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MG动画应用与制作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MG动画应用与制作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媒体MG动画应用与制作探析

摘要:伴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影字幕动态效果诞生的MG动画是顺应“世界图像时代”的产物。如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mg动画又高度融合了消费审美视觉与影视动画技术,成为盛行于电影、电视、网页、手机、广告、网络视频等多领域的文化产品。MG动画凭借短小精悍、成本低、制作周期短、风险可控等诸多优势,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视觉文化表现方式。

关键词:MG动画;视觉符号;信息符号;应用制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具视觉审美特性的MG动画迅速走进大众视野,人们便越来越倾向于“短、平、快”的信息内容,MG动画让原本的复杂的文字或静态的图片信息变得易读、生动,让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便能直观、清晰地接收信息内容。

一、MG动画的概念和产生

MG动画(Motion…Graphic…Design),即动态图形或者图形动画,指“随时间流动而改变形态的图形”[1]。MG动画是平面设计的审美追求与动画技术的高度融合,是视觉图像与动态设计完美结合,将原本静态的视觉图像经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出动感,让静态的设计元素或者符号动态化。也可以说MG动画是艺术审美与新媒体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这种可视化的动态图形效果,不仅满足了“读图时代”人们对视觉符号背后的信息内容追求,还满足了人们对于视觉表现形式的审美追求。MG动画虽然近十年盛行于大众视野之中,但是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在电影片头或片尾,那时候只是作为电影的字幕动画,直到1960年,美国著名动画师约翰·惠特尼(John…Whitney)创立了一家名为Motion…Graphics的公司,首次使用术语“Motion…Graphics”,最著名的作品是希区柯克电影《迷魂记》片头动画。此后,诸如《猫鼠游戏》、美国漫威系列电影的片头或者片尾都会有MG动画的身影。同时,电视界也开始在Logo动画、片头动画、栏目包装等都运用MG动画进行表现。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时代到来,数码影像技术革命的发展,人们开始从电子终端接收信息,于是MG动画应用到更为广阔的领域,比如网页、手机、UI设计、平面动态、PPT、网络视频等场景之中。

二、MG动画应用场景和制作要求

MG动画利用了动画的技术,与传统动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又有实际的区别,而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动画是塑造某个角色,以角色为主体,推进故事发展,从而传达某种主题或思想。MG动画是一种非叙事性、非具象化的视觉表现,主要是创造某种视觉符号,传递信息或表达符号背后的信息内容,它的表现形式并不局限于二维或者三维,但目前我们使用比较广泛的是二维动画的表现形式,偶尔结合三维动画进行表现,因此MG动画应用场景才会如此广泛。

(一)应用场景

随着新媒体制作技术的多样化和日趋成熟,很多电影在片头或片尾采用MG动画进行表现,这也是MG动画产生沿用至今的场景,这时候MG动画中的角色传达出的是影片中的角色含义,影片结合了MG动画,表现得更加有趣。泛娱乐化的时代,电视栏目的发展也逐渐运用MG动画包装各类综艺节目、栏目片头、片尾以及过渡专场等,让人们的紧张身心在MG动画加持的综艺节目中得到放松,诸如《向往的生活》《奇葩说》等。MG动画还应用在各类网页、短视频、演示动画、广告项目之中,可以起到科普、讨论、广而告之等媒介作用,让人在信息爆炸时代,迅速生动、清晰、有效地接收到需要的信息;从最著名的MG动画短片《飞碟说》,到蛮牛动画工作室的系列MG动画,发展到《政府工作报告》、各类主题报道、各类科普动画等,MG动画成了主流视觉动画效果。手机终端的UI设计、微信表情、微博也充满了MG动画,让人在操作手机、阅读文字和图片的时候有更多趣味性的体验,给视觉图形赋予生命力表现的动画,将静态的画面创造出许多意境,这是给视觉形象或符号创造生命的过程。

(二)制作要求

首先MG动画作为视觉文化,要考虑视觉需求,才能吸引更多观众。目前最流行的MG动画风格,便是极简的拟人化、扁平化、抽象化等设计风格。这种化繁为简的设计,摒弃浮雕、渐变、高光、阴影、透视效果,除去厚重和繁杂的“拟物化”[2]装饰效果,提炼出简约为核心的符号信息,让视觉形象变得简洁,“少即是多”的图像,突出地传达了更多的信息内涵,而不是冗余的设计感。同时面对移动终端越来越小的界面设计,抽象极简的图形设计顺应了硬件技术的发展要求,弱化了对尺寸、像素精度的依赖。同时视觉设计的扁平化风格给设计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让整体设计得更加精致,就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对版面的合理设计,减少和优化层级关系。其次是动画方面的制作要求,画面图形越简单,动画设计就越难,用动画表现图形本身的信息,而不是干扰图形信息,这要对视觉中心的图形本身动画有良好的设计,不能用多余的动画去干扰主要信息,诸如Logo动画就要突出Logo图形本身的展示或者演示动画,减少用其他转场或背景动画去干扰主体。动画制作必须流畅,符合基本的运动规律,诸如物体掉落、弹起都要受重力影响产生加速或减速运动;人物运动要符合人体工程学运动规律,人物肢体关节要正确弯曲、摆动;运动速度也要符合人的视觉感官体验,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能“索性”也不能“拖沓”。最后MG动画如果作为商业项目,还需要符合整体设计的商业要求,MG动画如果是辅助展示性的,对文字加以解释说明,就不能过度干扰文字阅读,如果是对企业、单位进行宣传推广,整体设计风格要符合企业、单位气质,在视觉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配色、角色设计、Logo等因素。总的来说商业要求是一种整体的要求,就需要设计者从诸多方面综合考虑。

三、MG动画制作方法和流程

制作MG动画大致有绘图、动画制作、剪辑合成三大板块。绘图通常采用Adobe…illustrator、Adobe…Photoshop,一个是矢量图、一个是位图绘制软件。动画制作目前常用软件是Adobe…After…Effects,可以完成绝大部分MG动画以及特效,有时结合CINEMA…4D,完成三维动画效果。剪辑合成常用Adobe…Premiere完成音效、音乐的编辑与合成。完整MG动画的基本制作流程大致可以分为文案、绘图、分镜、配音、动画制作、合成六个部分,这跟传统动画的流程基本一致。一些Logo动画、网页动画、GIF动画、表情动画等没有具体表达的文本内容,就主要是集中在动画制作这一步,因此这类MG动画制作就分为图形绘制、动画设计、图形分层、动画制作四步。图形绘制,要考虑配合、饱和度、角色场景的设计风格等等;动画设计是在动画制作之前非常重要的一步,具体的某一个元素或角色是如何出现、消失,产生位移、旋转、缩放或不透明等动画效果都是要提前设计好;然后在根据具体设计的动画对绘制的图形再次进行确认并分层,如果动画设计很细致,而图形绘制没有达到相应细致的层级,就需要设计师修改图形的层级关系,最后才是对绘制的图形按照设计的动画效果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动画制作。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碎片式的阅读体验,让MG动画趁风而起,MG动画凭借自身应用前景广、制作成本低、入门门槛低、制作周期短、风险可控等优势,迅速受到设计者的喜爱,结合了视觉图形设计的美感和动画技术的趣味性,迅速受到了大众的认可.从创作者到受众来看,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MG动画将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3]。但是,目前的MG动画水平与国外顶尖的工作室制作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这一方面是受市场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受创作者自身图形设计和动画制作技能水平影响。希望在MG动画发展得热火朝天的今天,创作者们能不断提高,设计制作出更多优质的MG动画,提高MG动画的原创力,在审美层面和表达主题信息过程中输出更多自身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周春月.浅谈MG动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与应用[J].美术大观,2016(10):138-139.

[2]尚瑞.“动与静”——论MG动画视觉传播价值[J].艺术教育,2017(15):98-99.

[3]薛莲.消费符号的生产与意义——以扁平化设计风格为例[J].设计,2018(23):150-151.

作者:蒲薇 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