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作的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由于中外文化之间、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音乐具有一定独特性;各少数民族音乐之间又相互影响、融合,最终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在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本文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作特征的分析,探究多元文化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作的改革。多元文化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应注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扬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时俱进,紧密跟进现代的审美意识和潮流,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为主旨,表达和传播具有自身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共同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
【关键词】多元文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作;改革探索
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音乐的由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审美意识与潮流也在不断变化。尼采说:“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在不同的时期,音乐都承载着鲜明的时代诉求。中国乃“礼乐之邦”,音乐在人格养成、文化生活和国家礼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据考古发现,中国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亦有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中国音乐的初始期,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秦汉。这一时期的积累开创为中国音乐之后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石。此阶段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形式是钟鼓乐队。第二阶段是中国音乐的新生期,包括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国音乐的乐风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与世界其他音乐的融合借鉴,勇于吸收外域文化,乐风逐渐国际化,终于迎来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世界音乐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中国音乐也开始走向了世界。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和载体大致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乐器、民间戏曲音乐、民间说唱艺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形成了歌、舞、乐的完整统一体。
(二)少数民族音乐的特征分析
20世纪90年代由张千一作词的结合藏族民间演唱风格的民族歌曲《青藏高原》,改变了人们对民族歌曲的观念。藏族是个喜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有着大草原广袤无垠的大气,歌颂内容包括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祝福相会以及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不拘泥于音乐内容,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善于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意志,歌舞样式形式多样又特色鲜明,主要有果谐、堆谐、囊玛、谐钦、热巴谐、仲谐、折嘎、嘛玛尼等表演形式。藏族音乐大体上可以分为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佛教音乐中最著名的是喇嘛唱的无词歌颂曲调。藏族传统歌剧有代表作《格萨尔王》。藏戏包括西藏藏戏(阿吉拉姆)、安多藏戏(南木特)、德格藏戏、昌都藏戏等4个剧种。著名藏族音乐歌唱家有才旦卓玛,作曲家白登朗吉、格桑达吉等。蒙古族音乐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宗教与祭祀音乐三大类。蒙古族民歌根据其音乐特点又分“长调民歌”(乌尔吐)和“短调民歌”(乌火尔)。在丽江市纳西族的音乐文化中,有一种历史悠久的纳西古乐。纳西古乐起源于唐、宋、元时期中原的词牌、曲牌音乐、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纳西古乐具有曲目古老、乐器古老的特点,因其高雅庄重的音乐特征,历经几百年而不衰,是我国传统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音乐主要靠口头流传,其“大歌”是中国唯一采用和声的民歌形式。按传统习惯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音乐具有曲调高亢嘹亮,音域宽广等特质。朝鲜族音乐按民族传统可分为民谣、歌乐、舞乐、器乐、“板嗦哩”(说唱音乐)、唱剧等6类,与朝鲜半岛的民间音乐一脉相承。维吾尔族音乐与阿拉伯音乐风格类似,非常注重乐器,按结构和演奏方式可分为弹弦、拉弦、吹奏、打击乐器等数十种。其音乐演奏多以都塔尔、热瓦甫和弹布尔为主,代表作品《十二木卡姆》。
(三)少数民族音乐的表演乐器及表演形式
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其形成的民族音乐用心创造、世代传承、经久不息,拥有优秀而独特的背景文化,其表演乐器丰富,表演形式多样,造就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光辉灿烂。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各具地方特色。藏族民族乐器有扎木年、扬琴等弹弦乐器,以及札木聂、牛角胡等打击乐器,富有特色。蒙古族乐器有马头琴、三弦和兴隆笙等,器乐呈现柔和、安静的特点,主要是民歌旋律的器乐化。傣族音乐典型的乐器是葫芦丝和象脚鼓。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方面,有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艺术等。少数民族歌曲,用以表达少数民族文化习俗、思想感情或未来梦想。民间戏曲音乐综合了民歌、歌舞、器乐及说唱,如藏族戏曲较为著名的传统剧目《文成公主》《卓娃桑姆》,白族戏曲《牟伽陀开辟鹤庆》,以及傣族戏曲《千瓣莲花》《红莲宝》。
二、多元文化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作改革的必要性
(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作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和政府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创作。音乐表演形式、内容和载体丰富多彩起来,维吾尔族的《掀起你的盖头来》、回族的《花儿与少年》和蒙古族《吉祥三宝》等一些少数民族音乐也得到广泛传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汉族音乐家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引入音乐创作之中。如萨顶顶音乐团队,将大量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电子乐有机结合,融合原始和现代、东西方元素,营造了一个充满原始诱惑的音乐世界,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众多歌迷的喜爱,时至今日,依旧百听不厌。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作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少数民族音乐以口传心授为主的自然传播方式越来越难以维持[1],原有的特色音调无法如农耕时代的方式得以传播,音乐创作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音乐创作一方面要紧扣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特征,一方面要注重音乐教育这一传播媒介的作用。我国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缺失,这是需要我们认识到并积极解决的问题[2]。少数民族文化转型[3]为音乐创作改革提供了新的素材,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中外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文化,这对少数民族音乐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形成多元化大背景。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理念应以文化价值、文化生态和文化创造为导向。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难免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有价值、有特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遇到了巨大挑战。如何在多元文化下进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作特征的改革探索,在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又能兼容并蓄,与时俱进,为传统音乐创作注入新鲜血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多元文化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作特征的改革探索
(一)与西洋乐器相结合,洋为中用
在践行洋为中用的探索过程中,采用西洋乐器演奏外国作品,只是一定程度上模仿他人的音律和感觉。只有当采用西洋乐器来演奏少数民族的音乐,才能真正实现洋为中用,有助于将少数民族音乐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光大,向世界传播。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洋乐器相结合,有着洋为中用的独特魅力,以音乐为载体,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让现代人重新认识少数民族音乐,让世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注入新的血液。少数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巧妙融合,使人耳目一心。在少数民族音乐中,藏族的大弦子、蒙古族的马头琴、京族的独弦琴、西南地区傣族及佤族的葫芦丝、哈萨克族的冬不拉、维吾尔“达卜”、西南地区苗及瑶民族的芦笙乐器,与西洋乐器相结合,传统与流行的激情碰撞,如由司徒华城先生的《春节序曲》,通过精湛技艺演奏小提琴,发出优美的音色,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独特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与民俗故事相结合,古为今用
了解我国传统的古代文化知识,认知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如“四书五经”,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思维力和感受传统音乐魅力的能力;借鉴优秀的古代音乐文化,以少数民族文化习俗、有价值的故事为背景,古为今用,注入现代元素,将现代音乐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相互融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正确认识我国古代传统音乐所蕴含的含义,与民俗故事相结合,古为今用,取长补短。加强各民族间音乐家的学习交流,深入民间探寻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加强少数民族音乐创作教育和培训工作;立足本民族特色文化,海纳百川,集百家之长,成民族之采,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助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尊重传统音乐文化,深刻理解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授古代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多元化的音乐思维模式;认识和体会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和底蕴,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开发和创新,挖掘更多的民族元素,促进少数民族文化音乐的保护与发展。
结语
多元文化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注重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发扬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时俱进,紧跟现代的审美意识和潮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历史底蕴和独特气质充分展现。以音乐为载体,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让现代人重新认识少数民族音乐,让世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注入新的血液,促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景春.音乐传播方式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p28-32
[2]王雯雯.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音乐时空,2016年第10期,p26-27
[3]范巧珍.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的保护与传承[J].大舞台,2015年第3期,p208-210
作者:张声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