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要素及采编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资讯传播的介质和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互联网、移动端等数字化新媒体迅速崛起,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此,广播电视必须运用新技术手段,加快向新媒体融合、转变,同时学习借鉴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大力革新内容生产方式。笔者重点论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必须具备的要素,探讨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采编;创新
现代科技催生了新媒体。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整个传媒业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内容生产方式,提高电视的新闻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宣传影响力、媒体公信力。
1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资讯传播的特点
1.1信息载体多样化
载体是新闻资讯生产和传播的渠道,在媒体环境下,新闻载体呈现出多样化且多元化的特点[1]。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新闻报道方式根本无法切实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无法达到过去的传播效果。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载体开始朝着立体性、综合性方向发展,过去受众只能在广播或是报纸当中获悉相关的新闻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以及手机网页查看信息[2]。
1.2传播主体多元化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新闻信息的获取方式和传播主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主要以普通个体为创作源头来产生,并且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快速发散,形成了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这种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政府不再是唯一的信源,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参与发声,事件的话语博弈更为激烈。
1.3传播方式立体化
新媒体环境下,“全媒体”集团、中央厨房的采编新模式,使新闻信息的传播呈现立体化的格局。
2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的要求
在信息爆炸、自媒体丛生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原创性、唯一性不再是传统媒体的制胜法宝。电视新闻要想占据舆论高地,在保有“党和政府喉舌”的权威性前提下,必须从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形式的喜闻乐见上作出更多的努力。
2.1内容丰富全面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利用各种信息设备获取海量的信息。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使得信息内容零散不全甚至存在出入和矛盾。在新媒体浪潮的席卷下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围绕某一主题收集新闻信息,将相关信息串联起来,并通过专题的形式切实有效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3]。也就是要充分扩大新闻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做到应有尽有。
2.2形式鲜活多样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电视新闻传播模式过于死板,风格不能吸引大量观众。传播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大量人群的接收需求,与快速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大量受众离开[4]。新媒体环境下,各种编辑软件的出现,为浓缩、提炼新闻奠定了良好的条件,经过技术处理后的电视新闻节目更具色彩美。电视新闻要研究受众特别是年青人的收视心理,及时运用新技术,采取丰富多样而生动鲜活的表现形式,才能有效吸引受众。
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策略
根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对照其对电视新闻的要求,新闻采编工作应该转换观念、加强策划,从题材选择、报道角度、编排方式、语言风格、传播形态等方面着力加以创新。
3.1节目选题要贴近生活
作为宣传的主阵地,电视新闻十分注重宣讲大政方针,忽视了新闻的贴近性,总是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久而久之让受众产生厌烦感。而新媒体多是平民视角,讲述你我他生活中的新鲜事,普通百姓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电视新闻要创新报道题材,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把摄像机的镜头多聚焦基层和市民生活,从受众的角度去找选题、做节目。山东齐鲁电视台有个《百姓办事》栏目,在当地就深受喜爱。这个栏目主要是记者扛着摄像机,跟拍当地群众去医院看病、到邮局寄快件、电信营业所交电话费、到超市退商品等各种生活事件,充分展示百姓生活的原生态。节目既直观真实反映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较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共鸣,又促进了公共服务窗口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的改进,为老百姓排忧解了难,从而使栏目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极高的收视率。贴近生活、关注百姓,应该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一个方向。
3.2报道角度要新颖独特
电视新闻有不少内容是例行性的活动报道,比如会议。这类活动,题材虽然无法更新,但报道的角度却可以进行创新。报道角度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报道形式和效果就会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创新报道角度就可以让同类题材的新闻显得新颖独特,激发受众的收视兴趣。2017年12月,岳阳市召开金融创新工作会议。电视记者在做报道时,大胆跳出会议现场,与金融机构负责人磋商后,深入基层采撷人民群众享受实实在在金融惠民成果的画面,同时策划了一组现场办理的场景,让受众直观感受到了金融惠民工作的进展和成就。通过这样的形式,丰富的同期声和现场镜头,增强了新闻事件的实用性和可视性。最后,记者又画龙点睛式地点出了当日会议的主题,成功赢得了受众对于此次金融创新工作会议的关注和了解,达到了为金融行业宣传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3.3编排方式要有机组合
在对新闻进行编排时,要改变以往就事论事、简单排序的方式,发掘编排对新闻的再创造功能,把重要新闻事件的背景、解读、分析补充进来,把同类新闻事件有机串联成一组,通过创新编排方式来增加新闻的广度和厚度,最大可能地满足受众了解新闻的需求。2016年4月1日,正值春暖花开时节,清明节也即将来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当天的《朝闻天下》栏目里,以“春天、清明节”为主题,集纳、播发了一组消息:《广东广州:郊区墓园“生态葬”日渐增多》《贵州六枝:樱桃花开正旺踏青赏花好时节》《阿尔泰:春暖雪融小型雪崩多发影响交通》。这就是编辑有意识地围绕一个主题,把同类新闻集合编排成一组,充分展示了我国幅员辽阔、同一时节各个地区的不同自然风景,反应了随着文明祭扫的推广,新型绿色殡葬模式正逐步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3.4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
电视新闻不同于其他媒介的新闻,主要依靠画面和声音而不是文字等方式来进行表达,稿件的文字要转换为解说的语音。针对这一特点,采编人员在琢磨新闻解说词时,要根据文字变为配音后的听觉感,使用得体和恰当的文字,确保解说的通俗易懂和准确无误,增强语言的可听性和感染力。要注重研究新闻语言的张力,借鉴网络语言平实亲民、易于接受的风格,使之成为电视新闻吸引受众的助力器。2013年“月球车玉兔”的微博号在微博界兴起。“月球车玉兔”作为玉兔月球车的官方微博,从登场开始它就用第一人称“我”来实时播报我们国家第一辆月球车的登月过程。这条微博改变了以往的官方腔调,大走亲民路线,而且非常会卖萌。例如,“这里的太阳己经落下,温度下降得真快。告诉你们个秘密,其实我不觉得特别难过。我只是在自己的探险故事里,和所有的男主角一样,也遇到了一点问题。今天说了好多,但总觉得还不够。”这种语言,一改以往新闻报道生硬、死板的表达方式,让受众觉得耳目一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3.5传播形态要跨屏联动
新媒体环境下,观众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也是新闻信息的创造者,一个完善的新闻传播活动离不开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接受者以及信息反馈等相关内容。观众将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反馈给电视新闻节目后台,有利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全面的掌握观众的需求和观看感受,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和内容,使电视新闻节目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消费品,提升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5]。中央电视台4套的《中国舆论场》节目,紧扣时事热点,将电视、互联网、移动新媒体深度结合,创造性地引入“在线观众席”,全球网友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实时抢票,成为当期节目现场参与者,直接分享观点,向嘉宾提问,全程互动。这种融媒体的即时传播与互动方式,既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新鲜感,也让一向“高冷”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更加亲民、更接地气。
4结论
概言之,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采编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有效地革新电视新闻的表现方式,让电视新闻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林.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2015(10):14,4.
[2]刘静,刘文瀚.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的技巧及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5(1):7-8.
[3]张航洲.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5(3):35-36.
[4]耿嫱.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困境与对策[J].神州,2018(8):292.
[5]钟亮.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J].新媒体研究,2017(9):150-151.
作者:刘钢 单位:岳阳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