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影音乐曲式结构的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在影片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多数作曲家们对电影音乐创作中缺失完整结构而深感遗憾。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金复载老师谈到电影音乐创作时说:“对一个作曲者来说,从事电影音乐最大的问题在于作曲家的个性、想表达的意愿或者说技术上总体的掌握还是有很大不足的地方”。著名音乐家瞿小松谈到电影音乐和纯音乐的作曲有区别时提到:“最大的区别,纯音乐作品本身承载所有,而电影音乐是个综合的艺术。”著名作曲家何训田认为:“电影是以导演为主的一个创作类型,音乐是依附在电影上面的” “电影不是以音乐为主的。因此你很难指出一部电影在它本身音乐上的独立的绝对价值”。由此可见在大多数作曲家眼里,电影音乐称不上是有完整结构的音乐。著名作曲家马丁老师对电影音乐结构的见解更加尖锐,他明确指出:“ 我觉得对于电影音乐来说,对曲式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和画面配合即可。也可以这样说,情节、画面所需就是它的曲式。所以我认为电影音乐可以没什么曲式,它只是要求有一种模式。比如,音乐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紧张和什么时候舒缓等等,可能对音乐来说就形不成曲式 ”。显然,马丁老师认为电影音乐是无曲式结构的,电影音乐要为画面服务,作曲家的音乐主题还没有呈示完,电影画面已经需要转换了,音乐的呈示被迫终止,音乐曲式结构就无从说起了。
当下电影艺术类别繁多,体裁广泛,这给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音乐的一切表现形式和手段在电影艺术的领域中都有施展身手的可能。但是,无论怎样变化,音乐艺术的各大要素,比如节奏、旋律、和声、速度、音高、音色、调式等是不变的,而曲式,则是这些要素综合的组织形式。
电影音乐曲式结构的构建基础
笔者认为电影音乐存在与电影紧密相关的曲式结构,是一种符合电影叙事要求,并且可以配合电影发展需要的曲式结构。电影音乐曲式结构的构建基础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每一部电影都有它完整的叙事结构。因为任何一部电影总是需要讲述某个故事。是故事,就应该有故事的开头、冲突、发展和结尾。电影音乐是配合着故事的发展而展开的,所以它不可能脱离电影本身的结构而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它应该是融化于影片总体的艺术构思和结构之中的。电影和音乐的关系一定是音乐进入电影,而不是电影进入音乐,因此音乐应该有而且必须有与电影结构相得益彰的曲式结构存在。其次,导演是一部电影的总设计师,他可以没有专门的音乐技能,但是他一定清楚地知道他所拍的电影需要用什么样的音乐;他执导的这部影片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影片的总体风格是什么,因此导演会对作曲家提出对电影音乐创作的一个整体要求,这样作曲家在实施作曲之前对电影就应该有一个完整的音乐布局。从局部的片段音乐来看,应该有最基本的曲式结构,比如单二部、单三部等;从整体的大结构看,可以是变奏体曲式,套曲体曲式,也可以是更为复杂的奏鸣曲体和回旋曲体的曲式,甚至也有用多种曲式的综合体,笔者称之为“形散神不散”的曲式结构。
上述两点是电影音乐曲式结构的构建基础,并且也是电影音乐作曲的具体要求。从中可以看出,电影音乐有一定的曲式结构是必要的。电影音乐必须符合电影的总体风格、情绪、思想内涵等,在有序的结构下,按照严格的作曲技法来完成创作的。
电影音乐曲式结构是“形散神不散”的曲式结构
经过前面的论述,笔者认为与电影故事叙述相辅相成的电影音乐必须具有一定的曲式结构。它可以使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更确切更生动地再现给观众;有时它还可以代替对白,代替故事叙述者。只是它的曲式结构相对纯音乐作品而言更复杂、更自由一些。电影音乐的曲式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形散神不散”的曲式结构。
所谓“神不散”就是电影音乐主题的风格和形象是集中的、不散乱的。根据电影的内容,音乐家可以为电影设计一个或几个音乐主题,但是不管音乐的主题有几个,它所要表达的影片主旨是一个,即电影故事的主题。电影音乐的构建就是围绕着整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而展开的,由一个音乐动机出发,创作音乐主题。再一步就是分段创作,把主题进行曲调、和声、节奏、音色等的变化,分别代表电影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心理活动、情绪符号等,最终达到渲染情绪、烘托气氛的作用,使影片更富于感染力。从电影音乐的整体结构上看,电影音乐要对整部电影的主题思想、风格特点有所把握和承载。音乐的主线条和电影的主线条相辅相成、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
所谓“形散”就是电影音乐由于要紧跟着画面,服务于电影叙事,因此它有着“形散”的需要和特殊性。在此,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纯音乐的曲式结构也会遭遇分割,这就是“形散”。电影中局部的场景及描绘音乐等的呈现就是根据电影的需要而来的,这些“形散”的音乐貌似彼此没有关联,与影片的整体结构好像也没有联系,但是不难发现,其实电影中的所有音乐彼此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看,这些“形散”的音乐片段往往都源于一个或几个音乐主题,它起到渲染气氛、制造悬念、场景描绘等意义。
实例分析——《飞屋环游记》
获2010年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配乐大奖的影片《飞屋环游记》,其音乐受到了从专业人士到普通观众的几乎所有人所喜爱。影片讲述的是78岁的卡尔老先生,为了信守对爱妻的承诺,决心带着他与妻子艾丽共同打造的房屋飞向天堂瀑布的动人故事。电影里的“梦想主题”始终出现在电影故事情节叙述的关键场合,起到贯穿整部影片的作用,也是影片音乐创作的主线。
《飞屋环游记》的电影主题是“梦想”,因此我把这个音乐主题也称为“梦想主题”,它在电影里通过各种变奏手法出现在影片里,充分展现了音乐曲式结构的“形散神不散”,牢牢把握了住整部影片的节奏和脉络。
“梦想主题”第一次出现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是年少的卡尔和艾丽初识的时候,然而“梦想主题”首次正式亮相,看似蜻蜓点水的MTV,实际上成了这部电影的灵魂,非常完美。五分钟的音乐几乎概括了一生。作曲家巧妙地引用了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的一句乐句并用爵士风格来演绎,卡尔和艾丽步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也以此作为“梦想主题”的前奏(影片7:26处),圆舞曲的典型节奏自然的过渡,随即加弱音器的小号吹响了“梦想主题”,延续着爵士乐的元素,预示着卡尔和艾丽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的开始。为了用“梦想主题”涵盖一生,完成电影对卡尔艾丽一生幸福的叙述,作曲家运用各种作曲技法,用音乐来完成这样的使命。
之后,“梦想主题”作为影片的核心音乐主题,通过各种变奏手法出现在影片的关键点上,贯穿着整部影片。比如,当卡尔用氢气球拉起他和艾丽的老房子,飞向天空,去实现艾丽儿时的梦想的时候,“梦想主题”再次出现了(影片21:10处)。这次的音乐完全是交响化的,音乐将这段华尔兹小曲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演奏形式来演绎,气势恢宏壮观,宣告影片的飞屋环游正式开始了,然而这段音乐的尾声是吉他拨奏出的主题音调,充满着卡尔如释重负的幸福和甜蜜,他终于可以带着艾丽和老房子飞向天堂瀑布,去完成爱妻的梦想。
卡尔带着可以飞翔的屋子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了天堂瀑布,当卡尔再次走进房子(影片1:12:00处),打开艾丽的探险日记得时候,“梦想主题”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轻轻奏出,勾起了老人对往事的回忆。此时。轻柔缓慢的“梦想主题”是卡尔的内心独白,他的追忆,他的激动,他的无奈,他的泪水,一一流淌在这忧伤惆怅的“梦想主题”里了。
卡尔为了让屋子再次飞起来,他扔掉了所有家具,卡尔把牵绊他追梦的现实生活中的束缚一件一件丢弃,代表冒险之梦的飞屋重新腾空,此时,卡尔的心不再孤寂,他重新找到生活的支点和爱的对象了。正如艾丽日记里写的“Thanksfor the adventure,now go have a new one.”此时的“梦想主题”是用二四拍进行曲的风格写的,像一首胜利的凯歌(影片1:14:30处)。
当卡尔、罗素、道格协同作战救出大鸟的时候,“梦想主题”又奏响了,带着胜利的喜悦与激动(影片1:23:33处)。卡尔和罗素送别大鸟,驾驶着热气球准备返航的时候,圆号和铜管乐领奏出“梦想主题”(影片1:26:43处)。影片尾声的时候(影片1:27:37处)是卡尔赠与罗素特别的“艾丽徽章”后,坐在街边数着红色车和蓝色车 影片伴随着“梦想主题”结束了。影片最后还是用梦想主题音乐来点题,首尾呼应。
通过《飞屋环游记》中“梦想主题”的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音乐结构的整体布局是以主题音乐为主线,主题音乐的各种变奏散落贯穿在影片各段落中,配合画面共同完成电影的叙事,充分体现了电影音乐曲式结构的“形散神不散”。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选择了《飞屋环游记》一部影片的音乐进行了一些浅显的分析,其实几乎所有的优秀电影音乐,其曲式结构都有这样的特点。
电影音乐曲式结构上的“形散神不散”,只是音乐真正进入电影,真正做到为电影所服务电影音乐而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笔者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对一些典型的电影音乐从各个方面做一些实质性的理论总结,将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到电影音乐的创作中去,使我们的电影音乐创作更上一个台阶,能够为观众奉献出更精彩的影片,并使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的殊荣。
本文作者:陆佳敏 单位: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