美学观念下,人的身体只是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身体本身并不存在意识之美,也无法展现意识所代表的内在精神。而身体美学则否认这种观点的科学性,认为身体本身也存在着美感,且这种美感不仅包括外在的形象之美和动作之美,且包含着人的意识之美,这种美感来源于身体本身的美,身体不再是意识的符号或者形式,而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展现出独特的美感。传统美学视角下,审美活动的开展是通过人的意识活动实现的,身体的任何动静都是内在意识的表现。这种观点只是从身体外观和表象出发,实际上对身体之美的欣赏是站在人体美学的角度考量的。身体美学则认为身体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其不仅展示着人体之美,也具有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从人体之美视角看待身体活动,容易将身体之美看作是肉体之美,甚至会使身体活动沦为享乐主义的代表。与人体美学不同,身体美学所欣赏的身体之美,是从身体本身、身体活动、身体意识、身体文化等角度对身体活动的赞美,是从身体出发对审美活动的审视。这种“从身体出发”的美学思想更加注重身体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正如当今的舞蹈艺术和声乐艺术所表达的身体之美一样,身体美学所展现的是身体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是身体意识的体现。

二、身体美学与动画艺术的关系

以《机器人总动员》为代表的影视动画实际上正是通过多元化的身体活动展示身体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影视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造型艺术、文化艺术、录音艺术和镜头艺术实现对故事情节的展现和对角色形象的塑造。影视动画的所有艺术都不能离开身体活动,脱离了身体活动的艺术表现不能被称为影视动画。影视动画艺术正是通过这种可视化的身体活动展现出身体活动所具有的外在美感和内在意识美感。不仅影视动画如此,纸质的手绘动画(如动画书籍)及无声动画等也可以脱离镜头艺术或者语言文字艺术,却不能脱离身体活动。这种“运动中的身体”实际上正是从动画角色中每个主体的身体活动中展现出身体本身所具有的审美艺术,而其他艺术手法的运用,如蒙太奇手法等都是对身体美感的烘托。采用其他艺术形式主要是为了给身体美学提供更多的临场感和真实感。因而可以说,动画艺术实际上也是身体美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运动中的身体”展现的不仅仅是身体外在造型设计的美感,也是对身体本身动作设计及所传达的价值与意识所蕴含的美感的阐释。

三、身体美学对动画艺术发展的重要价值

身体美学蕴含着丰富多元的理论知识基础,这些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够为动画艺术创造提供多样化的审美视角。身体美学本身所蕴含的身体伦理学知识、身体社会学知识等能够通过身体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得以展现。身体的每一个活动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都包含着不同的寓意,这种以身体为视角的理论研究能够为动画造型设计及动作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同时,身体美学并没有将身体与意识割裂开来,而是将身体活动看作一种美的展现。身体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外在的视觉美感,还能够使人们感受到身体活动所具有的意识美感,这种从身体本身出发的欣赏视角将身体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能够从外在到内在、从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中、从身体连续性的活动中体现出身体之美。数字化技术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动画设计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可控性操作,进而将身体上连续性的变化与设计者希望展示的身体美感充分结合起来,极富创造性地展示身体之美。特别是对于那些表演能力较强的原画师而言,运用动作捕捉器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能够将运动中的身体美感展示得更为彻底。

四、《机器人总动员》中身体美学的体现

(一)角色分配及造型设计中的身体美学

造型技术设计是动画创作艺术价值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从美学角度看,所有角色形象都是通过身体造型及语言艺术表现出来的,在动画产业中身体造型的设置是实现动画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载体,如以动画为基础的玩具、装饰品等都是以动画造型为基础的,这种具有符号性特征的身体造型实际上也是文化艺术的展现形式之一。从动画的媒介形式来看,身体造型也是文化艺术中角色的象征。角色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中的身体存在于一部部创作中,而造型则将这种身体的意识有形化、可视化。人们在观看影视动画作品时会通过视觉上的认识作用到身体造型中,通过应试作品中的身体造型体会角色的特征。而要使动画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就必须要认识到身体造型的重要性,将身体意识外化为可视的符号,促使每一个身体活动细节都展现出非凡的魅力。《机器人总动员》动画作品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身体造型展示了两种不同特征的角色。一种是已经丧失自我意志和外在特征的人类形象,另一种则是因功能不同而形体特征不同的机器人。这两种身体从外在的造型到内在的意识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人类的每个形象都十分相像,都以臃肿的体态、平躺的姿势展示内在精神的匮乏,而机器人的身体造型各异,不同的身体造型展示出不同的功能,也体现出机器人极强的学习能力。影视动画中两种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身体造型不同,所代表的身体意识也不同,且两种身体造型呈现出强烈的对比色彩,通过强烈反讽展示创作者对两种角色形象的不同态度。从身体造型上看,人类的身体造型简单且单调———肥胖的四肢、平躺的体态、葫芦状的脸庞、除船长以外统一的着装,这种不费人工的设置也正是人类角色思想贫瘠、不求上进的反映,随着其对机器人服务依赖性的增强,人类的身体越来越丑陋。相较而言,机器人则具有多样化的身体造型,从打包垃圾的机器人到参与政治活动的机器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身体造型。而机器人中身体造型最精致的是WALL•E(音译为瓦力)和EVE(音译为伊娃)。瓦力,性别为男性,是地球上处理废弃物配置装载的推料机器人。伊娃,性别为女性,是地球植被特别评估机器人。瓦力和伊娃的造型特征分明且形象差异巨大。瓦力从棱角分明、行为机械化的造型中展示其重复性的职业特征和木讷踏实、遇事逃避的性格特征,伊娃则通过其圆润平滑的造型设计展示其身体的敏捷性和解决问题时迅捷敏锐、果断决绝的角色特征。

(二)动作设计中的身体美学

除了静态的造型设计以外,《机器人总动员》还通过动态的身体动作设计来展现动画中主体身体所包含的意识特征。动画艺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是拟人,将简单的造型赋予了丰富的形象内涵。《机器人总动员》也使用了拟人化手法,但是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却比其他动画作品要困难很多。该动画中的机器人造型十分简单,一般都是通过眼睛来表达机器人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由于许多机器人的面部一般只有一双眼睛,没有嘴巴、眉毛等设置,这样简单的造型特征使得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变得十分困难。由于《机器人总动员》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语言艺术形式,而希望通过身体美学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该部作品的拟人化创作过程更加具有挑战性,机器人的身体动作设计对该动画美学价值的作用表现尤为突出。从两位机器人主角的动作设计中,我们能够充分体会该部动画所具有的身体美学价值。例如,瓦力的面部造型十分简单,面部表情只能依靠眼睛来表达,而动作体态则是以脖子、身体伸缩、手臂摆动等身体活动来表达。因而瓦力的拟人化创作只能依靠望远镜式的眼睛、闭合的眼睑以及眼睛与搭扣形成的眉毛来表现其身体动作和感情思维,通过下看的眼睛和缩起的身体表示失望,通过上看的眼睛和伸长的脖子表示惊叹等。而伊娃的拟人化设计则更加复杂,伊娃仅有磁悬浮头和躯干,面部只有蓝屏光眼,因而伊娃要展示身体工作下的情感意识则更加具有挑战力。从伊娃的面部表情看,伊娃主要是通过眼睛来展示其身体所代表的情感的,圆睁的眼睛表示正常状态,横着眯起的椭圆形眼睛表示鄙视,上半月眼睛展示出微笑和喜悦,下半月眼睛代表愤怒,一字眼睛表示注意。这种简单的面部造型设计配合丰富的面部动作变化,身体本身所蕴含的美感呼之欲出。

(三)“身体意识”中的身体美学

身体意识是身体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身体美学的研究主题,讲求身与心的和谐,要求在身体活动中审视意识之美。但是身体美学并不是要从审美的角度挖掘身体活动所展现出的意识之美,而是要通过身体与意识之间的碰撞塑造出感性与理性交集的美感。《机器人总动员》中身体美学与动画艺术充分结合的突出表现是“太空之舞”的片段。瓦力及其所乘坐的小飞船被弹射出真理号,此时伊娃不顾危险高速冲出去救援瓦力,瓦力带着绿色植被最后靠着灭火器逃出了即将自毁的飞船。伊娃一方面为看到瓦力成功脱困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瓦力保住了代表地球重新开始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植被而兴奋,激动之余的伊娃放出电力向瓦力表示感激,此时瓦力也欣喜若狂,忍不住打开灭火器与伊娃共舞。真理号船长看到瓦力和伊娃在灭火器的白色泡沫和伊娃的蓝色尾焰之中飞舞,受到瓦力、伊娃身体舞动的感染,一种对爱情、对真理的觉悟之感油然而生,使得船长开启舞蹈模式,破除了室内音的模式。在这个动画场景中,身体活动异常丰富,伊娃与瓦力激动之下碰触的瞬间不仅传达出了身体所带来的激荡之感,还包含着身体的意识之美。也正是这种身体意识的冲击使得人类放弃了游荡决定返航回归地球。对于人类来说,身体意识的来源是其觉察到了身体之美与内在之美的相融相生,也是基于一种身体之美的感叹而迸发出了对真理的感悟。

五、结语

《机器人总动员》对身体美学的借鉴和应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例如动画以机器人与人类身体造型的对比、机器人之间造型的对比反映出身体静态的美感;以机器人简单的面部造型设计与复杂的表情动作展现身体的动态之美,以机器人身体碰撞所带来的身体意识之美预示人类认识到真理的真正所在。身体之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值得动画设计者深入研究并加以应用,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动画设计中充分展示人物形象的身体意识之美,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冯学勤.论动画艺术的身体本体论和身体创造论[J].美育学刊,2012,3(1):38-46.

2.陈春娱.表演理论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6):14-21.

3.王道站,王娟.突出一个主体,做到三个结合———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青春岁月,2012(6):88-89.

作者:熊琨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