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的电视新闻产生巨大冲击,传统的电视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是每一位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在当前,融合新媒体寻求突破已经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众所周知,四大传统媒体是指报纸、广播、电视、杂志,而新媒体是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以微博、微信平台为代表,以迅猛的态势冲击传媒市场,发展势头之猛令大众对传统媒体担忧。作为借助技术发展的新媒体,它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环境下,任何一个人,只要凭借网络或自媒体平台,都可以即时将信息发送出去,缩减了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流程,基本上只保留了获取信息和发送信息两个最基本的流程。

(二)波及范围广

由于信息的超大量与超强的流动性,新媒体所覆盖的受众范围极其广泛。不但突破了地域性,还突破了年龄、阶层的限制,基本上技术所到之处就有其海量的受众。

(三)流动性大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不仅及时迅速和方便快捷,还摆脱了信息非选择性的劣势。例如电视,固定的频道在固定的时间段呈现出固定类型的节目,虽然受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频道,但了解的信息却不全面。新媒体则以海量的信息与高强度的流动性,能让受众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信息。而其本身带有的趣味性也摆脱了传统媒体的乏味性。

(四)双向互动性强

双向互动性是新媒体最具代表性的特点。除了接受信息,受众还可最大化地参与互动,不但能表达意见、提供观点,甚至还能形成舆论合力,并迅速将舆论扩散,形成推动事件发展的原始动力。

(五)使信息量呈指数性增长

传统的四大媒体中,除了电视是通过声画结合的多感官途径达到传播信息的效果外,其他的基本都是针对单独的感官来完成传播。新媒体利用数字、网络各种技术,将人类不同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不仅呈现了联动的画面,还能将信息的传达达到最大化。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播,还是人与人群、人群与人群、人与媒体、人群与媒体间的多方向传播。

二、新媒体对电视新闻的的冲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的电视新闻的优势地位带来巨大冲击。

(一)电视新闻的主流地位被动摇

在新媒体之前,电视新闻无论在权威性、影响力和收视率等方面,都是公认的主流媒体,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这个主导地位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动摇。有机构曾经就网民关于网络信赖度做过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有超过95%的网友表示,日常大多数信息是从网上获取,而且相信网上大多数信息是真实可信的。现在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受众已不限于通过传统的报纸或电视等方式来获取权威信息,这一现实首先导致电视新闻的主流舆论和主流思想的影响力被弱化。

(二)电视新闻“舆论守门人”地位被动摇

电视新闻在传统媒体主导时代,充当着新闻舆论的“守门人”角色,不但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更有接近信息源的特权,决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深度。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者不但可以自由选择信息,还可以自由信息,导致传统意义上电视新闻“守门人”无门可守的尴尬境地。

(三)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功能被消解弱化以及受众被分流

长期以来,由于电视新闻是主动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主导受众型,甚至完全不需要考虑受众的意见和参与。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模式,借助技术优势,任何人都可以便捷地以各种不同方式传播信息,甚至可以主动制造信息,并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在这种环境下,受众反过来成为了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使得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被消解弱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受众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分流,尤其是年轻的受众基本不看电视、不看报纸。

三、与新媒体融合实现电视新闻“借船出海”

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传统媒体整合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为己所用已经是大势所趋,纵观当下,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在利用互联网抢时效、争内容、拼覆盖,甚至玩个性。

(一)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实现“抢新闻”

融合新媒体就是要把新媒体的优势,尤其是丰富的线下资源为我所用,既要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又要在第一时间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制作成新闻产品,“借用”新媒体技术优势来服务自己的新闻产品传播,并最终能够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实现“抢新闻”。2014年7月15日晚上,广州市发生公交车爆炸突发新闻事件,迅速成为全国关注的头条,相比广州本地媒体记者可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其它新闻单位就鞭长莫及。不过如果条件成熟,其他新闻单位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在速度和效果上与当地媒体媲美。佛山电视台的当班编辑第一时间从微博上获得线索,统筹采编资源,发现当时有两名休假记者在事发现场附近,要求他们立即赶往现场,在毫无采访设备的情况下,全程用手机作为采编工具,一个小时内就拍摄、采访到第一手现场信息,并完成剪辑后通过手机3G传输到后方,第一时间在新闻节目中播出了现场的直击报道,而佛山电视台的官方微博、微信也同步播出,从播出效果来看,这次突发报道信息全面,记者出境流畅,画面冲击丝毫不亚于占有先天优势的省台、广州台和香港TVB同时段播出的新闻,而网络传播也丝毫不输专业的网络媒体,呈现了一个新媒体技术应对突发新闻的成功案例。

(二)利用新媒体打造“草根智囊”

当然,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仅局限在利用其技术优势的层面,二者之间更应该是系统形态的融合,通过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线下平台大量存在的意见领袖来制造话题,并通过他们的转发,引起大众对事件或者话题的关注和讨论,继而形成舆论和意见,通过这一舆论造势的过程来带动大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新媒体的最大特征是人人都有“话语权”,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的普及,让信息传播和互动变得越来越畅通,一部手机就是一个信息扩散的基本元件,也是一个观点的发散点,电视新闻要将这些观点整合,打造成“草根智囊”。例如在全国“两会”报道中,佛山电视台在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上搭建“全民议案两会微站”———全国两会微社区,利用大数据征集民意、梳理热点议题,其中,2014年市民呼声最高的“全民议案”———争取获得地方立法权,由全国人大代表在分组讨论会上向提出,得到他的充分肯定,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立法法》的草案,市民的呼声最终变成现实。今年,从市两会、省两会到全国两会,佛山电视台继续通过“全民议案”收集民意和梳理热点议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有超过40万市民参与,发起的话题超3000个,包括环保率先立法、全面放开二孩、体检纳入医保、机场选址等等,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上北京,与代表委员互动讨论,采访高层声音,再传递回佛山,成为全市热议话题,可以说“,全民议案”在电视和新媒体平台搭建起基层民意和高层决策的舆论场。而通过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全民议案”更是成了佛山电视台独家策划的新闻品牌。

(三)利用新媒体优势打造和推广新型的电视新闻节目

新媒体开放互动的特点,颠覆了传统媒体“你播我看”的靶子模式,使得新闻节目充满发散性,即便在新闻直播中,只要抛出一个话题,就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反应,使得节目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民众。比如本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小强热线》,每天都会抛出一个当下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官方微信平台与网友互动讨论,并在直播中直接引用,让网友直接参与到新闻的传播,促进话题在节目和网络的进一步发酵,并最终形成主流意见。长时间下来,不但节目更加轻松有趣,还使节目具有更大的亲和力,又在无形中推动节目不断自我优化,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扩大栏目的影响力,并形成品牌效应。当然,对于任何媒体来说,受众接受才能广泛传播,由于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多渠道、立体式、范围广等特点,传播效果更为突出。当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利用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自我推广,这也是传统媒体的自我营销策略,受众能否从被动接受,转变到乐于收看节目,新媒体平台宣传的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罗乐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