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视新闻采编特点与创新途径阐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视新闻采编特点与创新途径阐释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视新闻采编特点与创新途径阐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媒体行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过去的电视新闻采编形式明显无法适应现今的信息时代,因此,我们要对电视新闻采编形式做出创新和相应调整,以跟上信息快速流通时代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采编;特点创新

新媒体具有信息时代独有的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新的特点,这对电视新闻界产生了一定冲击。如何在继承传统优良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改变和技能提升以适应新媒体环境,是电视新闻采编界需要做出重大变革的主要目的。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应具备的特点和创新途径做出阐述,以供参考。

1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

1.1电视新闻内容趋于复杂化

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对信息需求量增大[1]。以前,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电视新闻和报纸,但现在的手机和电脑显然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要比电视新闻和报纸来得快与广,所以需要采编提供大量的新闻供人们观看,但大事件只有那么多,不会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增加,这就需要采编去收集其他内容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目前,央视和国外媒体都十分注重对新闻背景信息进行解读,使新闻具有纵深感和复杂性。南充电视台《果城零距离》栏目也做过类似尝试,该栏目曾经用组合报道的形式报道过一条道路塌陷的新闻,在动态新闻事实报道之余,引入了南充类似塌陷事故的梳理,并从历史原因等角度进入了深入解读,使新闻材料更加丰富,现象观察和问题反思更加理性,既满足了观众信息需求,又起到了舆论引导作用。新闻内容的复杂化还表现在新闻事件的细节化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报道中,白岩松的观察评论报道很受大家欢迎,他通过数字串联的方式,解读的亮点和成果,有很多不被人注意的细节经过梳理放大变得饶有趣味,对观众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从观察评论式报道的走红,我们可以知道,观点也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人们对思想和知识的需求。此外,新闻内容的复杂化还表现在新闻题材挖掘上。大量非时效、非重大传播价值属性的题材,经过新的阐释解读,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广义上讲,生活服务已经被纳入新闻实践中,很多民生社会类节目中,求真解秘、技能演示、普法科普、帮忙救助之类的内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1.2电视新闻形式趋于多样化

电视新闻在以前只能在电视上观看,我们走过了黑白电视时代,走过了彩色电视时代,走过了液晶电视时代,迎来了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共存的时代,所以,像以前一样电视新闻只在电视上播出的形式已经要摒弃了。电视新闻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要进入全网播放的时代,提高电视新闻在人们面前的曝光度,对保证电视新闻的浏览度具有重要作用。在叙利亚化武危机报道中,央视记者徐德智第一时间发回了很多战地报道。而反映他工作状况的图文报道《一个人的直播》,通过新媒体传播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后续直接催生了《面对面》专访,多频道连线的新闻节目,新媒体的影响,让新闻当事人和纪录者获得了更大关注,从而使之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这也可以视作是对传统媒体的反哺。同理,徐德智在央视新媒体进行的长时直播视频报道,也解决了电视媒体时段性限制的问题,让新闻的深度、广度和观众互动性都得到了强化。

1.3大众参与性逐渐增强

进入新媒体时代,我们发现无论是政府工作还是企业盈利方式都变得越来越透明,主要是因为大众文化素质在不断提升,在他们心中就会滋生很多问题,有待解答。要顺应这个新时代就必须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比如,现在的视频浏览器都设有弹幕,让观众感觉身处播放场地的现场,体验感很好,从而吸引了很多观众。在新闻实践中,传统媒体可以大量借鉴综艺节目和网络节目的互动模式,采用投票、新媒体短评、视频连线等形式介入新闻直播过程中,拓宽观众参与、评论、表达、展示的渠道,让真人秀和大众观点变成新闻的重要内容。央视早间节目《生活圈》就较多地利用了多媒体技术,让观众提问、专家解读、草根演绎、双人对话等,通过手机连线的方式,充实了节目内容,更新了节目形式。

2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的途径

2.1报道视角新颖独特

电视新闻在以前给人的感觉就是从一个角度去报道一件事情,这样会降低民众对新闻的兴趣,千篇一律的报道视角也会让观众产生厌倦感,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电视新闻采编推陈出新,具有创造性思维,使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仍然经久不衰,即从提高新闻价值出发,大胆创造让人为之耳目一新的独特视角来解读新闻,让民众可以透彻地了解新闻内容,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央视高级记者陈虻就指出,电视节目应至少从人性和时代两个维度去进行解读。从人性的角度去关注人的命运,来实现人文关怀;从时代的角度挖掘人物故事附着的时代印记,让纪录历史成为一种主动担当。当然,就操作层面而言,我们很可能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不过,多视角报道至少能够丰富表达,揭示深刻,使问题讨论和事实追问更接近事情本质。我们不应只有一个立场和视角,而应给予新闻当事人发声的权利,让利害双方充分表达观点,让事件目击者提供第三方证据,让相关专家解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让政府部门回应表达,促进社会问题建设性解决,这样既能避免以偏概全,又能让新闻更具丰富性,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力。

2.2新闻呈现形式新颖独特

电视新闻形式单一,不免让人觉得枯燥,所以电视新闻过去一般都是中老年观众居多,对青少年没有什么吸引力[2]。现在已不是过去那种只有电视作为播放新闻的渠道了,现在我们有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等一些比电视更方便的观看新闻的电子设备。这要求电视新闻采编跟上时展步伐,使新闻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比如,现在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看新闻直播,可以在电脑上看新闻的重播。电视新闻采编应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了解民众诉求,对症下药,提高新闻质量。我们可以看到,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等先锋媒体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东方卫视的《东方眼》,崔永元直接把新闻当事人请进直播间,让他面对利益相关者和第三方观察员,在会客厅的环境氛围中,完成了对新闻事件的讨论,形式上又嫁接了“真人秀”和评论节目的诸多要素,轻松不失深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些新媒体推出的短视频即时报道,也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它满足了受众第一时间碎片化接收新闻信息的习惯和需要。可以预见,短视频新闻直播将成为电视新闻形式创新的一个重要风口,甚至会带来传统电视栏目设置的深刻变革,让第一时间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2.3增加交流反馈渠道

增加交流渠道,可以提高民众参与兴趣,且民众可以对新闻播放形式和内容提出有效建议。比如,可以在新闻中设置弹幕;也可以申请一个微博公众号,民众通过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随后工作人员解答;还可以做问卷调查,设置一张问卷,以电子表格的形式交给观众填写,等等。做好反馈交流工作也对建设受欢迎的新闻形式有重要作用,所以,它并不是可有可无,采编时应多加注意。现在的数据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大部分重要电视媒体都引入了收视调查,可以间接分析传播效果和观众的反馈指数。而另一个重要的直接反馈途径,则是我们的两微一端。目前,两微一端的大多以单个新闻组合的方式推送,每个新闻节目的点击量、评论数据和内容都可以视作受众的直接反馈,我们可以从这些数据中知道观众的喜好,用以改进我们的新闻制作方式,调整新闻报道的方向和内容。

2.4语言表达新颖独到

虽然电视新闻播放内容有可能会让人觉得枯燥,但新闻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化枯燥为生动有趣。所以,电视新闻采编可以给新闻主持人设置一种新颖独到的表达方式,让人听了觉得朗朗上口且一针见血。比如,被称为“央视段子手”的朱广权,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时不时地在严肃的报道新闻事件中插上一个“段子”,让人听了忍俊不禁,比如,他在报道春节放假情况时,吐槽主持人的节假日少时,说“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这种让人发笑式的报道方法吸引了大量观众,有效提高了收视率。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起到吸引观众和高效报道新闻事件的双重效果。因而,电视新闻采编要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进行有效的创新。

3结语

我们处在新媒体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以前从没有经过的时代,所以电视新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如何去改善这些现象,还需新闻采编从多发面进行改革创新,使电视新闻可以永远焕发活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民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凌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特点与创新途径阐释[J].新闻传播,2017(15):100-101.

[2]吕国君.浅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7(18):184-185.

作者:李刚 单位:南充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