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从业者理性认知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从业者理性认知对电视新闻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从业者理性认知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摘要:电视新闻在当代是传递各类实事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电视新闻自出现至今已有数十个年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我国电视新闻在各个方面上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在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工作者对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理解以及理性认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电视新闻工作者理性认知对电视新闻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深层次探索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政治倾向在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驱动作用,以期能够为我国蓬勃发展的电视新闻事业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电视新闻;理性认知;价值取向;政治经济文化

自从电视在我国出现至今,电视媒体逐渐成为了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视媒体中,电视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到地方娱乐报道,大到国家民生民计,几乎所有的重要实事信息都会在电视新闻中得到体现。可以说,电视新闻已然成为了现今信息传递最为主要的渠道之一。而我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也有着极大程度的变化,从最初的播音员播报到新闻现场报道、连线,再到现在的全媒体互动直播的出现,无一不让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电视新闻工作者作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的核心,其采访、编辑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政治趋向等理性认知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研究电视新闻工作者所秉持的理念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电视新闻产生初期

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出现于1958年,当时正值建国初期,我国的政治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故此时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主要作用是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增加社会舆论导向,为我国各方面的建设进行铺垫。我国的第一家电视台是在首都建立的北京电视台,其也是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电视新闻节目主要以宣传我国工业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为主,同时对我国的军事、政治、外交等情况加以报道。基于当时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电视新闻节目不仅仅作为一个为人民群众传递各类重要信息的渠道,更主要的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而解说词更接近于报刊的书面用语。在我国刚刚引入电视机时,由于我国其他娱乐性节目尚未开始制作,电视新闻类节目便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节目形态。“声画俱全,图文并茂”成了电视新闻节目的附属属性[1]。因此在当时,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制作尚且不能够达到现在的制作水平,主要仍以图像、图片以及音频为主要表达方式。无论是图像的构图、采光、剪接还是背景音乐等方面,电视新闻都在向电影靠拢,画面中色彩的调和、光线的明暗搭配、长短镜头的剪切等都与当时制作的电影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二、电视新闻发展初期

电视新闻发展初期应该是从1978年开始至1992年结束。1976年,我国的文艺建设百废待兴,1978年,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直至今日都作为我国的国家电视台。同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召开,思想解放运动以及文化反思浪潮的兴起不但让我国在经济上得以腾飞,我国文艺工作的思想和文化也重新步入现代化建设的轨道。随着电视机制作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彩色电视机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如何才能更好的使用彩色图像、声音、字幕等综合符号来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成为了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1987年,上海电视台首先推出了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新闻透视》,这档栏目的出现使得我国传统新闻播报从过度报刊化与广播化的局限中走出,将图像与声像更加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并使之成为电视新闻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此过程中,电视新闻录制过程中镜头的方向、长度、景物大小等画面处理方法得到广泛使用,过去对字幕的依赖情况得到缓解。同时,画面与声音的主次更加分明,针对不同新闻主体,编辑们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声画”表现手法[2]。可以说,我国的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至此才算走上了真正的专业化道路。

三、电视新闻发展中期

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中期始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在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达到全新阶段之后,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带动着其他领域不断深化改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其对信息质量以及媒体表现形式的要求相较于过去一段时间更为苛刻。电视新闻在此时不再仅仅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的渠道,更应该作为一个整合塑造社会价值观的平台。在提供丰富的新闻时事讯息之余,电视节目需要满足更为复杂的多元化社会文化需求。以新闻来凝聚人心、以新闻来传递正能量、以新闻来呼吁真善美成为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信条。1993年,电视新闻节目《东方时空》开播,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故事被搬上了荧屏。当然,该节目不只是为了展现个别人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是要通过亿万人中的个例来记录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生活状态,从而进一步地表现社会变革对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次年,电视新闻节目《焦点访谈》开播,突出了新闻记者采访在新闻播报中的重要性。这两个电视节目的出现正式拉开了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深度变革的序幕。这种变革除了作用于新闻播报形式,还体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在这些电视节目中,新闻工作者首次开始使用了跟拍、抢拍甚至是偷拍的长镜头手法,以此还原人物生活或焦点事件的真相。同时,也更加注重现场声音的收集,保证了电视新闻时空的统一性,让真实环境得以再现。除此之外,在电视新闻播报解说词中也可以看出与过去的明显不同。播音员的叙述更加平和,不再是严肃甚至居高临下的播报,渐渐向人性化、亲切话、平民化的方向发展;电视新闻的编排更加注重峰谷模式,弥补节目情绪铺垫方面的欠缺。由此可以看出,新闻的专业主义编辑理念已经形成。

四、电视新闻发展新时期

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建设“和谐社会”,秉持“科学发展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快速发展,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形态。直播节目正式步入日常化阶段,而且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形式以及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电视新闻与人民群众生活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而此时,电视新闻节目便不能仅仅注重于新闻所涉及领域的广度,更应该兼顾新闻的深度。除此之外,我国的电视新闻工作者也兼顾了一些社会尖锐问题以及突发性事件,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直播报道以及天津港爆炸事件抢险直播与后续报道。这些新闻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更加接近事件现场、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同时也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全国人民在危难发生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情怀。除了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有着一定程度的改变之外,其表现形式也有着很大的改进与创新。民生民计类新闻节目呈上升趋势,公众利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各大地方电视台乃至中央电视台都给予了专门的版面。如在2007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便加入了以民生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版块。中央电视台、一些省级卫视在近些年都开设了新闻频道,专项播出各类新闻。新闻24小时不间断滚动更新播放、重大突发事件随时打断式直播更是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以南京零距离》《新闻夜航》《都市第一时间》等为代表的民生新闻栏目更是百花争艳,闪耀荧屏。这些栏目所秉承的真实还原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新闻理念受到各方好评,以此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人民群众追求自身社会价值的同时秉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更是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一直处于改版前行状态,这种情况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出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灵活的思维与对电视新闻节目本质的理性认知[3]。在此基础上,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工作者也紧跟时代步伐,对电视、网络双向发展进行了挑战。早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便开始积极采用广大网络使用者所上传的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进行二次加工之后以电视新闻的方式播出,更是拉近了电视新闻与人民生活之间的距离,让电视新闻不再只是工作人员的任务,使每一个关注新闻内容的观众都可以参与到当中。当前网络新媒体发展速度令人咋舌,尤其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使用人数的不断激增让电视媒体工作者深刻认识到网络对于新闻传播的重要性,所以正以跨界、无界的方式进行跨越式融合、创新、发展,在全媒体领域大展拳脚。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是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最为迅速的几年,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制作理念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打磨与变革之后愈发的趋于成熟。无论是在专业技能方面还是新闻素养、管理理念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突破,这也使我国电视新闻能够在当前众多新兴媒体中仍然占据极高的地位,起着引领压阵的作用。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出现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发展历史,电视新闻不断发展,制作编辑理念逐渐完善,这些都使得我国电视新闻事业臻于完善。本文就电视新闻工作者理性认知对电视新闻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政治认知和艺术认知为主要分析重点,相信这对成功指导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吕中杰.技术视角下我国电视新闻业务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张雯雯,徐明卿.论主流意识形态在电视新闻中的生产机制[J].编辑之友,2015(3).

[3]张良君,贺丛,刘阳.从受众变化看信息时代电视新闻的创[J].新闻爱好者,2014(10).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