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现代性改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现代性改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现代性改进

一、电视新闻网络化报道中的历史性转向

从网络电视媒体的特性上看,网络媒体有着及时性、数字性、多终端性、交流性等传统传播媒体所不能比拟的特点。它基于互联网络或者移动通讯网络传播的迅捷渠道满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上网获取信息的需求,从而广受各个年龄阶层大众所喜爱。总之,发展网络媒体的大平台是网络电视新闻的活动基地,网络电视新闻正是在这个大媒体平台上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分析出网络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是对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改进。

二、网络电视传播的媒介特征对新闻信息报道的影响

(一)超越传统的及时性

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只需要在电脑上轻轻一点击,就可把消息迅捷地传播出去,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地更新消息。虽然有许多电视媒体已经开展现场直播,他们希望能及时地报道信息,但是这还是远远不能与网络新闻媒体的快速滚动式报道相提并论。网络电视媒体之所以发展迅速,及时性是一个最为重要和最为关键的原因。网络电视新闻节目及时,可以不受传统电视节目编排时间的限制。比如在2010年,甘肃的舟曲发生了罕见的泥石流灾难,在这次的新闻报道中,网络电视新闻媒体实行了及时的实时性报道:8月8日10:10,兰州军区紧急派出近官兵赶赴舟曲灾区实施救灾;8月8日11:08,甘肃舟曲泥石流已经发生65人遇难,防灾秘书长亲自赶赴现场;8月8日11:08,武警四川阿坝消防支队急赴甘肃舟曲救援;8月8日11:27,甘肃舟曲县强降雨所形成的堰塞湖已经实现成功爆破。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这些网络电视的迅捷报道,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的报道是紧密联系事情的发展进程来进行的,这就满足了大众迫切想了解舟曲情况的发展进程的愿望。而传统电视媒体的报道则只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实现对新闻消息的传播,因此电视信息的传播时效性就大打折扣,而网络电视则可以借助全球化的网络平台实现电视报道的全球化迅速传播。

(二)突破时空的报道范围及便捷性

电视新闻网络化的实现依赖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即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多媒体传播媒介。现代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实现的,它将视音频的内容数字化,并且将每个节目资源都配备有数字化标签,便于检索与点播。互联网技术下的网络电视新闻的传播具有多终端性。它还具有互动性,能够实现信息点播的即时性。这将使网络电视新闻的传播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了电视新闻传播对时间和空间的任意扩展。根据麦克卢汉的看法,网络的出现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村落,网络媒体传播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可以说,全球互通网络有多大,网络媒体的传播空间和时间就有多大。而这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是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正是因为网络电视新闻融合了其他媒介的优势,应用高科技的技术拓展了电视传播的渠道,由此才引发了革命性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对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的依赖,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实现自我的新闻诉求。因此,网络电视新闻报道相对于单纯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有更为符合新闻报道的时代性需求。当前环境下,电视媒体应积极建立自己的网络电视媒介,使得相关的节目安排、新闻播报更有利于新闻的最新消息以及与观众的沟通,增强新闻信息的实效性和传播范围。

(三)新闻报道的超链接性

网络电视新闻报道的一个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有多个电视新闻背景的超链接。传统电视新闻专题有节目档期的时间局限性,而网络电视新闻板块的新闻节目的报道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新闻报道规则的限制,但是,网络电视新闻专题可以通过独特的超链接方式使得网络新闻消息的的报道途径更多元、层次性更强,信息量和载体形式更多。对于一件事情的网络电视新闻报道,网民可以通过点击超链接进行更为深入的新闻背景知识的了解,从而为新闻的传播向多方位、立体的方向发展作出贡献。网络电视新闻信息的海量性使得新闻在网络中能够广泛地传播,而不会受到档期和时间的控制,我们可以用“世界上有多少信息,网络上几乎就有多少信息”来形容网络电视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当然,海量的新闻信息在网络上不只意味着网络对电视新闻的容量大,还意味着它的信息报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传统的电视新闻制作媒介总是遭遇信息量不足的尴尬和困窘。这就可以充分地显示出网络电视新闻报道的优势了。

(四)网络电视新闻报道的双向互动

传统的电视新闻的媒介的信息的模式是单一和僵化的,它是由传播主体到受众接受信息的直接的单线化的接受过程得以充分实现。虽然电视新闻报道有时也会在电视新闻之中发表观众反馈的信息,但从电视新闻信息的播出到大家看到花费的时间往往比网络电视媒体要多得多。网络上的受众互动是及时的并且是快速的;同时也可实现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受众可以在观看完一段完整的新闻的网络播报之后及时反馈,如在新闻信息的后面跟帖,并可通过回复来实现直接交流。网络新闻的报道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的交往,因为“信息不再是依赖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电视新闻报道强大的交互功能意味着参与网络电视新闻讨论活动的网民的自主性增大。传统电视新闻的报道只能实现单向的传播,传播渠道不仅狭窄,而且受到严格的控制,参与者往往只是电视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媒体传播哪些信息,信息的真伪如何,信息传播的对象、时间的特征、渠道的获得等,在很大程度上由权力机关和媒体自身决定。而在网络条件下,网络不仅向大家提供了大量、多元化的信息供参与者进行自主选择,同时,还为参与者提供了开放与通畅的交流平台。

三、电视新闻报道的现代性改进

在当今网络新闻发展迅猛的时代,电视新闻对新闻报道方式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电视新闻媒体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发挥自身固有的优势,同时借鉴网络新闻的先进经验,根据自身需要调整报道方式。

(一)增强新闻信息的有效性,提供更多的深度信息

在这个电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难以赶超网络新闻的时代,电视新闻应当加强策划,以报道的力度彰显实力。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而言,由于各大媒体对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早已被关注过了。人们对它的关注点已经从最初的即时性,转向报道角度的独特性和新闻内容的深刻性。电视新闻媒体对这类新闻的报道可以加强深入的策划,以报道的深入性、广泛性取胜。

(二)增强新闻的现场性,实现资源共享

采用新闻现场报道的方式,构建以现场报道为主的信息平台。通过在新闻事件现场的报道,把新闻现场发生的事件、人物、氛围、声音等诸多视听因素传达给受众的感官,造成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使观众身临其境,从而体现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通过新闻报道的现场化,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的内容,同步感受新闻现场人物的变化和事件的发展,具有更高的时效性,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要。

(三)增强新闻的服务性和传播方式的多样互动

新闻传播应当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群体日益分化成具有不同精神需求的阶层,他们在价值取向、文化品位、生活方式上各不相同,对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特征。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和节目的制作品味也不断进一步细分,电视新闻媒体应当认清当今媒体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式,细分新闻受众的观看需求,制作出满足观众需要的多样化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还应当改变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在新闻的报道方式上创新,开辟手机拍客新闻、DV拍客新闻等,提高观众新闻拍摄的参与度和热情,将新闻记者由原来的电视台系统记者扩大到全社会。如龙岩电视台在龙岩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过程中在《百姓视点》栏目和自办网站《红土地视频网》中适时开展“创卫”DV、手机拍客摄影、摄像作品大赛,组织和动员广大市民拿起手中的DV、手机、相机将身边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记录下来,以独特的视角客观地述说城市的“好与差”,让广大市民一起充当创建卫生城市的监督员。用DV、手机摄影、摄像作品来共同构筑一个“健康和谐龙岩”。当然开辟这样的栏目要选好主题,严格把关新闻真实性,防止因一些拍客个人原因而引起新闻失实报道和纠纷,更要防止一些拍客利用这些栏目实现个人的不正当目的。这样才能做到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群众喜爱的栏目。

四、结语

网络电视台的大力发展使得新闻的电视报道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转变有赖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从而使得网络电视新闻的报道具有了更高效的传播速度,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和时间。网络电视新闻的超链接性使得新闻的阅读变得更为方便,同时它自身的理性交流又使得新闻传播的方式具有了更广泛的民主性。电视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可以在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入性、时效性、互动性、服务性上入手,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不断创造出高效率的新闻报道途径。(本文作者:赖德活 单位:龙岩电视台)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