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流行音乐场域民族音乐教学深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能够起到调节心情、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等作用。特别是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了民族音乐教育,教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欣赏民族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但是,在流行音乐场域下,学生对民族音乐存在疏离感,认为民族音乐是父母那一辈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喜欢的,这种想法不仅使得他们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甚至使得他们对民族音乐产生了认知偏差。高校作为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阵地,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民族音乐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流行音乐场域中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进行探析,希望对学校和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校;民族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生产生活、文化形态的具体体现,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乐之邦,从春秋礼乐到现在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民歌,都融汇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审美等等。弘扬民族音乐,对陶冶情操、提升音乐素养、培育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然而,流行音乐大行其道,学生每天听的、唱的都是流行歌曲,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少之又少,民族音乐处于一种尴尬境地,这对民族音乐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其价值不仅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帮助新一代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其音乐素养,传承民族精神。而如何在流行音乐场域下发展民族音乐是高校、教师及艺术家都应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元素予以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主动性。
一、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生产生活、民俗习惯、思想价值观念等的具体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历经几千年创造出来的文化精髓。高校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唱民族歌曲、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民族思想,感受民族精神、气质和神韵,从而对民族文化形成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让民族文化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得以传承。第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汇集了各个民族的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教学,能够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彼此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使得不同民族的人聚集到一起进行民族文化分享与传承,从而促进民族团结。第三,有利于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囊括了各种传统民族文化,而各个类型的民族音乐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学习民族音乐,自然是一种让学生了解传统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比如学习《精忠词》一曲,可以让学生学习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激发其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第四,有利于放松学生身心。高校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较多,课业压力繁重,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其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得以放松、释放压力。第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民族音乐包含的种类很多,如民歌、戏曲等等,它们的艺术形式不同,表现出来的民族特点和审美观也不尽相同。民族音乐讲究旋律美,通过优美的旋律给人以遐想并塑造意境,让人陷入无尽的想象中。如果高校重视民族音乐教学,那么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思维能力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久而久之便会形成正确的民族音乐审美观。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一)对民族音乐重视不够当今社会大行其道的是流行音乐,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不高。高校为了避免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厌烦情绪,在音乐课程的开展上多采用流行音乐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流行歌曲、教授流行唱法,导致民族音乐教学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学校和教师对民族音乐的重视不够,没有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情引导到民族音乐上来,学生自然无法提起兴趣。
(二)民族音乐教学理念较为传统与流行音乐不同的是,民族音乐的普及性不高、受众不够广泛。要想使民族音乐在青年一代中得以传承,需要学校和教师多做有益思考。但是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将民族音乐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中,即便有些高校开设了此门课程,教师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在音乐设备极其不丰富的情况下,甚至将为学生播放民族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视为整个教学过程。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其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在目前的民族音乐教学中,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民族音乐教师较少,往往是通俗唱法的教师来兼任,学生只能接触到一些浅显的、通用的知识,对民族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了解不够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教学效果。
三、流行音乐场域下如何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学
(一)高校要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将民族音乐引进课堂教学,首先就要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将民族音乐教学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改革后,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情感培养,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专门开设民族音乐教学课程或者是民族音乐欣赏课程。高校要对民族音乐教学的目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使得课程体系设置更具科学性、针对性。要积极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之美,在提升其艺术品位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流行,也是因为其将根扎在了民族文化中。无论是布鲁斯,还是探戈、伦巴等世界范围内的流行音乐,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元素和民族属性。我们国家也是如此,上个世纪就有音乐艺人将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紧密结合,比如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又见炊烟》、《甜蜜蜜》等,多是体现了民间小调的元素;《青藏高原》则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域特色;《黄土高坡》等流行歌曲也体现了西北民族音乐元素。发展到今天,音乐艺人更是在大众化的流行音乐的基础上融入了民族音乐文化元素谋求创新,比如刘欢的《家园》,在歌曲中穿插了东北民歌摇篮曲,让人为之一振。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照着课本上的歌曲进行教唱,而是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要善于发现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可以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入手,为学生播放、示范一些具有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歌曲。如在讲到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赏析宋祖英演唱的民族歌曲《茉莉花》以及梁静茹演唱的流行歌曲《茉莉花》,引导学生认真赏析这些民歌小调与现代流行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其在充分感受这些民族曲目和流行曲目的同时,对其中的民族音乐元素予以探讨,还可以深层次挖掘音乐背后的民族地域特色,感受传统音乐的发展与传承,以此来调动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及民族文化的认同。
(三)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对民族音乐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以正确的眼光看待民族音乐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善于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对民族音乐予以创新,让学生在灵活的表演风格和创意中感受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民族音乐内涵丰富的特点,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唱宋祖英的《孟姜女》时,让学生读懂人民对沉重徭役的反抗精神,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一辈辈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教学技巧,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为学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手的演唱会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舞台上用了哪些民族乐器,如张杰演唱会的二胡、周杰伦演唱会的古筝等,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手的崇拜心理,引导学生加深对民族乐器的喜爱,逐渐尝试用民族乐器演奏民族乐曲。长此以往,学生在聆听曲目、观赏乐器演奏的同时,不仅能提升民族音乐审美能力,还能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悟,让伟大的民族精神感染着他们,并得以弘扬和继承。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如何从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高校和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需要长期且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东.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下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困境及其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8):146-150.
[2]冀晓朋.浅谈少儿声乐教学中的流行歌曲教学——以教唱<最炫民族风>为例[J].艺术评鉴,2019,(4):128-130+164.
[3]武静.对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7,(48):292-293.
[4]李侠斌.浅谈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研究[J].黄河之声,2017,(16):37.
[5]张延道.台湾流行音乐的教学与民族凝聚力[J].大众文艺,2016,(21):222.
[6]白保国.民歌作为“母话”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延伸初探[J].音乐天地,2016,(8):4-6.
作者:杨晓彬 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