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族音乐交响诗《龙魂》探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大型民族音乐交响诗《龙魂》是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杨春林先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整首乐曲以“龙”作为民族图腾,描述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程,就像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将中华民族所经历的奋斗、苦难、丰收、胜利、喜悦以及琴、棋、书、画都一一展现,体现了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在曲式方面,作曲家对西方作曲技术的自如运用又使得该作品交响化十足。中西结合,堪称民族音乐交响化的典范之作。作品虽创作于1993年,但历经二十余年仍不落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复兴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龙魂》紧扣时代脉搏,尤其值得推崇。
关键词:民族音乐创作;杨春林;《龙魂》;作曲技术;传统文化
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载,是民族音乐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各类型、各题材的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民乐创作的繁荣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景象。在诸多作品中,作曲家们采撷民族民间音乐之精髓,创作出一系列民族音乐精品。细观之,能够将东方神韵与西洋技法相结合的作品却寥若星辰,而以一部作品来描述中华民族奋斗、发展史的更是凤毛麟角。所幸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杨春林先生的一部民族音乐交响诗《龙魂》以丝竹管弦为根基,以西洋技术为手段,呈现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历程。为当代民族音乐创作提出了新课题、新典范,尤其在当前我国大力复兴传统文化之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一、兼收并蓄中西贯通
著名指挥家兼作曲家杨春林先生所创作的民族音乐作品不仅题材之广、数量之多,而且体裁多样、上演率高。探究其如此高产且优产之原因,“不二法宝”即是以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音乐风格和神韵的旋律与西方先进作曲技术有机结合。如他的民乐小合奏《丝竹新韵》,清新典雅、华丽流畅,以江南丝竹乐传统的旋法、风格、结构形式,在创作中刻意出新,力图为传统江南丝竹再添新韵;而民族管弦乐《热情奏响》,是将传统的音乐素材和现代音乐的节奏律动、创作技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既热情奔放,又具有现代音乐的气息和动感;京胡与大提琴二重奏《别》则将京剧的主奏乐器京胡与西洋交响乐的大提琴融为一体,东方旋律结合西方技巧,开创出一种全新的中西合璧模式。更有风靡宝岛台湾的《美丽的凤尾竹》、为八件民族乐器创作的《行云》以及民乐合奏《音乐会序曲》、《茉莉花开知多少》、《梅花吟》、《青春之序》,双胡琴协奏曲《长恨歌》、琵琶随想曲《千秋颂》、箜篌协奏曲《赛歌会》、扬琴独奏曲《鸟之舞》、《天空》等民族音乐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杨氏”特点。
二、广博精深下笔有神
众所周知,民族管弦乐需要有和声与多声部音乐的支撑,而多声部音乐创作则要有很高的技术保证,即和声、复调、曲式、配器都要非常精通。杨春林出身部队文工团,民乐、西乐演奏几乎样样精通,其后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曾以和声考试满分成为当年一段佳话。自1977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第一首作品开始,多年来杨春林笔耕不辍。1982年第三届音乐作品比赛中他两首作品获奖。2005年他为八件民族乐器创作的《行云》获文化部政府文华奖。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儿童音乐剧《太阳鸟》全部音乐。同时,他还担任国内多家知名乐团的音乐总监、客席指挥,有着丰富的乐团经验。由于特殊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他的作品总是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根基,以西洋作曲技术为手段,磅礴大气又不失传统韵味。由他创作于1993年的民族交响乐《龙魂》是目前民族音乐作品中唯一一部以一首作品描述中华五千年发展史的力作。作品在呈现东方韵味与西方技术相碰撞的同时也全面展示了杨春林学贯中西,作曲技术之全面的深厚功力。
三、中韵西技《龙魂》耀世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魂”,亦是“中华之魂”。在对各地域民歌、小调、戏曲都了如指掌、信手拈来的同时,作曲家杨春林对中华传统文化也有着深刻研究。作品虽名为“交响诗”,但在整体创作中作曲家还是采用了较为严格的奏鸣曲式。《龙魂》的创作将作曲家必备的“四大件”功力完美展现了出来。首先,和声方面,作曲家以西方和声作为基础,将民族和声、现代和声有机结合,对古典和声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其次,曲式安排,作品采用了较为严格的奏鸣曲式。而由于要表现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又多次使用了插部来满足内容的需要;第三,作品中多次出现复调写法,几个主题交织在一起,用不同的对位来表达音乐的内容;第四、赋格等纯粹的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再有,对民族乐器使用的恰到好处,也体现出作曲家“任性”游走于中西方音乐的不俗功力。引子起,厚重、低缓的背景描述的是混沌初开的天地。古琴与筝用苍凉古朴的音色演奏出最简单的八度音程。象征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国哲学。随后,低音声部和笙奏出的“龙”的动机,宏伟、深沉,预示了苍茫天地间龙的诞生。引子后,第一主题在行进式的律动中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复调音乐结构,是低声部与高声部的八度二重对位。鲜明、涌动的旋律在弹拨乐和弦乐律动音型的映衬下,似历史的车轮不停的向前滚动。表现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旋律优美的第二主题,描述了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壮丽景色。音乐在属调上用竹笛吹出,继而各声部以不同的调式、不同的力度进行转换。一个小的插部进入,作曲家用笙这一古老的乐器将思绪带到远古的回忆。紧接着的旋律是对中华文化的描写。作曲家选用了古琴、古筝、洞箫、笙这四件中国最悠久的乐器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在这段具有插部性质的音乐里,可以感受到雅士抚琴于松林泉流之下,仕女刺绣于香阁闺房之中,农夫躬耕于田野,童稚嬉戏于柴门的一幅恬静优美的农耕社会画面。而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在此处对古琴的展现。古琴因其音量小、旋法难于处理而鲜见于民族管弦乐作品中,作曲家在这里将古琴最具特点的泛音与实音结合演奏充分展现,为古琴的演奏探出了一条新的出路。随着恬静的画面被粗暴的打断,龙的主题变成了怪异的半音阶进行,展开部在下属调开始,龙的主题被扭曲。此段描写了中华民族与外族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作曲家运用复调以及各种游离转调的手段将前面几个主题重叠在一起,几乎所有的调性都有所呈现。龙的主题和插部的主题形成了八度二重对位。多种主题和动机在各种乐器和各种调性中游走穿插,充分体现了展开部音乐特点。整个展开部是完全西方交响乐的布局,可以看出作曲家对西方交响乐的研究功底颇深,而对于各种调性在民族乐器中的运用又娴熟于心。特别是四五个升号到五六个降号使用的整体安排,以及对于民族乐队中乐器的选用,如何运用不同乐器组来表现复杂的调性、展现最好的音色等等,也体现出作曲家对每件乐器、对配器法了如指掌。历经了艰苦的斗争,克服了重重困难,中华民族迎来了美好的新时代,音乐也进行到再现部。作曲家在这里采用了倒装再现。在一个属准备后,第二主题在主调上先于第一主题再现。但是情绪变得高昂,表现出中华民族在战胜了敌人和磨难以后迎来新时代。连接部的再现则体现了战火洗礼后的中华文明。即使磨难重重,也没有人能毁灭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文化永远是维系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根。所以音乐也愈加焕发出厚重感和沧桑感。在副部主题再现以后,插段在这里用主调进行了再现,表现了中华文化虽历经磨难却经久不衰。第一主题的再现不再是音乐开始时的艰难行进之感,而是用唢呐再现出龙的主题,高亢、明亮、气势雄伟,表示中华民族成长了、壮大了、成熟了!并由此引入了一个非常标准的赋格段。赋格是西方复调音乐中具有相当难度的一种音乐结构,作曲家用赋格曲式来创作,其目的就是为了用西方的作曲技术手段来为中国民族音乐服务,对于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进行有效的拓宽。赋格曲主题是用第一主题来表现并进行了缩减和小的扩展,使其适合赋格曲在主调上、小调上等进行各层面的开展,除了龙的主题以外,作者还巧妙地把歌曲《龙的传人》的主题穿插当中。同时,各乐器也根据自身音域的不同在自己最好的音区插入到赋格。这个段落是西方作曲技术在民族音乐运用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有效的表现出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勇向前的精神。这种在民族音乐创作中严格按照西方赋格曲段落的写法还不是很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借鉴,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第一主题又一次以复调再现,此次再现以后,作者意犹未尽的加入了另外一个插段“龙舞”。此段“龙舞”,作曲家采用了纯粹的民间吹打乐,仅仅用吹奏乐和打击乐,用非常接地气的民间音乐曲调来表现这段音乐。以龙的舞蹈和狂欢的情绪来表现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热情,起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主题“龙”的形象。同时在音乐表现上和风格上与赋格曲形成强烈对比。结束段是一个多主题的复调音乐叠置,并使用了不常用的紧缩模仿的复调技术手法。管乐的主题是两个音乐主题叠置在一起,弦乐的主题也是两个音乐主题叠置在一起,但是弦乐的主题又比管乐主题快一倍,与管乐的主题形成八度二重对位紧缩模仿,这是一种具有极高难度的复调写作手法,也是非常典型的西方作曲技巧。但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此类技巧极少使用。最后的结束部是在龙舞的节奏型中,将音乐推向辉煌,一片高潮声中结束全曲。预示了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
四、巨龙腾飞神州崛起
《龙魂》,堪称中西方音乐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在作品中,每一个动机,每一个主题,听者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韵味,且绝不牵强。而每一次乐队的响起,又让人误以为是在听西方交响乐。西方奏鸣曲式的运用、主题调性的设计、展开部的展开,几乎都是非常严格地按照西方音乐的规则进行的。而复调音乐手段也贯穿其中,卡农、二重对位、双主题叠置、紧缩卡农等复调手段尽现其中。尤其那段赋格段更是具有浓烈的西方音乐色彩,而赋格段的调性安排也是严格按照教科书规则完成的。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和韵味与西方作曲技术有机的结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严格的作曲技术高度结合,成为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龙魂》创作于1993年,经历二十余年仍不落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复兴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这首作品尤其值得推崇。它让我们在音乐中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苦难、奋斗与美好。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增强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心。
五、结语
《龙魂》,描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彰显出作曲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深厚的写作功底。民族复兴之时,需要这样具有正能量的音乐作品。无论对于中华民族崛起,中华文化复兴,亦或是中国梦的实现,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成为每一个音乐人的新课题。
作者:蒋宁 单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