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细节与对比中电视新闻作用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细节与对比中电视新闻作用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细节与对比中电视新闻作用探索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正处于持续降低状态。基于此,本文就细节对比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并对结合细节深化主题、通过对比展现人物性格等方面结合细节和对比提升电视新闻水平的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细节;对比;电视新闻

一、前言

虽然在新媒体冲击下,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电视新闻真实刻画人物细节、直观展现各类对比的优势日渐引起业界重视。为了保证电视新闻能够具备持久的生命力、实现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细节和对比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展开了研究。

二、细节和对比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一)突出主题,增加传播效果

结合心理学原理不难发现,刺激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吸引注意力的方法,而结合细节和对比带来的刺激能够为电视新闻的传播带来较为积极影响。黑龙江电视台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短消息《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便属于结合这种刺激的代表。在《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中,记者通过寥寥数语便结合画面实现了野鹿状态的直观展示,无论是“一大群野鹿就闯进了镜头”,还是“这么多啊!19只!”,都让观众得以直观领略可听、可视、可感的细节,由此来调动观众情绪自然也属于刺激范畴,而这一经验在很多政治性较强的新闻报道中同样也可以得到应用,很多新闻存在的空话、套话问题也将由此得到解决。[1]

(二)新闻更加生动、真实、可靠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权威性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细节和对比可以提升新闻的生动性、真实性、可靠性的作用必须得到重视,也只有这样电视新闻观众才能够打心眼信服电视新闻报道。例如,在某地方电视台开展的“喜迎”系列报道中,消息《致富花农报党恩,鲜花敬献》便较好地把握了细节与对比。记者使用镜头语言构成一组鲜明的对比,拍摄了李灵梦在富民政策下实现的花卉生意从小乡村做到都市、从国内做到国外,展示李灵梦20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使该消息在细节和对比的支持下得以更加鲜明地展现了报道对象的变化。这种鲜明、真实、独特的细节,使人物与事件更加生动,新闻的感染力也因此大大提升。

(三)强化电视新闻的深度

随着互联网“娱乐至死”精神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人们接收有深度的信息的渠道日渐变窄,细节和对比的作用日渐受到业界重视,这主要是由于细节和对比可以丰富和拓展画面信息,由此实现整个流动时空的交叉和汇聚,使新闻能够更加深刻地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事件真相。美国电视理论家恰耶夫斯基将细节和对比部分视为电视新闻的“显微镜”,也就是说,细节和对比在电视新闻中具有加深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的作用,新闻消息得以实现由小见大,新闻隐含的信息也将更加直观地传递给观众。[2]

三、结合细节和对比提升电视新闻水平的策略

(一)结合细节深化主题

为了真正提升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电视新闻的综合水平,结合细节深化主题必须得到电视人的高度重视,电视新闻只有在制作中做到通过一句话、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细微动作展现人物性格或事件全貌才能够为观众带来更高质量的“视觉化”体验。例如,2017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凉山深处“慢”火车“快”扶贫》新闻消息中,消息讲述了在我国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全国仍然有81列“慢火车”运行于祖国各地。而记者在登上5633次列车后进行的采访中,通过吉克瓦泽盘算的“一趟60斤玉米能挣70块钱”,“往返一趟火车费为8块钱”,“还能挣100多元”等生意经中实现了新闻细节的较好传达。这时,画面配上简单的账目文字说明,更深刻地传达了偏远贫困地区百姓生活的不易,新闻主题由此得到了较好的升华。因此,本文建议电视新闻制作避免千篇一律的生硬采访,而要真正实现结合局部展示整体,相关新闻内容也将更能打动观众。

(二)通过对比展现人物性格

新闻的主题不能生搬硬套,只有在结合细节的同时灵活使用对比,新闻才能更生动、更丰满、更形象,新闻主体的性格也能得到更直观的展示。例如,2016年3月29日,某电视台报道的《朱萌:广西媒体队伍中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记者》新闻消息中,该消息讲述了朱萌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事件。而作为值得大力弘扬的事迹,新闻特意提及了朱萌怕母亲担心而编造自己出差这一善意谎言的细节,而最后朱萌躺在病床上用虚弱的声音说道“我打算捐了以后,我再慢慢跟她(母亲)解释”,由此,朱萌前后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更加立体,新闻的感染力也由此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新闻播出后,社会各界对该事件大力点赞,这便是通过对比展现人物性格的直观展现。

(三)运用细节和对比实现新闻传播的画龙点睛

是否具备闪光点可以视作镜头、语言等硬件标准外评判新闻优劣的关键标准之一,而如果能够结合细节和对比实现新闻传播的画龙点睛,就能切实提升相关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例如,在很多媒体关于高温酷暑天气的报道中,除了通过稿件上的温度展示天气外,户外记者往往会采用在地面和汽车引擎盖上打鸡蛋的方式,而通过快镜头下鸡蛋被烫熟的画面,电视新闻便能够通过细节和对比实现新闻传播的画龙点睛。北方严寒天气报道中,采用泼出开水立即结冰的画面也是这一认知下的典型例子,由此带来的唯美震撼与强烈视觉冲击,也将为新闻传播提供更好的支持。因此,本文建议在新闻报道中捕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细节,并保证相关细节能够得到直观对比,由此来提升新闻的震撼力。

四、结语

细节和对比在电视新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及的《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大凉山深处“慢”火车“快”扶贫》等新闻实例,也直观证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能够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侯亚丽.浅析细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J].视听,2017(03):126.

[2]李蓓蓓.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细节的把握和应用技巧[J].科技展望,2017,27(08):27.

作者:尚云 单位:马鞍山市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