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优化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内容提要:实践基地建设是新闻传播教学的根本保障,它对接行业人才需求,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能紧跟行业发展,缺乏特色,也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只有建立融合型实践基地,一般性实践与针对性实践相结合,扩大建设、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学生实践效果。
关键词:实践基地;新闻传播;地方院校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新闻理念、新闻意识,更要培养学生新闻实践能力和素养。这就决定了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一定还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然需要实践基地作为支撑,让学生有一个锻炼和实习场所。通过实习实训一来可以发现现有专业教学的问题,为创新找到突破口。二来通过实习实训也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就业,应该有哪些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经验准备。对于社会而言,许多专业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价值。但专业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也要有所提升。发挥专业所长,适应社会发展,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价值的创造,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因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于学生未来迅速进入角色、适应社会、发挥特长有直接可观的价值,这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要求。(二)对接行业人才需求。当下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这一变革,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已无法满足当下新媒体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因此,高校必须要改变“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化建设也是对接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新闻传播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师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十分必要。(三)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新闻传播行业涉及领域较多、关系较为复杂,对于尚无工作经验的专业学生来说,参与实习实践活动是他们接触行业的途径。但实习基地是否成熟,他们在实习场所的表现、感受却直接影响他们对本专业及行业的认同感,即对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接受、认可和践行。因此,实习基地对专业学生而言不只是一个接受锻炼的场所,更是磨练心智、心理形成的地方。在实践期间,大多数专业学生会认清现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条件,在有效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为以后的就业做铺垫和提供参考。可以说,专业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走出理论课堂,走向实践应用,是完成从理论迈向现实的第一步。专业学生实习完成后,加深了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了解了社会的需要,认知自我、准确定位,又是一次认识的提升。
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建设专业的实践基地,探索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是高校响应报告,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地方院校的新闻专业大多是由原来的文学院或中文系分离而来,不少教师并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而属于“半路出家”转行而来,办学规律把握不准,办学基础尤其是实践基础十分薄弱。专业建设中,对于实训平台类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进一步影响教学效果。(一)实践基地建设不能紧跟行业发展。我国早一批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大都是在本世纪初创办,最初大多还都依托中文专业。虽说十几年的发展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已经联系建立多个专业实践基地,但很多还都停留在传统媒体,尤其是电台电视台居多,新媒体实践基地少之又少。同时,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需求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新闻制作层面。伴随着群众意识的提高,对于新闻的真假以及价值的辨识能力也是对现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一个新要求。这就要求在进行新闻制作的时候专业人员能够提前辨识好新闻的可信程度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用简洁凝练的方式传递给群众。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实践的模式依旧比较单一,甚至很多还都停留在只管招收不管教授的层面。(二)实践基地建设没有特色。目前的新闻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往往不止一个,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多个专业。但作为同一个学科方向,很多院系为了学科建设,往往会把几个专业的人才方案、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往一块儿凑,以提升办学实力,扩大社会知名度。因此在建立实践基地的时候难免陷入误区。比如但凡是媒体,不管是否符合专业特点,赶紧收入旗下谈合作让其成为专业实践基地。不管是哪个专业,只要涉及实践,把学生都往媒体塞。甚至有些新闻院校专业培养方向早都调整为新媒体,但实践基地却依然还只是十几年前建立的传统媒体。实践基地既没有专业针对性,也不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三)实践基地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目前,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实践普遍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新媒体大力发展,但学生在新媒体实践平台较少;第二,受到整个就业形势影响,其他专业学生如法律、经济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竞争实践机会;第三,新闻院校也会建立各种类型的实训基地,但存在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的现象。同时,目前大多数实训基地某种程度是学校为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主动向单位寻求合作,尚未从满足行业对实用型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一些单位出于自身利益,没有把接待实习生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看,视接待实习生为负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实训基地让学生从事简单的工作,有些与专业完全脱节,甚至有不少实践基地采取“放羊”形式,这些都成为学生实践中的问题,影响实践效果。
三、新闻传播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如何实现优化
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受其地区性、专业壁垒等因素影响,在确定实践教学基地时,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建立并完善整个教学基地,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践效果。(一)建立融合型实践基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基地建设应紧跟形势,积极探索与不断创新发展。首先,在建立实践基地方面,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培养方向建立对口的实习、实训点。比如新闻学、新媒体等专业,除了传统的媒体实践基地,还应增设网络及新媒体传播业务的相关单位。而广告学、传播学除了广告公司,还应建立营销公司、策划公司、传媒公司等实训基地。其次,在实践基地的业务考察方面,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最好能在实习单位学习并锻炼有关网络新闻采编、网站创意与设计、网络营销、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融合新闻的采编与制作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适应当下融媒体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融合型新闻实践教学的理念是,打破传统新闻业务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引入全媒体思维与互联网思维,使学生在内容的创意、策划、采制、、互动的全过程中感受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的整合性特征,使新闻操作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二)一般性实践与针对性实践相结合。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来说,首先需要具备一般性的新闻实践能力,即新闻实务、传播实务、编辑制作等能力,这是他们日后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必备的操作技能。另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学生还需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才能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实践基地的特长培养十分重要。例如,一个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实践技能基础上,在写作方面尤为突出,在实习单位积累了多部作品,那么他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就比其他学生更胜一筹。因此,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有关实习单位的业务范围考察一方面应重视一般性实践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看实习单位是否能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实践工作,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性地参与其中,发展自身在某一方面的专长。(三)扩大建设、加强管理。受到区域限制,地方院校教学资源往往有限。因此一方面学校对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应加大投入,扩大建设,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将实践延伸至省外。另一方面,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实习点大多比较分散,实习时间较长,加强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校内实训基地要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实训基地的环境卫生,落实每一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安排。同时对于整个过程加以安全控制,让实践性教学活动得以真正开展。校外实训基地也应该有专门的联络人,负责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联络工作,落实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场所、部门以及安全环境等事项。同时每一次实训活动结束后都应该对实训单位表示感谢,对一些重要人员还要给予一定的报酬,真正调动这些行业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实现行业和学院的共同办学目标。当然,实习单位任用人才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也存在着较大水平的认识错位,在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只通过高校调整自身发展方式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校企还应当结合社会实践方式共同改变,加以培养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这样才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改革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柳林.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策略[J].新闻知识,2011(6).
[2]刘仁.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0).
[3]杨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6(6).
[4]徐艳兵,李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2
作者:王宏昌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