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藏汉电视新闻翻译工作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藏汉电视新闻翻译工作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藏汉电视新闻翻译工作的思考

摘要:在各民族的文化发展中,翻译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成功对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翻译。翻译是把由一种语言组成的材料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组成的材料表达出来的实践活动。因此,对于藏民族地区来说,藏语电视新闻是消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的名词术语不断增多,使民族新闻翻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对新闻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于语言文化逐步向科学性和世界性发展的态势,对当前藏语电视新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藏汉翻译;新词术语

现阶段,随着全球经济多元化的开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语言呈现出高频沟通的发展态势,因此,翻译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做好民族工作,民族语言翻译必不可少。藏语言作为我国民族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工作是一项要求思维缜密且严格的工作,而且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受历史等多重因素的考究,藏语翻译工作遇到的问题重重,如何快速精准地发现藏族语言翻译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日喀则人来讲,藏语频道是该区域人们满足自身文化生活的核心渠道,可以最及时地报道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强化党的方针政策,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藏语频道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知识普及、信息交流的优质高效媒介平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共融的国家,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社会可持续化发展,应在发展中注重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充分利用当前新媒体平台及信息化技术,打造新型发展平台。与此同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交流,离不开民族优秀翻译的支撑,正是他们提供的优质服务,才使得民族文化交流更加精确、更容易理解,沟通实现无缝衔接。此外,民族翻译工作也可以使少数民族新闻更专业化,更具科学性,使我们党的政策、方针及路线更深入地贯彻到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中。所以,在开展少数民族实践工作的过程中,精确理解民族新闻的重要特征、明晰概念内涵,贯彻责任机制来提升民族翻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激励机制增强民族翻译工作质量与整体工作水平。同时,民族翻译人员应定期充电,更新自身知识体系,肩负相应的社会职责,开拓创新,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来拓宽少数民族翻译工作人员的视野,提升他们对国内重大事件的观察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民族翻译人员的职业素养。

1藏汉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1.1藏汉翻译的历史

汉藏两种语言文字的互译活动,源远流长。回顾这方面的历史,对于藏汉互译,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1.2藏汉翻译的现状

藏族拥有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翻译这一工作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没有藏文的历史阶段,就已经有了口语翻译,在藏文出现后,翻译工作便逐步开展。公元7世纪到公元13世纪,汉藏双语言之间的翻译工作涉及佛教、计算、历史、文学等方方面面,由于和平盛世文化的推行,出现了很多翻译著作及杰出的民族翻译家。现阶段,汉藏之间的翻译工作范围已经日趋广泛,涉及多重领域与多行多业。加之现代媒介方式的不断推行,杂志、自媒体、广播、书籍及网络的不断发展,使民族翻译工作所涉猎的种类逐步增多,涉及科技类、新闻类、文哲类及政论类等诸多学科。在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的道路上,藏语翻译工作者也将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藏族文化,推动科技工作者在该方面的创建,做出了巨大成绩。

2藏语电视新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2.1翻译言语生搬硬套,缺乏对民族文化、历史习俗的精确理解

藏族翻译人员由于缺乏对汉族和及藏族之间文化背景及文字语言的了解,不能充分认识到修辞及语法之间的差异,对文字背后的民族习俗、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及购词特性等无法做到精确掌握,导致在进行民族语言翻译时往往产生硬性翻译,缺乏科学合理的技巧,直接套用传统语法进行生硬套取,使翻译工作呈现出教案化、公式化的发展倾向,无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翻译出的作品也出现晦涩难懂、绕口等诸多特征,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对等。同时,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无法理解藏族语言的文法要求,所以呈现出藏族群众难以看懂、汉族群众无法听懂的尴尬现状。

2.2新词术语翻译不规范、不统一

在藏汉语言翻译过程中,术语不统一。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成为制约藏族翻译工作发展的主要屏障,影响了藏族语言的交流。同时,为国家重大政策宣传及贯彻增加了难度。语言文字作为一个民族实现发展的根本保障,缺乏通用型的语言文字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族文化生活及经济支撑优势减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藏族语言的发展与运用。藏族语言是当前藏族地区的通用语言。然而,笔者调研分析发现,五大藏区之间并没有行成统一的运用标准,翻译工作主要在学术交流、软件系统搭建、业务支撑等诸多领域,在实践运维层面业务人员无法做到集中化、专业化培训,在学术交流中形成的优秀语言成果也无法运用到业务开展领域,无法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难以凸显合力效应。基于汉族与藏族文化发展差异视角进行分析,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发展载体,其中,影响二者共融的因素主要包含宗教信仰、民俗习惯、思维模式等。所以,如何在时代背景下正确翻译专业术语,精确传递文字真实意图是保证当前藏族文字传播的重要任务。所以,统一及准确翻指定面向汉藏语言的术语体系与标准成为新时期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从事新闻媒介的电视翻译人员来讲,无法快速精准地进行翻译,新闻报道缺乏实效性是影响推动的重要元素,使新闻变为了旧闻,难以呈现应有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2.3翻译工作者的翻译功底有待提高

目前,藏族电视台是广大藏族人民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藏语翻译通俗易懂,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因此,提升藏语翻译人员的能力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提升知识文化素养,增强对汉藏语言的理解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构建专业化的汉藏双语翻译软件。而构建软件的前提是需要设计者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专业且渊博的知识文化体系,将给新闻翻译带来重重困难,从而造成文化交流产生用语失误。丰富新闻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工作的宣传,影响电视的最终宣传力度及水平。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翻译生硬的现象,会造成文化交流失误,从而产生蝴蝶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对群众舆论产生误导。所以,要求从事汉藏的新闻工作者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及对双语的理解水平。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素养,时时关注新闻需要的动态,才可以实现翻译工作的精准传播,发挥自身效应。其次,契合藏文语法规律,多次实现精准翻译汉语新词术语,凸显语言的时代特征。作为新闻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是最早接触这些新闻术语的单位,并且通过翻译后很快加以传播和普及。所以,对编译人员来说新闻术语是一个大挑战,新词术语的与日俱增也加大了翻译难度,那么怎么才能使这些新闻既准确易懂又符合藏语语法规律,便于使用让人接受呢?这里最重要的当然是要完全透彻地理解,并弄懂每条特定新闻术语的确切含义,在此基础上加以推敲、切磋,在翻译过程中使之符合藏文语法规律,并且具有普遍性和认可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后对各新闻单位的不同译法予以汇总,再更正、定型、确定无误后进行推广和普及,从而在实践中获得认可。最后,要发扬翻译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增强自身责任感。纵观藏族翻译工作发展史,藏汉翻译事业从开创到文学翻译的兴起、发展、成熟,以及最后形成理论,对民族文化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得意于开拓创新和不断总结。因此,作为一名汉藏语言的新闻工作者,应树立严谨的科学翻译方法及创新精神,充分考虑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在忠实表达愿意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翻译。

3提升新闻翻译水平的路径

在新闻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必须无条件遵从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结合表达的具体风格特征,进而使观众更便于理解,增强接受能力。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翻译术语新词科学制度。在开展翻译工作中,相关单位应强化沟通,健全机制,确保翻译藏语新闻准确性、规范性与科学性。实践工作中,依据新词术语快捷、新颖的特征,应将其内涵意义明确无差异地进行翻译。而对于之前没有涉及的术语新词,则在翻译阶段中应请教有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行业专家,通过广泛交流、深入讨论有效解决瓶颈问题,实现正确科学的翻译。另一方面,多元渠道提升新闻翻译人员的知识体系及实践能力。互联网时代下,新闻翻译人员对新闻质量所发挥的运用越来特重要,这对于翻译藏语电视新闻人员的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新闻翻译人员需要提升技能业务水准,扎实翻译技能,掌握相关知识理论,不断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于翻译术语新词高难度工作,应明晰翻译技巧,形成对汉语内涵文化的良好感知能力、综合意识思维,真正体现汉藏文化的不同习惯思维、实际文化习俗、常见表达方式,进而在翻译实践工作中,增强运用水平,提升翻译质量。综上所述,良好的新闻翻译工作,能够使广大藏族农牧民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会、贯通世界、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藏语电视才能为创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多吉次仁 单位:西藏日喀则市广播电视台译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