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县级融媒体中心用人需求
县级融媒体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县级融媒体需要具备全媒体业务能力和融媒体创新能力,能够扎根基层、服务地方、挖掘地方特色的新闻人才。但目前县级融媒体仍面临着人员业务转型困难、人才流失等问题。县级融媒体要谋求发展,应找准媒体定位,提出用人需求,寻求合作和发展路径。
1.1需要全媒体复合型的传播人才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将县域内广电、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资源整合,实现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一次采集、多次开发的“中央厨房”式新闻生产方式成为普遍趋势,这要求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全媒体业务能力。首先,在融媒体工作的记者,应根据不同平台的需求生产出相应的媒体产品,且能够围绕重大主题,融合利用多种媒介平台和语言,形成立体式、全局化的融合新闻报道。其次,要求记者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媒体的融合不仅是平台的融合,更是不同媒体元素、文化元素的融合。这要求记者用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体元素共同“讲述一个新闻故事”,需要多种媒介元素的融合叙事能力,这种能力源自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应用。然而,地方媒体新聘人才往往还不能满足融媒体的用人需求。据部分县级融媒体单位反映,刚刚上岗的传媒类专业毕业生部分存在课堂所学与实际运用脱节、不能适应融媒体工作流程、业务实践能力不扎实的问题等。为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求,这一系列现象应在教学改革中被关注和回应。
1.2需要能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心记者
县级融媒体要担当起发掘地方文化特色、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挑选好的地方故事,优化讲述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将国家宏大叙事地方化是地方媒体作为基层舆论阵地的重点工作,也是在媒体竞争中的优势所在。这要求记者具备发掘地方文化特色的意识和责任感,对于地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了解,拥有科学分析理解社会现象的能力。同时,记者应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深入基层与百姓沟通交流,发现能够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有温度”的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文化。然而,新上岗的传媒类专业毕业生社会经验欠缺,对于基层民情认识不足,缺乏挖掘地方特色的新闻意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改革应为学生补齐了这一“短板”。
2地方高校融媒体人才培养路径
县级融媒体建设迎来了新的媒体生产规律,以及亟待解决的人才问题。地方高校培养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可从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校地协同共建等方面作出尝试和探索。
2.1课程体系构建回应融媒体发展需求
新闻传播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和特征来拓展专业内涵,以奠定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需注意传统媒体课程与新媒体课程的融合以回应融媒体时代不同媒体平台生产的需求。以暨南大学为例,传统的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专业在课程版块设计上,以平面新闻和视听新闻为核心素养,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强化网络新闻、新媒体新闻、媒体融合类相关课程模块的融入。在课程模块设计中亦应优化专业必修课的设计。首先,在课程设计中应凸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地位,并渗透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达到立德树人、培养人民需要的良心记者的目标。其次,不能单纯培养学生新闻传播领域的知识或技能,还应强调学生基础学科知识和复合运用能力。以人文社科的大类为前提,以专业办学实际情况为参考,除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外,可设置文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版块,以优化学生跨学科知识结构。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在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地方特色与新闻传播知识领域的融合。例如:湖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民族文化传播、县域融媒体传播实务专题等课程,以回应该地区发掘地方民族特色新闻的趋势。
2.2校内外联合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在构建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需在教学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是融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在此过程中,应联合校内外媒体的优势资源,重构教学方式,打通平台,通力合作,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重在将实践思维和理念融入到课堂知识的内在体系中。高校教师与行业教师“合堂上课”的方式是实践教学方式改革的积极探索。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该学院在新闻学专业将采、写、编、新媒体技术等所有实验实训课程及新媒体类课程,每门课拿出部分学时,由行业教师来承担,课程其余课时仍由专业教师承担。“合堂上课”的方式重构了教学内容和方式,将实践融合于课堂的教学内容,发挥了行业教师的行业实操经验和高校教师的专业理论优势,同时在合堂互动中提升了行业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除“合堂上课”以外,可在实训项目或试点班教学中推行“双导师制”。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在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由一位行业导师和一位学界导师共同指导2~3名学生,以项目为单位,完成教学任务。行业导师可带领学生在其所在的媒体中实习演练,根据媒体需要制作专业作品,在实战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取得实践创新的成果。在双导师的引领下,学生的专业实践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同时帮助其接触行业和社会,逐步形成职业认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平台的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应适应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技术和设备需求。让学生在课堂的实践中逐步掌握融媒体实践基本技能。除了基本的技能操作,在校内应建立较完善的融媒体工作平台,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适应融媒体新闻的工作流程和培养个性化专长,提升学生融媒体工作实战能力。平台可整合校内媒体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融媒体工作体系,学生可依托社团或创新项目在此进行融媒体新闻的采摄、编辑、播发。在此基础上,亦可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创新基地,挖掘地方特色新闻资源,积极探索研发和传播地方文化品牌的有效路径。校内平台的打造,应秉承“开放共融”的合作理念,与地方媒体平台优化组合,最终实现“双赢”。地方高校锻炼培养人才的同时将地方高校的文化、知识资源向外传播;通过与媒体合作,学生更多地接触地方社会领域,面向市场进行实战演练,积累融媒体的实战工作经验。
2.3校地共建促进融媒体良性循环发展
校地合作是推进融媒体时期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县级融媒体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应利用好当地高校的人才资源。校地协同共建首先要做到统一思想,秉着合作共融的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发展。其次是组织基础,部分地区由政府牵头,高校与当地媒体、各个单位达成合作共建机制;亦可由高校与单位之间联系,达成合作协议,共建合作工作组。合作的形式可逐步探索和优化。如以业务培训的形式进行交流,双方互聘教师进行授课和培训,可组建专业研讨团队,形成人才培养机制,以深入地、全方位地提升融媒体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校企合作亦可通过项目合作、订单培养等形式进行。部分高校在此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在学校教育方面,发掘共享媒体资源,让学生及时、持续接收最新的媒体资源,打破传统教学方法,重构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能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一致。
3结语
对于高校来说,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必须能够适应当下融媒体时代业界的用人需求。良好的媒体环境是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土壤,优质的、适宜的人才和智力的输入才能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在互融共通的当下,利用好当地智库,是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地方高校与媒体在融媒体发展的今天应是相辅相成、合作共赢的关系。高校和地方媒体、单位采取适宜的机制、方式合作,才能促进新闻传播教育的科学开展和地方媒体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媒报告.2019中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与分析报告[EB/OL].(2019-04-09)[2019-08-02]
[2]刘涛.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四维融合”模式与实践探索——以暨南大学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19(3):9-15.
[3]汪金铭.论地方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中国报业,2018(23):42-43.
[4]任志萍,廖建国,杨晓军.地方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探索——以乐山师院新闻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9(2):141-143.
[5]邹火明,胡芬.全媒体背景下市县级传媒与新闻教育的发展——“市县级媒体人才需求与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研讨会”透视[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70-172.
作者:向晓琳 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